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0980发布日期:2024-02-02 20:5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脑手术用管道牵开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一次性脑手术用管道牵开器主要由导引器和鞘管组成,根据长度和直径可以将鞘管分为不同种规格,同时不同种规格的鞘管也分别对应有配套的导引器。鞘管和导引器表面印刷有刻度,由于鞘管和导引器上面的刻度指示着深度信息,则要求刻度务必精准。在刻度印刷过程中,印刷工具上的相邻刻度间距是固定的,且印刷工具会将整体刻度全部印到鞘管或者导引器上,所以只需要确定鞘管或导引器上的第一刻度是否满足要求即可确定整体刻度的是否满足要求。在刻度校对的过程中,每次印刷调机都需要确认起始刻度位置是否在要求范围之内,而导引器起始刻度到起始点的表面为锥面,不方便直接测量。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鞘管及导引器的起始刻度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方便的检测各种规格的鞘管及导引器的起始刻度的位置。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导杆及测量块,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均为水平设置,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能够沿所述导杆上下移动;所述测量块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侧,所述测量块设有依据对应测量距离设置的基准筋,所述基准筋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测量距离的最小值相同,所述基准筋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测量距离的最大值相同。

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距离包括第一测量距离及第二测量距离,所述测量块的基准筋包括对应第一测量距离设置的第一基准筋及对应第二测量距离设置的第二基准筋。

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轴承,所述轴承设有轴承部及自所述轴承部的外边缘延伸的固定部,所述顶板设有供所述轴承部插入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周围。

5、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承部设有轴承孔,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所述轴承孔并向上露出所述轴承及所述顶板。

6、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导杆顶端。

7、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块具有位于顶部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测量部,所述连接部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筋和所述第二基准筋位于所述测量部的一侧。

8、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顶面抵触所述顶板的底面。

9、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将所述测量块可活动得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紧固件,所述顶板设有左右向延伸的两个狭槽,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螺丝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狭槽锁固至相应所述螺丝孔,所述紧固件的头部被支撑在所述狭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狭槽内左右滑动。

10、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距离为9.5±0.5mm;和/或所述第二测量距离为19.5±0.5mm。

11、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物放置在底板上,并使顶板抵压待测物的刻度起始点上,观察待测物的起始刻度的位置是否在基准筋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即可快速准确的判断起始刻度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一次性脑手术用管道牵开器的鞘管及导引器,并适应于各种规格的鞘管及导引器。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导杆及测量块,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均为水平设置,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能够沿所述导杆上下移动;所述测量块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侧,所述测量块设有依据对应测量距离设置的基准筋,所述基准筋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测量距离的最小值相同,所述基准筋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测量距离的最大值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距离包括第一测量距离及第二测量距离,所述测量块的基准筋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测量距离设置的第一基准筋及对应所述第二测量距离设置的第二基准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所述顶板上的轴承,所述轴承设有轴承部及自所述轴承部的外边缘延伸的固定部,所述顶板设有供所述轴承部插入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设有轴承孔,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所述轴承孔并向上露出所述轴承及所述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所述导杆顶端的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块具有位于顶部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测量部,所述连接部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筋和所述第二基准筋位于所述测量部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面抵触所述顶板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测量块可活动地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紧固件,所述顶板设有左右向延伸的两个狭槽,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螺丝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狭槽锁固至相应所述螺丝孔,所述紧固件的头部被支撑在所述狭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狭槽内左右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距离为9.5±0.5mm;和/或所述第二测量距离为19.5±0.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导杆及测量块,底板与顶板均为水平设置,导杆的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导杆的顶部穿过顶板,顶板能够沿导杆上下移动。测量块设置在顶板的底侧,测量块设有对应测量距离设置的基准筋,基准筋的上表面与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测量距离的最小值相同,基准筋的下表面与顶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测量距离的最大值相同。本技术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物放置在底板上,并使顶板抵压待测物的刻度起始点上,观察待测物的起始刻度的位置是否在基准筋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即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待测物的起始刻度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孙虎,彭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