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6113发布日期:2024-03-18 16:4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分析仪,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


背景技术:

1、当新房装修完成后,室内的空气质量堪忧,工作人员需开启窗户,从而使室内堆积的废气移动至室外,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工作人员通常借助分析仪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监测。

2、为了提高监测的效果,工作人员需使分析仪尽可能远离地面,此时,工作人员需借助支撑杆对分析仪进行支撑。此外,为了尽可能降低检测的误差,工作人员需使分析仪的上表面保持水平状态,当地面崎岖不平时,工作人员需借助工具方可使分析仪的上表面保持水平,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底面开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分析仪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安装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待检测区域的气体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将分析仪主体放置在待检测区域。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关闭限位组件,并将分析仪主体放置在待检测区域的地面上,即可使四个安装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适配当前地面。当地面不平整时,四个安装杆的高度与地面保持动态平衡。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重新开启限位组件,即可使四个安装杆保持稳定,进而使安装杆对分析仪主体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分析仪主体表面保持平行的概率。

4、进一步的,所述分析仪主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室、设置在外壳内的光源、两端分别与气体室以及光源相互连接的第一光纤、设置在外壳内的光谱仪以及两端分别与气体室以及光谱仪相互连接的第二光纤。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示的分析仪的型号为rt-100,rt-100型内置式紫外仪表是本公司针对气态污染物排放监测自主开发的一款分析仪,分析仪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doas分析技术,即光源发出的紫外光汇聚进入第一光纤,通过第一光纤传输到气体室,紫外光穿过气体室时经被测气体吸收后,通过第二光纤传输到光谱仪。在光谱仪内部经过光栅分光,由阵列传感器将分光后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获得气体的连续吸收光谱信息,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计算出气体浓度。本分析仪可在线测量so2、no、no2、o2、nh3、cl2、o3、h2s、ch3i等气体浓度;另外可增加红外测量模块,实现co、co2的测量。常规产品测量so2、no、o2三种气体组分,其他气体组分可扩展。

6、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采用氙灯制成的光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氙灯的使用寿命较长,多数氙灯的寿命大于十年,从而降低了光源受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分析仪主体的可靠性。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的限位杆、一端固定在限位杆侧壁上的限位弹簧以及设置在分析仪主体上用于对限位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的内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分析仪主体时,工作人员需关闭限位装置,即可使限位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抵紧安装杆,进而使安装杆保持稳定,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的,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以及四个一端固定在转动杆侧壁上的连接绳,四个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限位杆靠近限位弹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绳为采用橡皮筋制成的连接绳。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滑动设置有安置杆,所述安置杆与转动杆相互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分析仪主体时,工作人员需使限位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此时,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从而使四根连接绳同时缠绕在转动杆上,进而使四个限位杆同时向靠近转动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拉动转动杆,即可使安置杆与安置槽相互连接,进而使安置杆对转动杆进行限位,无需工作人员持续对转动杆施加使其保持稳定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弹簧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片增大了限位杆与安装杆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上限,进而有利于提高安装杆的稳定性。

1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难度的握把。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待检测区域的气体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将分析仪主体放置在待检测区域。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关闭限位组件,并将分析仪主体放置在待检测区域的地面上,即可使四个安装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适配当前地面。当地面不平整时,四个安装杆的高度与地面保持动态平衡。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重新开启限位组件,即可使四个安装杆保持稳定,进而使安装杆对分析仪主体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分析仪主体表面保持平行的概率;

18、2、本申请中,本申请所示的分析仪的型号为rt-100,rt-100型内置式紫外仪表是本公司针对气态污染物排放监测自主开发的一款分析仪,分析仪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doas分析技术,即光源发出的紫外光汇聚进入第一光纤,通过第一光纤传输到气体室,紫外光穿过气体室时经被测气体吸收后,通过第二光纤传输到光谱仪。在光谱仪内部经过光栅分光,由阵列传感器将分光后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获得气体的连续吸收光谱信息,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计算出气体浓度。本分析仪可在线测量so2、no、no2、o2、nh3、cl2、o3、h2s、ch3i等气体浓度;另外可增加红外测量模块,实现co、co2的测量。常规产品测量so2、no、o2三种气体组分,其他气体组分可扩展;

19、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安装分析仪主体时,工作人员需使限位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此时,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从而使四根连接绳同时缠绕在转动杆上,进而使四个限位杆同时向靠近转动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拉动转动杆,即可使安置杆与安置槽相互连接,进而使安置杆对转动杆进行限位,无需工作人员持续对转动杆施加使其保持稳定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滑动设置有安装杆(2),所述安装杆(2)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弹簧(21),所述固定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17)的内顶壁上,所述分析仪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安装杆(2)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分析仪主体(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气体室(12)、设置在外壳(11)内的光源(13)、两端分别与气体室(12)以及光源(13)相互连接的第一光纤(14)、设置在外壳(11)内的光谱仪(15)以及两端分别与气体室(12)以及光谱仪(15)相互连接的第二光纤(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光源(13)为采用氙灯制成的光源(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17)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槽(22)内的限位杆(31)、一端固定在限位杆(31)侧壁上的限位弹簧(32)以及设置在分析仪主体(1)上用于对限位杆(31)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4),所述限位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2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33),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33)内的转动杆(41)以及四个一端固定在转动杆(41)侧壁上的连接绳(42),四个所述连接绳(4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限位杆(31)靠近限位弹簧(3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绳(42)为采用橡皮筋制成的连接绳(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槽(33)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环形槽(5)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安置槽(51),所述安置槽(51)内滑动设置有安置杆(6),所述安置杆(6)与转动杆(41)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31)远离限位弹簧(32)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片(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杆(41)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41)难度的握把(8)。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气体分析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室内用紫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底面开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分析仪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安装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保持分析仪上表面水平难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有,赵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锐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