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插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2886发布日期:2024-04-18 20:5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插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插拔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而对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测试,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

2、目前对于电子产品老化测试过程,大部分是由人工完成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实现老化测试自动化成了趋势,

3、例如坦电容(钽电容全称是钽电解电容,属于电解电容的一种,使用金属钽做介质,不像普通电解电容那样使用电解液,钽电容不需像普通电解电容那样使用镀了铝膜的电容纸绕制,本身几乎没有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自动化老化测试中,需要将放置有或安装有坦电容等元器件的测试载板插入到老化柜的测试接口中,与后续的测试做好连接,测试完毕以后,还需要将测试载板老化柜测试接口退出,实现断开连接。

4、现有的测试载板在插试过程中,需要两个机构,即一个插板机构和一个退板结构,严重影响了测试效果,且当测试载板较多时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影响了插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插拔机构,旨在实现测试载板的插拔一体化设计,提高测试载板的测试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插拔机构,旨在改进现有的测试载板插拔结构,同时插拔过程实现弹性插拔,有效提高插拔精度以及插拔稳定度,提高测试载板的使用寿命以及插拔效率。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器件的自动测试设备,包括:

4、老化柜,所述老化柜设有间隔设置的测试接口;

5、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设有间隔设置的导轮,所述导轮用于放置测试载板,所述测试载板以导轮为支点滑动;

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架、设于横向移动架的垂向移动架以及从垂向移动架水平延伸的底座;

7、插拔机构,所述插拔机构包括设于底座的第一纵向架、设于第一纵向架的多个第二纵向架以及设于第二纵向架的抓爪座,

8、所述第一纵向架包括设于底座的第一纵向滑槽、滑动安装于第一纵向滑槽的第一纵向轨条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纵向轨条的第一纵向驱动装置;

9、所述第二纵向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纵向轨条的推力板、设于推力板的第二纵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二纵向导轨的第二纵向滑块,所述抓爪座设于第二纵向滑块上,

10、所述第二纵向滑块和推力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对第二纵向滑块施加朝老化柜方向运动的弹力。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改进后的插拔机构,可以实现抓爪座与测试载板的弹性插设,避免了刚性插设出现测试载板损坏,且弹性件的使用也实现了测试载板与测试接口的对位,有效提高了测试载板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架包括水平导轨、滑动安装于水平导轨的水平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水平滑块位移的水平驱动装置,所述垂向移动架设于水平驱动装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移动架包括设于水平滑块的竖直架、设于竖直架的两垂向导轨、滑动安装于垂向导轨的垂向滑块以及用于驱动垂向滑块的垂向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设于两垂向滑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垂向导轨之间设有垂向齿条,所述底座的底壁设有垂向旋转电机,所述垂向旋转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与垂向齿条相啮合的垂向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滑槽呈竖直设置,且两第一纵向滑槽的导滑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纵向导轨水平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驱动装置包括枢转安装于底座的滚珠丝杠、设于推力板底壁的丝杠螺母以及与滚珠丝杠相连接的第一纵向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纵向旋转电机和滚珠丝杠通过齿轮带相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的至少一个枢转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滑块水平放置,并设于推力板的下壁位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推力板的上壁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滑块设有三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插拔机构,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架、设于横向移动架的垂向移动架以及从垂向移动架水平延伸的底座,所述插拔机构包括设于底座的第一纵向架、设于第一纵向架的多个第二纵向架以及设于第二纵向架的抓爪座,所述第一纵向架包括设于底座的第一纵向滑槽、第一纵向轨条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纵向轨条的第一纵向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纵向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纵向轨条的推力板、第二纵向导轨以及第二纵向滑块,所述抓爪座设于第二纵向滑块上,所述第二纵向滑块和推力板之间设有弹性件。通过各个移动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插拔机构在各个治具之间的位置切换,且在实现插板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退板。

技术研发人员:程宗米,候年浩,徐鹏,崔强,唐小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微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