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9144发布日期:2024-03-12 19: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漆包线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漆包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漆油粘度不稳定,或者涂漆工艺造成涂漆厚度的不均,即,漆包线完成外径尺寸会有波动。当波动较大,不仅会造成线圈尺寸加大,绕线圈时容纳不下,槽满率过高的现象发生;而且涂漆过薄的部分,会产生针孔、耐电压、耐刮、耐化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下降,造成漆包线使用寿命缩短,影响漆包线的性能,甚至直接报废。

2、然而,针对上述漆包线而言,一般在收线路径上设有可以移动的检测架,且在检测架上设有测径仪(一般都是红外线或激光),其中测径仪所形成的测径区随着检测架的移动而移位,同时待检测的漆包线穿过该测径区,从而获得该检测位的漆包线外径信息,以方便后续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但是,在上述检测过程中,由于漆包线的传输路径并非一直保持稳定的输出,简言之,漆包线处于无张力下实施检测,很容易发生小幅度的晃动,因此,在晃动的过程实施测径,存在很大的测径误差,而误判之间影响整个漆包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包括形成上下贯通、前侧敞开检测区的测径座;安装于测径座上的测径仪,其中在测径座上固定设有上下对齐分布的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形成的过线路径沿着上下方向自检测区中穿过,且过线路径与测径仪的光束路径垂直设置;外径检测机构还包括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运动以靠近或远离过线轮的压线座、设置在压线座上且位于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顶部和底部的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测径时,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将待检测漆包线压向过线路径并贴合过线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上下对齐设置,且形成的压线路径上下延伸,其中测径时,压线路径被过线轮抵触,漆包线包括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绕过顶部过线轮的引线段、位于过线路径上的测径段、自上而下向内倾斜并绕过底部的下压线轮的出线段。在此,通过对漆包线压合使其在保持上下方向经过检测区,进一步减少漆包线的晃动,提高光束检测的准确性。

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测径仪的光束中心、上压线轮的轮心和下压线轮的轮心三者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上压线轮的轮心和下压线轮的轮心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此结构布局下,使得测径段处于相对张紧且不会造成拉伸的前提下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过线轮、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均绕自身的轴线自由转动设置,且均绕自身轮面的周向向内凹陷呈v型或梯形的轮槽,漆包线绕过各轮槽自检测区移动穿过。这样可以实施漆包线的在线测径,同时所采用轮槽的设计,更有利于漆包线偏移位置的微调,进一步提高测径段漆包线运动的稳定性。

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过线轮有两个,且关于测径仪的光束上下对称分布。这样紧凑分布尽可能的缩短测径段漆包线的长度,更准确地进行测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测径仪的光束接收器和光束发射器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测径时,压线座抵触在光束发射器或光束接收器上;上压线轮、两个过线轮、下压线轮的中心呈等腰梯形分布。此时,不仅形成压线的限位,避免过渡压线造成漆包线的拉伸;而且能够实施连续性(或者在线实时)测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9、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束接收器和光束发射器分别自测径座的内壁向检测区中延伸;压线座上设有自后侧向内凹陷的缺口,其中缺口与光束发射器或光束接收器匹配。在此,配合下,有效地形成限位,且非常方便实施。具体的,压线座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座架和第二座架,其中第一座架与所述过线路径平行,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座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座架与所述光束路径平行。

10、进一步的,第一座架和第二座架构成l型,且能够避让并排漆包线和自相邻两道漆包线之间来回穿梭。第一座架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架杆、分别位于第一架杆的顶部和底部并垂直向内弯折的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安装于分别安装于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的左侧,第一架杆的后侧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第二座架包括分别自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的右侧向右垂直延伸的第四架杆和第五架杆。在此结构布局下,有效的实施避让,这样能够满足并排多道漆包线的在线巡检。

11、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现有漆包线外径检测中,穿过检测区的漆包线,不仅处于无张力下经过检测区,而且很容易在检测区形成晃动,因此,所检测结构的误差率较高,进而影响漆包线生产品质等缺陷,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漆包线外径检测的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各种不足。采取该机构,在过线路径与测径仪的光束路径垂直设置下,由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的贴向运动,将待检测漆包线压向过线路径并贴合过线轮,从而在相互垂直且上下相对微张紧的条件下,实施光束测径,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保持穿过检测区的漆包线处于微张紧、且与检测光束垂直前提下,实施外径检测,大幅度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所形成检测方案不仅适合停机抽检,也可以保持漆包线在运动中进行实时检测,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包括形成上下贯通、前侧敞开检测区的测径座;安装于所述测径座上的测径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径座上固定设有上下对齐分布的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其中两个或更多个所述过线轮形成的过线路径沿着上下方向自所述检测区中穿过,且过线路径与所述测径仪的光束路径垂直设置;所述外径检测机构还包括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过线轮的压线座、设置在所述压线座上且位于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顶部和底部的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测径时,所述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将待检测漆包线压向所述过线路径并贴合所述过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上下对齐设置,且形成的压线路径上下延伸,其中测径时,压线路径被所述过线轮抵触,漆包线包括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绕过顶部过线轮的引线段、位于所述过线路径上的测径段、自上而下向内倾斜并绕过底部的下压线轮的出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径仪的光束中心、所述上压线轮的轮心和所述下压线轮的轮心三者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所述上压线轮的轮心和所述下压线轮的轮心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所述上压线轮和所述下压线轮均绕自身的轴线自由转动设置,且均绕自身轮面的周向向内凹陷呈v型或梯形的轮槽,漆包线绕过各所述轮槽自所述检测区移动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有两个,且关于所述测径仪的光束上下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径仪的光束接收器和光束发射器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测径时,所述压线座抵触在所述光束发射器或光束接收器上;所述上压线轮、两个所述过线轮、所述下压线轮的中心呈等腰梯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发射器和所述光束接收器分别自所述测径座的内壁向所述检测区中延伸;所述压线座上设有自后侧向内凹陷的缺口,其中所述缺口与所述光束发射器或所述光束接收器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座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座架和第二座架,其中所述第一座架与所述过线路径平行,所述的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座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座架与所述光束路径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座架和第二座架构成l型,且能够避让并排漆包线和自相邻两道漆包线之间来回穿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架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架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架杆的顶部和底部并垂直向内弯折的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所述的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安装于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的左侧,所述的第一架杆的后侧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第二座架包括分别自所述第二架杆和第三架杆的右侧向右垂直延伸的第四架杆和第五架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漆包线的外径检测机构,其包括测径座、测径仪,其中在测径座上固定设有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形成的过线路径沿着上下方向自检测区中穿过,且过线路径与测径仪的光束路径垂直设置;外径检测机构还包括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运动以靠近或远离过线轮的压线座、设置在压线座上且位于两个或更多个过线轮顶部和底部的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本技术一方面能够保持穿过检测区的漆包线处于微张紧、且与检测光束垂直前提下,实施外径检测,大幅度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所形成检测方案不仅适合停机抽检,也可以保持漆包线在运动中进行实时检测,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吴江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