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9903发布日期:2023-12-07 11:4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气云成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红外分子光谱吸收机理的气体检漏,具体为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


背景技术:

1、在石化化工、电力电网和工业检测领域,气体泄漏检测与修复是一项常规且重要的工作。气体泄漏不仅带来财产损失,还有可能污染大气环境,以及产生闪爆或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隐患。传统的气体泄漏检测方法有皂水法、包扎法、声光报警法、气体传感器和气体红外成像等。基于红外光谱吸收机理的便携式红外成像气体检漏仪已在电力电网、石化化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是指以分子光谱学为理论基础,利用泄漏气体红外吸收性强的物理特性,在高性能的红外探测器及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的帮助下变得可见。其工作波段为中波红外(3μm~5μm)或长波红外(7μm~14μm)。当大气空间中有泄漏的气体扩散时,扩散的气云会吸收空间中的红外光线,在红外成像检漏仪上就能直观看到形似烟雾的形态。该类产品主要优点一是非接触式检测方式,不影响生产设施正常工作;二是能够直观准确地找到泄漏漏点位置。但由于该类产品所采用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分辨率较低,且基于红外辐射机理的被动检测方式导致图像对比度较低,因此红外视频图像观测体验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人眼能够接收到的可见光光线波长为390nm~780nm,红外热像视频图像所呈现的画面对于人类来说比较陌生。

2、目前红外成像检漏仪类产品主要形态是手持式,在进行检测使用时,需要手拿进行检测,不仅不方便进行检测,且在检测时不能保证仪器稳定,影响检测的效果,并且还需要依赖操作员工的经验判断,且现场观测位置很难准确描述,导致难以从录制的气云泄漏视频数据中非常精准、直观地定位出生产设施的泄漏漏点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持式气云成像sf遥测仪,包括放置上箱体和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放置上箱体顶端通过放置组件与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相连接,放置上箱体底端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放置下箱体,放置下箱体和放置上箱体之间还通过塔扣相连接,放置下箱体底端通过收纳组件转动设有套管,套管通过定位组件设有调节杆,并且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组件。

3、优选的,为了可方便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放置在箱体上,无需手持,提高检测舒适度,还可保证画面的清晰稳定,放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放置上箱体顶端的转板,转板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固定连接。

4、优选的,为了可在使用时转出,可对箱体进行支撑,在不使用时收纳,方便携带,收纳组件包括等距开设在放置下箱体底端的收纳腔,收纳腔内均设有转动块,其中两侧的两个转动块位于放置下箱体的一端,中部的转动块位于放置下箱体的另一端,并且转动块与套管转动连接。

5、优选的,为了可方便在转出支撑时进行固定定位,保证支撑效果,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调节杆内的滑动腔,滑动腔内对称设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弹簧相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设有滑柱,滑柱穿出滑动腔并延伸至外部设有定位珠,套管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定位珠相匹配的定位孔。

6、优选的,为了可方便携带,放置下箱体靠近塔扣的侧壁上设有提手。

7、优选的,为了可方便支撑时保证稳定,还可在收纳时提高与收纳腔之间的摩擦力,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杆底端的支脚,支脚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

8、优选的,为了可实现气体泄漏事故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功能等,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还包括红外成像单元、可见光成像单元、泄漏气云自动检测与识别单元、泄漏气云的泄漏漏点定位单元、图像融合单元和离线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单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可在检测使用时,可通过对箱体整体提供支撑,将调节杆和套管转出支撑,并且还可将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放置在箱体上,进而可在检测时无需长时间手持,并且还可保证检测过程中的稳定,不仅保证检测画面的清晰稳定,保证检测效果,还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进而可精确判断泄漏漏点位置,便于后续修复等操作;

11、(2)可实现气体泄漏事故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功能,并且泄漏漏点以可见光视频图像方式进行直观、精准地呈现,从而显著提升泄漏修复的效率。本装置可以具备智能告警和追踪功能。当检测到泄漏漏点时,装置可以自动触发告警系统,发出声音、光线或其他形式的警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另外,本装置还可以实时跟踪泄漏气云在大气空间中的逸散形态,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技术特征:

1.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包括放置上箱体(1)和气云成像sf6遥测仪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上箱体(1)顶端通过放置组件与所述气云成像sf6遥测仪主体(2)相连接,所述放置上箱体(1)底端一侧通过合页(12)铰接有放置下箱体(5),所述放置下箱体(5)和所述放置上箱体(1)之间还通过塔扣(6)相连接,所述放置下箱体(5)底端通过收纳组件转动设有套管(8),所述套管(8)通过定位组件设有调节杆(9),并且所述调节杆(9)底端设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放置上箱体(1)顶端的转板(4),所述转板(4)设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与所述气云成像sf6遥测仪主体(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包括等距开设在放置下箱体(5)底端的收纳腔(13),所述收纳腔(13)内均设有转动块(14),其中两侧的两个所述转动块(14)位于所述放置下箱体(5)的一端,中部的所述转动块(14)位于所述放置下箱体(5)的另一端,并且所述转动块(14)与所述套管(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调节杆(9)内的滑动腔(18),所述滑动腔(18)内对称设有移动板(16),两个所述移动板(16)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弹簧(17)相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设有滑柱(19),所述滑柱(19)穿出所述滑动腔(18)并延伸至外部设有定位珠(15),所述套管8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珠(15)相匹配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下箱体(5)靠近所述塔扣(6)的侧壁上设有提手(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杆(9)底端的支脚(10),所述支脚(10)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云成像sf6遥测仪主体(2)还包括红外成像单元(20)、可见光成像单元(21)、泄漏气云自动检测与识别单元(22)、泄漏气云的泄漏漏点定位单元(23)、图像融合单元(24)和离线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单元(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手持式气云成像SF6遥测仪,包括放置上箱体和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放置上箱体顶端通过放置组件与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相连接,放置上箱体底端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放置下箱体,放置下箱体和放置上箱体之间还通过塔扣相连接,放置下箱体底端通过收纳组件转动设有套管,套管通过定位组件设有调节杆,并且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组件。本技术通过对箱体整体提供支撑,将调节杆和套管转出支撑,并且还可将气云成像SF遥测仪主体放置在箱体上,进而可在检测时无需长时间手持,并且还可保证检测过程中的稳定,不仅保证检测画面的清晰稳定,保证检测效果,还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韩彦华,张璐,王文森,朱明曦,吴经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