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9894发布日期:2024-04-01 13:4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叉车,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1、叉车车架作为叉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需要承受各总成、货物等重量,且在行驶过程中,车架还要承受十分复杂的动载荷,故其可靠性决定了叉车整车的质量。由于叉车车架的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大多是通过整车进行相关试验,不但试验成本高,所花费的周期也很长。所以在车架组装前需要对其进行抗疲劳试验,主要是单独考核车架的弯曲、扭转及颠簸等疲劳试验。

2、为了模拟整车实际受力情况,需要借用门架来进行组装试验,但在疲劳试验后,门架本身质量存在隐患,无法用于装车或其他试验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有针对车架端倾斜油缸安装位置、门架端倾斜油缸安装位置、桥安装位置来设计三角形状的支撑工装来代替门架进行试验。但由于整车类型众多,尺寸不同,所对应的工装种类多,这种特定结构的工装使用一次基本不会再使用,浪费材料且占用存放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代替门架对叉车车架进行疲劳试验,适应性强,可重复使用,且不占用存放场地。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包括组合式支撑架、桥安装板和门架载荷座;

4、所述组合式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杆组和设在两个支撑杆组之间的第四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组和第四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5、所述支撑杆组是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五支撑杆、第六支撑杆组成,其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五支撑杆的末端与车架连接,第六支撑杆的末端与桥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末端与门架载荷座连接。

6、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杆包括错开设置的上连杆、下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第三连杆上,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下连杆、第三连杆上,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下连杆上;所述第四支撑杆、第五支撑杆和第六支撑杆的首端均与上连杆连接。

7、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的两端分别固设有限位端盖,位于两个限位端盖之间的连杆本体上间隔地套设有限位套。

8、优选的,所述第四支撑杆的末端通过安装杆与门架载荷座连接。

9、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用于套设连杆的轴头;

10、所述第五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固连有用于套设连杆的轴头、另一端固连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轴座。

11、进一步方案,所述桥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连杆孔、驱动桥连接孔,所述安装板本体上固设有用地于与第六支撑杆连接的支撑杆连接柱。

12、进一步方案,所述门架载荷座包括支腿及架设在支腿顶端的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间固设有一对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安装杆连接孔;所述支腿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孔。

13、本试验工装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作为整个组合式支撑架的框架,从而确保了这种结构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起来支撑作用。然后通过限位套对支撑杆进行限位,避免其在连杆上进行轴向移动。同时通过第四支撑杆、第五支撑杆、第六支撑杆分别与门架载荷座、车架、桥安装板连接,使各个支撑杆的位置固定,即分别从三维结构上对组合式支撑架进行了限位,保护了其结构上的稳定。但由于是通过螺栓、卡套等进行连接,零部件之间方便拆卸和更换,实现了整个装置的柔性调节,从而能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叉车的门架代替工装。

14、本试验工装中支撑杆、限位套的长度不同,从而能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成不同的组合式支撑架,用于适应不同的车架类型。

15、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方便更换,从而以柔性组合式支撑架来代替门架进行试验,并可轻松实现各种叉车的门架三角关系的调节,代替门架使用在各种疲劳试验的场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支撑架(100)、桥安装板(200)和门架载荷座(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20)包括错开设置的上连杆(121)、下连杆(122)和第三连杆(123),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121)、第三连杆(123)上,第二支撑杆(1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下连杆(122)、第三连杆(123)上,第三支撑杆(1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121)、下连杆(122)上;所述第四支撑杆(114)、第五支撑杆(115)和第六支撑杆(116)的首端均与上连杆(1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20)包括连杆本体(124),所述连杆本体(124)的两端分别固设有限位端盖(150),位于两个限位端盖(150)之间的连杆本体(124)上间隔地套设有限位套(1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杆(114)的末端通过安装杆(130)与门架载荷座(3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包括杆体(117),所述杆体(117)的两端分别固连有用于套设连杆的轴头(1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安装板(200)包括安装板本体(210),所述安装板本体(210)上分别开设有连杆孔(230)、驱动桥连接孔(240),所述安装板本体(210)上固设有用地于与第六支撑杆(116)连接的支撑杆连接柱(2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载荷座(300)包括支腿(350)及架设在支腿顶端的横板(310),所述横板(310)的中间固设有一对支座(320),所述支座(320)上开设有安装杆连接孔(330);所述支腿(350)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孔(3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车架疲劳试验工装,包括组合式支撑架、桥安装板和门架载荷座;所述组合式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杆组和设在两个支撑杆组之间的第四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组和第四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组是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五支撑杆、第六支撑杆组成,其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五支撑杆的末端与车架连接,第六支撑杆的末端与桥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末端与门架载荷座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可方便更换,从而以柔性组合式支撑架来代替门架进行试验,并可轻松实现各种叉车的门架三角关系的调节,代替门架使用在各种疲劳试验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唐陈阳,刘新,李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