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4887发布日期:2024-02-07 12:1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眩光玻璃,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1、防眩光玻璃,是将玻璃片的双面或单面经过特殊加工处理,使原玻璃反光表面变为哑光无反射表面(表面凹凸不平)的玻璃。在防眩光玻璃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防眩光玻璃正反面进行识别,便于防眩光玻璃使用。

2、现有对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的识别,通常通过检测员的眼睛识别判断,但是眼睛易出现疲劳现象,此时就会容易造成识别结果有误,从而影响后续产品的使用效果。识别双面防眩光玻璃时,由于两面的防眩光效果不同,通过人类的眼睛进行区分判断,就更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

3、上述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了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通过检测模块的光源发射装置与图像获取单元的配合,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防眩光玻璃的防眩光面。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包括:

3、输送平台,用于输送防眩光玻璃;

4、输送平台还包括有进料端和出料端;

5、检测台,设置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

6、检测台设有检测口,检测口与输送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防眩光玻璃通过输送平台穿过检测口;

8、在检测口的上方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第一图像获取单元。

9、进一步地,还包括:

10、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和第二图像获取单元;

11、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检测口的下方。

12、进一步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垂直于输送平台;

13、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垂直于输送平台;

14、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与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不重合。

15、进一步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相同。

16、进一步地,还包括:

17、处理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在防眩光玻璃上表面产生的光斑尺寸与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在防眩光玻璃下表面产生的光斑尺寸的大小。

18、进一步地,光斑尺寸包括光斑的周长和/或光斑的面积。

1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

20、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

21、所述存储单元布设于所述检测台上。

22、进一步地,还包括:

23、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在防眩光玻璃上面产生的光斑尺寸与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在防眩光玻璃下面产生的光斑尺寸的大小;

24、显示装置布设于所述检测台上。

25、进一步地,还包括:

26、急停开关,用于输送平台的紧急停止;

27、急停开关布设于输送平台上。

28、进一步地,还包括:

29、复位开关,用于恢复输送平台的运行状态;

30、复位开关布设于输送平台上。

31、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包括:输送平台,用于输送防眩光玻璃;输送平台还包括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检测台,设置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检测台设有检测口,检测口与输送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防眩光玻璃通过输送平台穿过检测口;在检测口的上方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第一图像获取单元。通过检测模块的光源发射装置与图像获取单元的配合,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防眩光玻璃的防眩光面;通过光线照射在防眩光玻璃两面的光斑尺寸大小实现了对防眩光玻璃两面的自动识别;在只有第一检测模块或者只有第二检测模块可以工作时,仍然能够实现对防眩光面的准确判断;保证了后续工序的准确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线垂直于所述输送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的初始光斑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斑尺寸包括光斑的周长和/或光斑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玻璃的正反面识别装置,包括:输送平台,用于输送防眩光玻璃;输送平台还包括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检测台,设置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检测台设有检测口,检测口与输送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防眩光玻璃通过输送平台穿过检测口;在检测口的上方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第一图像获取单元。通过检测模块的光源发射装置与图像获取单元的配合,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防眩光玻璃的防眩光面。

技术研发人员:许军,张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