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1572发布日期:2024-03-18 17:0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指一种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空间结构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材料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建成了大量的大跨空间钢结构,如铁路站房等。但现有的钢结构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材料使用寿命因素等)而导致钢结构出现自然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对建筑结构极大的安全问题,但钢结构的沉降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形变过程,若单靠人力间隔一段时间使用全站仪去检测建筑内的钢结构是否出现沉降,无法达到对钢结构的有效检测,且极大的浪费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将活动套管设置于待监测的钢结构的下方,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时,则会下压活动套管,使得警示灯闪烁,以代替人工去监测钢结构的效果。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包括:

3、内部中空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

4、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滑动变阻器;

5、滑设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导电滑动片,所述导电滑动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有部分从所述开口延伸出盒体的顶部形成承接段;以及

6、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的侧壁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所述导电滑动片和滑动变阻器通过导线形成串连电路;

7、通过在所述承接段的端部施加压力,所述导电滑动片沿着所述滑动变阻器滑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使得所述警示灯发光。

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串连设置于所述串连电路内。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和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当在所述承接段的端部施加压力时,所述弹簧对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活动套筒复位。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变阻器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滑动片和所述警示灯对应两个所述滑动变阻器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套筒固定安装两个所述导电滑动片。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动变阻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

1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由绝缘材质制成。

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的宽度和所述开口的宽度相适配。

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变阻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导线。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将活动套管设置于待监测的钢结构的下方,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时,则会下压活动套管,活动套管带动所述导电滑动片滑动,并使得所述串连电路内的电阻减小,以使得警示灯闪烁,以代替人工去监测钢结构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串连设置于所述串连电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和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当在所述承接段的端部施加压力时,所述弹簧对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活动套管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变阻器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滑动片和所述警示灯对应两个所述滑动变阻器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套管固定安装两个所述导电滑动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滑动变阻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套管由绝缘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套管的宽度和所述开口的宽度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变阻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导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滑动变阻器;滑设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导电滑动片,所述导电滑动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有部分从所述开口延伸出盒体的顶部形成所述承接段;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的侧壁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所述导电滑动片和滑动变阻器通过导线形成串连电路;通过在所述承接段的端部施加压力,所述导电滑动片沿着所述滑动变阻器滑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使得所述警示灯发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节省人力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安,黄乐洋,孙守吉,巨若冰,杨学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西部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