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082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检漏,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1、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2、板式换热器通常具有两个换热流道,换热流道均属于结构较为复杂的流道,换热流道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液—液进行热交换时,两种液体分别进入到两个换热流道内从而完成换热。

3、目前板式换热器检漏一般采用水试法方式,水试法将板式换热器通道充以一定压力的空气然后浸泡在水中,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来判断道两个换热流道是否存在外漏,但是无法检测两个换热流道之间是否存在串通,即无法判断两个换热流道之间是否存在内漏,存在内漏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会使得两个换热流道之间的液体混合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包括:真空箱、检漏仪、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

3、所述真空箱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腔,所述检漏仪与所述检漏腔连通;

4、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头、第二密封头、第一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二平移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密封头和所述第二密封头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一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密封头内设置有用于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第一充气孔;

5、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三密封头、第四密封头、第三平移驱动组件和第四平移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密封头和所述第四密封头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三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四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四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密封头内设置有用于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第二充气孔。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可控制四个密封头可选择地封堵板式换热器的两个换热流道,从而实现检测换热流道的外漏和内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检漏精度也相比水试法更高。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五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一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出气口,所述第五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座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第一密封头。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座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当所述第五平移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座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头后,所述第一密封座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垫密封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出气口。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六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二密封座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出气口,所述第六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座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第三密封头。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座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当所述第六平移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密封座靠近所述第三密封头后,所述第二密封座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密封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出气口。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压板和第七平移驱动组件,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七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板,以使所述压板和所述定位板夹持配合。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七平移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

13、所述第一平移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平移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第三平移驱动组件或所述第四平移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漏腔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架两侧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架滑动配合。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移驱动组件为气缸、电动缸或液压缸。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机构;

17、所述第三密封机构包括第五密封头、第六密封头、第七密封头、第八密封头、第一密封平移驱动组件、第二密封平移驱动组件、第三密封平移驱动组件和第四密封平移驱动组件,所述第五密封头、所述第六密封头、所述第七密封头和所述第八密封头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一密封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五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五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密封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六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六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密封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七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七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四密封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八密封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八密封头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五密封头、所述第六密封头、所述第七密封头和所述第八密封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第三充气孔。

18、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箱、检漏仪、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五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一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出气口,所述第五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座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第一密封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座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当所述第五平移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座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头后,所述第一密封座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垫密封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六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二密封座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出气口,所述第六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座靠近或者远离板式换热器第三密封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座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当所述第六平移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密封座靠近所述第三密封头后,所述第二密封座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密封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压板和第七平移驱动组件,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七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板,以使所述压板和所述定位板夹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检漏腔内,所述第七平移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腔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架两侧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架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组件为气缸、电动缸或液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密封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包括:真空箱、检漏仪、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所述真空箱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腔,所述检漏仪与所述检漏腔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头、第二密封头、第一平移驱动组件和第二平移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密封头内设置有用于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三密封头、第四密封头、第三平移驱动组件和第四平移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密封头内设置有用于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第二充气孔。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的检漏装置可控制四个密封头可选择地封堵板式换热器的两个换热流道,实现检测换热流道的外漏和内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并且检漏精度比水试法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林琦武,麻晓毅,张应均,杨丰源,朱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龙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