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5496发布日期:2024-04-18 20:2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


背景技术:

1、传感器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触碰传感器通过不同原理检测实现触碰的感知,在工厂、探测、救援、医疗和涂装等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2、目前的接触式触碰传感器一般通过弹簧和电路开关相结合。触碰发生后,弹簧被拉伸或压缩,开关闭合,产生电路信号改变;触碰消失后,开关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该类触碰传感器的触碰方向较为单一,不能多方向甚至任意角度触碰进入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包括安装板和与安装板固连的弹性触发结构,所述弹性触发结构上还设有红外感应组件,所述安装板居中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活动放置有挤压球,所述弹性触发结构内侧面与挤压球接触配合,挤压球可推动弹性触发结构使得红外感应组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

4、进一步,所述弹性触发结构包括行程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四角处均螺栓连接有滑动杆,所述行程板上对应滑动杆处均开设有行程孔并通过行程孔套设在相对应的滑动杆上,所述行程板和固定板之间的滑动杆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行程板内侧面与挤压球紧密接触配合。

5、进一步,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触发件和红外感应件,所述触发件和红外感应件分别螺栓固定安装在行程板和固定板的同一侧面。

6、进一步,所述行程板和固定板的同一侧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其深度不同,所述行程板上的安装槽内螺栓固定安装有触发件,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槽内螺栓固定有红外感应件。

7、进一步,所述行程板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与放置孔尺寸相同并位于同一轴线上的限位孔,所述行程板上的限位孔与挤压球表面接触配合。

8、进一步,所述安装板和行程板上的放置孔和限位孔与挤压球接触的一侧均带有与挤压球表面贴合的倒角。

9、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球体滚动的特性,可从任意角度给挤压球施加压力,挤压球均可通过弹性触发结构使得红外感应组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进而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与安装板(1)固连的弹性触发结构(2),所述弹性触发结构(2)上还设有红外感应组件(3),所述安装板(1)居中开设有放置孔(11),所述放置孔(11)内活动放置有挤压球(4),所述弹性触发结构(2)内侧面与挤压球(4)接触配合,挤压球(4)可推动弹性触发结构(2)使得红外感应组件(3)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并反馈信号给外部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发结构(2)包括行程板(21)和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四角处均螺栓连接有滑动杆(23),所述行程板(21)上对应滑动杆(23)处均开设有行程孔并通过行程孔套设在相对应的滑动杆(23)上,所述行程板(21)和固定板(22)之间的滑动杆(23)上均套设有弹簧(231),所述行程板(21)内侧面与挤压球(4)紧密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组件(3)包括触发件(31)和红外感应件(32),所述触发件(31)和红外感应件(32)分别螺栓固定安装在行程板(21)和固定板(22)的同一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板(21)和固定板(22)的同一侧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其深度不同,所述行程板(21)上的安装槽内螺栓固定安装有触发件(31),所述固定板(22)上的安装槽内螺栓固定有红外感应件(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板(21)和固定板(22)上均开设有与放置孔(11)尺寸相同并位于同一轴线上的限位孔(24),所述行程板(21)上的限位孔(24)与挤压球(4)表面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和行程板(21)上的放置孔(11)和限位孔(24)与挤压球(4)接触的一侧均带有与挤压球(4)表面贴合的倒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触碰传感器,包括安装板和与安装板固连的弹性触发结构,所述弹性触发结构上还设有红外感应组件,所述安装板居中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活动放置有挤压球,所述弹性触发结构内侧面与挤压球接触配合,所述安装板四角处均开设有与待安装部位相连的螺栓孔,挤压球可推动弹性触发结构使得红外感应组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本技术利用球体滚动的特性,可从任意角度给挤压球施加压力,挤压球均可通过弹性触发结构使得红外感应组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进而增强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杰,林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欧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