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7506381发布日期:2024-04-01 14:1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表面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各种高精度零部件需求量不断增多,由于为零部件一般都是配合使用的,使用过程中零部件之间会互相摩擦,时间长后,如果粗糙度很大,一方面摩擦力会很大,会给使用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粗糙度大,工件磨损也越快,因此为保证高精度零部件长时间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光滑度检测装置对高精度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检测。

2、目前,市面上的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大多通过观察橡胶块在零部件表面滑动时的摩擦力,判断零部件表面的光滑度,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639379u所公开的一种高精度零部件表面光滑度检测装置,但由于检测装置每次仅能对零部件上的一个面进行检测,进而导致检测人员需要多次操作检测装置才能对零部件上多个面进行检测,从而导致检测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的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大多通过观察橡胶块在零部件表面滑动时的摩擦力,判断零部件表面的光滑度,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639379u所公开的一种高精度零部件表面光滑度检测装置,但由于检测装置每次仅能对零部件上的一个面进行检测,进而导致检测人员需要多次操作检测装置才能对零部件上多个面进行检测,从而导致检测过程较为麻烦,而提出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和放置台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推杆,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顶板的底部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和u形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所述第一矩形筒的底部与放置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位于第一凹槽的右侧。

4、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粘接有橡胶筒,所述橡胶筒位于u形板的内部,所述圆柱的表面和圆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圆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表面和u形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刻度环,所述圆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指示柱。

5、优选的,所述圆柱、刻度环和指示柱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6、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推杆,所述第三液压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推动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矩形筒,所述第二矩形筒的底部与放置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板位于第一凹槽的左侧。

7、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向柱以放置台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8、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板的右侧和第一推动板的左侧均粘接有缓冲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液压推杆,使使用者能根据零部件的高度调节两个检测机构之间距离,同时,当第二液压推杆推动零部件在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移动时,通过两个检测机构可以同时对零部件的两个表面进行检测,进而该检测装置通过同时对零部件的两个表面进行检测,使零部件的检测次数减少,从而便于使用者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检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液压推杆、第二推动板和第二矩形筒,其中,当零部件推至检测机构左侧时,可通过第三液压推杆推动零部件向右移动,进而零部件在检测后,可通过第三液压推杆、第二推动板和第二矩形筒,使零部件向右移动,并再次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检测,从而使该检测装置能连续的对零部件同一表面进行多次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所述放置台(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3),所述空心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4),所述直线轴承(4)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部和放置台(2)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推杆(7),所述放置台(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顶板(6)的底部和第一凹槽(8)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9),所述u形板(9)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的内壁和u形板(9)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11),所述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杆(12),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板(13),所述第一推动板(13)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14),所述第一矩形筒(14)的底部与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13)位于第一凹槽(8)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1)包括圆柱(111),所述圆柱(111)的表面粘接有橡胶筒(112),所述橡胶筒(112)位于u形板(9)的内部,所述圆柱(111)的表面和圆孔(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113),所述圆柱(1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114),所述圆环(1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115),所述发条弹簧(115)的表面和u形板(9)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刻度环(116),所述圆柱(1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指示柱(1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11)、刻度环(116)和指示柱(117)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推杆(15),所述第三液压推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板(16),所述第二推动板(16)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矩形筒(17),所述第二矩形筒(17)的底部与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板(16)位于第一凹槽(8)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向柱(5)以放置台(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板(16)的右侧和第一推动板(13)的左侧均粘接有缓冲垫(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表面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零部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本技术通过第一液压推杆,使使用者能根据零部件的高度调节两个检测机构之间距离,同时,当第二液压推杆推动零部件在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移动时,通过两个检测机构可以同时对零部件的两个表面进行检测,进而该检测装置通过同时对零部件的两个表面进行检测,使零部件的检测次数减少,从而便于使用者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任凯,但雨芳,毛琳斌,徐瑶婷,孙乐涛,彭佳乐,陈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