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490发布日期:2024-03-01 12:3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钢丝绳在建筑、煤炭、矿山和海洋等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除用于拖拽、吊索外,还用于各种形式的传动和在提升装置中承载提人、提物等,由于钢丝绳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以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而且使用过的钢丝绳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断丝、磨损、锈蚀和疲劳损伤等缺陷,所以规定对使用期限内的钢丝绳都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2、现对钢丝绳的检测普遍采用电磁检测法,在检测时,需要人工手持着检测装置沿着钢丝绳移动,或着将检测装置固定,使钢丝沿着检测装置穿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这样检测不仅会增加工作强度,且检测的效率较低。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还包括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形成有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容纳腔,所述移动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供钢丝绳穿过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壳体的两侧壁上还形成有安装移动机构的安装架。

4、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滚轮、驱动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滚轮的一侧形成有圆环形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齿;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5、进一步,所述驱动腔的底部还形成有一环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柱。

6、进一步,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安装所述滚轮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安装有承载所述滚轮的转动轴,所述滚轮的中间形成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的转动孔。

7、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承载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啮合齿配合的驱动段;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驱动段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段传动连接。

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将检测装置本体放置在移动壳体上,在需要对钢丝绳进行检测时,将滚轮骑在钢丝绳上,钢丝绳穿过检测槽,通过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装置本体沿着钢丝绳移动并进行检测,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形成有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容纳腔,所述移动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供钢丝绳穿过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壳体的两侧壁上还形成有安装移动机构的安装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滚轮、驱动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滚轮的一侧形成有圆环形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齿;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的底部还形成有一环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安装所述滚轮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安装有承载所述滚轮的转动轴,所述滚轮的中间形成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的转动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承载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啮合齿配合的驱动段;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驱动段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段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钢丝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还包括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形成有放置检测装置本体的容纳腔,所述所述移动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供钢丝绳穿过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壳体的两侧壁上还形成有安装移动机构的安装架。本案将检测装置本体放置在移动壳体上,在需要对钢丝绳进行检测时,将滚轮骑在钢丝绳上,钢丝绳穿过检测槽,通过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装置本体沿着钢丝绳移动并进行检测,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晶,陈照君,郭屿希,许云佳,秦舒婷,欧阳铭泽,刘俊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