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7993发布日期:2024-03-13 20:5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压差传感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


背景技术:

1、单晶硅谐振式传感器,高性能单晶硅谐振压力传感器,采用电磁激励和电磁拾振方式工作,输出为频率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不需a/d转换,既能测量绝压,也能测量差压,由于它的高精度,故而又称为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在该传感器中,通过设置过压膜片在硅油压力过大时,对其进行减压,将过大的压力得以释放,以避免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受到破坏,但由于其是利用过压膜片的变形对压力进行释放,而过压膜片的变形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此过程中会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检测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1.03授权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18211735u的专利:《一种高稳定性单晶硅压差传感器》,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在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受到压力过大时,自动释放压力的结构,该专利中在单晶硅传感器芯片检测到压力过大时,控制调节组件调节临时储油管,从而使硅油进入临时储油管内,减小因压力过大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造成的损害,但该专利中通过电机控制临时储油管进行泄压,临时储油管无法自动泄压,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膜片,壳体内固定安装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壳体从左到右依次分为:传感器负压腔、中部腔体、传感器正压腔,壳体的顶部连通安装盒体,盒体内固定安装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内固定安装单晶硅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负压腔通过第一导油管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上端面,传感器正压腔通过第二导油管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两个隔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横管,隔板上对应横管的位置分别开设第三通孔,横管内气密滑动安装活塞,活塞与横管通过弹簧相连接。

4、如上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所述横管内分别滑动安装移动块,移动块与活塞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移动块上分别开设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配合安装同一个丝杆,丝杆转动安装在横管内端的预留孔内,丝杆上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上,转轴的下端伸出壳体。

5、如上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手轮。

6、如上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底侧固定安装刻度盘,转轴外周的一侧固定安装指针。

7、如上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两侧套装有挡环,挡环设有紧固螺栓,挡环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楔形块,挡环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支撑轴,支撑轴上分别固定安装齿轮,支撑轴上分别转动安装支撑轮,齿轮上分别通过连杆固定安装第一挡板。

8、如上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所述活塞上分别固定安装l型连杆,l型连杆的竖杆上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的活动端上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挡板。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在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受到的压力过大时,自动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进行泄压,减小因压力过大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造成的损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单晶硅传感器芯片检测到承受的油压过大时,传感器负压腔与传感器正压腔内的硅油油压增大,油压大于弹簧的弹力,此时在油压的作用下,活塞相向移动,弹簧被压缩,第三通孔打开,传感器负压腔与传感器正压腔内的部分硅油进入到横管内,减小第一导油管与第二导油管内的油压,防止油压过大时,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造成损害;当油压恢复正常时,此时油压小于弹簧的弹力,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复位,重新将第三通孔关闭,避免硅油进入到横管内,从而有效的减小由于硅油流入横管内,导致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的误差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膜片(2),壳体(1)内固定安装两个隔板(3),两个隔板(3)将壳体(1)从左到右依次分为:传感器负压腔(100)、中部腔体(200)、传感器正压腔(300),壳体(1)的顶部连通安装盒体(4),盒体(4)内固定安装环形隔板(5),环形隔板(5)内固定安装单晶硅传感器芯片(6),传感器负压腔(100)通过第一导油管(7)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6)的上端面,传感器正压腔(300)通过第二导油管(8)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6)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两个隔板(3)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横管(9),隔板(3)上对应横管(9)的位置分别开设第三通孔(12),横管(9)内气密滑动安装活塞(11),活塞(11)与横管(9)通过弹簧(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9)内分别滑动安装移动块(20),移动块(20)与活塞(11)之间通过弹簧(10)弹性连接,移动块(20)上分别开设螺纹孔(21),两个螺纹孔(21)内螺纹配合安装同一个丝杆(22),丝杆(22)转动安装在横管(9)内端的预留孔内,丝杆(22)上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23),第一斜齿轮(23)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二斜齿轮(24),第二斜齿轮(24)固定安装在转轴(25)上,转轴(25)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转轴(25)的下端伸出壳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5)的底端固定安装手轮(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侧固定安装刻度盘(40),转轴(25)外周的一侧固定安装指针(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套装有挡环(50),挡环(50)设有紧固螺栓(58),挡环(50)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弹簧杆(51),第一弹簧杆(51)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楔形块(52),挡环(50)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支撑轴(53),支撑轴(53)上分别固定安装齿轮(54),支撑轴(53)上分别转动安装支撑轮(55),齿轮(54)上分别通过连杆(56)固定安装第一挡板(5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上分别固定安装l型连杆(60),l型连杆(60)的竖杆上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弹簧杆(61),第二弹簧杆(61)的活动端上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挡板(62)。


技术总结
一种高精度单晶硅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膜片,壳体内固定安装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壳体从左到右依次分为:传感器负压腔、中部腔体、传感器正压腔,壳体的顶部连通安装盒体,盒体内固定安装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内固定安装单晶硅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负压腔通过第一导油管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上端面,传感器正压腔通过第二导油管连通至单晶硅传感器芯片的下端面。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在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受到的压力过大时,自动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进行泄压,减小因压力过大对单晶硅传感器芯片造成的损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付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自仪(山东)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