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针织物拉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8627发布日期:2024-04-18 17:4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智能针织物拉密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针织物,具体为智能针织物拉密仪。


背景技术:

1、针织物是由纱线通过针织有规律的运动而形成线圈,线圈和线圈之间互相串套起来而形成的织物。所以,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这也是识别针织物的一个重要标志。织制针织物可使用的原料比较广泛,包括棉、毛、丝、麻、化纤及它们的混纺纱或交并纱等,对针织物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到针织物拉密仪。

2、但由于现有的拉密仪在对针织物进行检测时,需要将针织物的四角夹住,现有的夹具一般通过螺栓,对针织物进行压紧,压紧后,对针织物进行检测的时间,螺栓可能会回退,导致针织物在拉动途中,突然缩回,使得针织物需要重新进行检测,给针织物拉密仪的使用带来不便,对此我们提出了智能针织物拉密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针织物拉密仪,解决了对针织物进行检测时,需要将针织物的四角夹住,现有的夹具一般通过螺栓,对针织物进行压紧,压紧后,对针织物进行检测的时间,螺栓可能会回退,导致针织物在拉动途中,突然缩回,使得针织物需要重新进行检测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左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表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

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螺纹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第一l型板外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l型板外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所述第二l型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滑杆内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齿板,所述支撑弹簧的内侧与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外侧与第二l型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l型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的表面与单向齿板的表面单向啮合,所述夹持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第三支撑板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双向丝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左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

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前侧的第二双向丝杆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连接带。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针织物拉密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智能针织物拉密仪,通过将针织物的四角放在第二支撑板上,此时通过外接控制开关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正转带动螺纹杆正转,使得第三支撑板带动夹持器向下移动,对针织物进行固定,当固定完成后,通过设置的棘轮和单向齿板的单向啮合,使得夹持器无法回退,完成针织物的夹持固定,固定后的针织物,通过控制器对针织物的拉密性进行检测,拉密仪在对针织物进行检测时,需要将针织物的四角夹住,现有的夹具一般通过螺栓,对针织物进行压紧,压紧后,对针织物进行检测的时间,螺栓不会回退,不会导致针织物在拉动途中,突然缩回,便于智能针织物拉密仪的使用。



技术特征:

1.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包括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左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顶部表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板(9),所述调节板(9)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板(405)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06),所述第一l型板(40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夹持器(407),所述夹持器(407)靠近连接板(4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15),所述转杆(415)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棘轮(416),所述棘轮(416)的表面与单向齿板(414)的表面单向啮合,所述夹持器(40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408),所述第一支撑板(409)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18)的表面与第三支撑板(408)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09)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10),所述第一电机(410)的输出端与螺纹杆(418)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0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03),所述第二电机(403)的输出端与第一双向丝杆(40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7),所述第二双向丝杆(7)左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8),所述第三电机(8)的输出端与前侧的第二双向丝杆(7)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轮(5)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连接带(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智能针织物拉密仪,本技术涉及针织物技术领域。该智能针织物拉密仪,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左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表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通过将针织物的四角放在第二支撑板上,此时通过外接控制开关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正转带动螺纹杆正转,使得第三支撑板带动夹持器向下移动,对针织物进行固定,当固定完成后,通过设置的棘轮和单向齿板的单向啮合,使得夹持器无法回退。便于智能针织物拉密仪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润平,孟家光,王阑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帕阑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