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8387发布日期:2024-02-02 21: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池。


背景技术:

1、通过检测池的光度分析是水质流动注射分析时常用的检测方法;它是将试剂和试样按一定顺序和比例用泵和管道输送到一定的区域进行混合、反应后再经检测器进行光度检测检测并记录和显示分析结果的方法。检测池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易于自动连续分析等优点,在环境水样、食品等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无机离子、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等检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检测池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两端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通道至少包含两次转折,光通道是位于光入射口和出射口之间并处于流体通道转折部位的一段内通道;流体在泵作用下从流体入口进入流体通道再向流体出口流动,途经光通道,流体被光照射后依据光的透射状况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流体在流体通道里流动时非常容易产生大大小小的气泡,而流体再经过转折部位时,容易在转折部位产生卡气泡的情况导致测试数据失真;而检测池自身的结构以及用于装配检测池的基座的结构都会影响流体在流体通道里流动的状态,因此需要一种物质检测精度高的检测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物质检测精度的一种检测池。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检测池,包括液流通道,检测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流通道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检测池还包括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其中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一端连接,下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另一端连接;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内部均设置有流通空间,且其三者的流通空间相通形成液流通道;流体入口设置于上流通部,流体出口设置于下流通部;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之间的夹角以及中流通部与下流通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4、进一步的,所述液流通道的内壁呈弧状。

5、进一步的,所述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均呈柱状;

6、上流通部的一端与中流通部侧表面的一端连接,上流通部的流通空间与中流通部的流通空间相通;流体入口设置于上流通部的另一端,并与上流通部的流通空间相通;

7、下流通部的一端与中流通部侧表面的另一端连接,下流通部的流通空间与中流通部的流通空间相通;流体出口设置于下流通部的另一端,并与下流通部的流通空间相通;

8、上流通部和下流通部设置于中流通部的不同侧。

9、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池基座,所述检测池基座内设置有用于装配流通池的装配空间;检测池基座上还设置有与装配空间相通的装配开口,流通池通过装配开口进入装配空间;检测池基座上设置有使装配空间与外部空间相通的流通开口、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上流通部和下流通部设置于流通开口处通过流通开口与外部管路连通,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均设置有光纤耦合装置。

10、进一步的,中流通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光纤耦合装置接触的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所述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均为平面;上接触面设置于上流通部所在一端,光入射口对应上接触面设置;下接触面设置于下流通部所在一端,光出射口对应下接触面设置。

11、进一步的,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光纤和光纤接头,所述光纤接头包括光纤上接头和光纤下接头,所述光纤上接头设置于光入射口与上接触面接触,光纤与光纤上接头连接;光纤下接头设置于光出射口与下接触面接触,光纤与光纤下接头连接。

12、进一步的,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顶紧头,顶紧头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接触端;所述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内均设置有顶紧头;顶紧头的接触端通过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进入装配空间中与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接触;光纤上接头装配于光入射口处顶紧头的安装端上,光纤下接头装配于光出射口处顶紧头的安装端上;在顶紧头上设置有将安装端和接触端贯穿的通孔,光纤上接头和光纤下接头对应通孔的一端与安装端进行装配,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对应通孔的另一端与接触端接触。

13、进一步的,中流通部上套设有橡胶圈,并在装配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嵌入槽;流通池处于装配空间时,橡胶圈进入嵌入槽。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将装配开口封闭。

1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池基座和盖板采用铝合金材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流通部和下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夹角处即为液流通道的折弯处;当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之间的夹角以及中流通部与下流通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时,液流通道的折弯处的角度也对应的大于90°;那么流体在经过转折部位时,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因转折死角引起的紊流及气泡所造成的测试数据失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数值更为准确。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流通道的内壁呈弧状,进而使得液流通道各处的内壁更为圆滑,能够尽量避免液流通道中卡气泡以导致测试数据失真。

19、在本实用新型中,装配空间的设置使得流通池的装配更为稳定;通过流通开口的设置便于液流通道与外部管路连接进行液体输送;通过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的设置在流通池上形成光通道。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与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的配合在流通池上形成光通道,中流通部即为光通道;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均为平面便于光线稳定通过光通道,使得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2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纤接头的设置便于光纤耦合装置的装配。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顶紧头的接触端通过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进入装配空间中与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接触,通过顶紧头的设置对流通池施加限位的作用力,使得流体更稳定的通过流通池的液流通道。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中流通部上套设的橡胶圈的设置对流通池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橡胶圈和嵌入槽的配合使对流通池施加限位的作用力,使得流体更稳定的通过流通池的液流通道。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盖板的设置将流通池保护在装配空间内,使其处于一个不易受损且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而提升检测准确度。

25、当前市面上,较多的检测池基座采用塑料材质,当检测的液体温度较高时,检测池基座可能会因为高温产生形变,进而影响到流通池的装配,甚至对流通池造成压迫,影响到检测结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池基座和盖板采用铝合金材质,使得温度变化对其两者造成的形变影响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流通道,检测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流通道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检测池还包括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其中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一端连接,下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另一端连接;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内部均设置有流通空间,且其三者的流通空间相通形成液流通道;流体入口设置于上流通部,流体出口设置于下流通部;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之间的夹角以及中流通部与下流通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的内壁呈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均呈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池基座,所述检测池基座内设置有用于装配流通池的装配空间;检测池基座上还设置有与装配空间相通的装配开口,流通池通过装配开口进入装配空间;检测池基座上设置有使装配空间与外部空间相通的流通开口、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上流通部和下流通部设置于流通开口处通过流通开口与外部管路连通,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均设置有光纤耦合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中流通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光纤耦合装置接触的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所述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均为平面;上接触面设置于上流通部所在一端,光入射口对应上接触面设置;下接触面设置于下流通部所在一端,光出射口对应下接触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光纤和光纤接头,所述光纤接头包括光纤上接头和光纤下接头,所述光纤上接头设置于光入射口与上接触面接触,光纤与光纤上接头连接;光纤下接头设置于光出射口与下接触面接触,光纤与光纤下接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顶紧头,顶紧头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接触端;所述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内均设置有顶紧头;顶紧头的接触端通过光入射口和光出射口进入装配空间中与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接触;光纤上接头装配于光入射口处顶紧头的安装端上,光纤下接头装配于光出射口处顶紧头的安装端上;在顶紧头上设置有将安装端和接触端贯穿的通孔,光纤上接头和光纤下接头对应通孔的一端与安装端进行装配,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对应通孔的另一端与接触端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中流通部上套设有橡胶圈,并在装配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嵌入槽;流通池处于装配空间时,橡胶圈进入嵌入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将装配开口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池基座和盖板采用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池,包括液流通道,检测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流通道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检测池还包括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其中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一端连接,下流通部与中流通部的另一端连接;上流通部、中流通部和下流通部内部均设置有流通空间,且其三者的流通空间相通形成液流通道;流体入口设置于上流通部,流体出口设置于下流通部;上流通部与中流通部之间的夹角以及中流通部与下流通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本技术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物质检测精度的一种检测池。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烨,卢丹,潘林立,范猛,蓝明杰,吴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