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2650发布日期:2024-05-07 19:0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属于红外热像仪校正补偿。


背景技术:

1、在红外热成像仪中,由于红外探测器制造工艺的局限,红外探测器中每个探测元对红外辐射的响应率不同,在像面上会出现鬼影和坏点等现象,影响热像仪的成像质量,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探测器响应率的不均匀性,提高热像仪成像质量,需要本底补偿,进行非均匀性校正,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对热像仪的探测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探测器单元的响应率和均匀性对热像仪系统的成像质量、性能参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通过后期图像处理算法来改进探测单元响应率的一致性,图像处理数据量会急剧增加,不利于实时监控、搜索、或与其他系统的更高等级的图像融合等数据处理。

2、在公告号为cn2029286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由透镜组成,将透镜插入现有红外热像仪探测器光路的第一物镜组件、第二物镜组件之间,并使成像光线在成像焦平面上散焦,形成均匀的补偿本底。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单,在现有红外热像仪探测器正常的成像光路中插入一片透镜,破坏光学成像系统的物像共轭关系,使进入光学系统的能量在成像焦平面上散焦,形成均匀的补偿本底。在光学设计之初,进行分析插入透镜的曲率、位置,仿真插入透镜后成像焦平面上能量均匀分布,简化后期的图像处理算法,使热像仪的各个部分对成像性能的影响更有可控性,往预期的目标进行。

3、然而,上述公开文件的技术方案仅通过一个透镜实现校正补偿,透镜的折射率无法调节,无法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光线校正,人工更换透镜又较为繁琐,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以达到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目的。

2、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包括调控外壳和中心控制片,中心控制片的外边侧通过环形分布的滑条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调控外壳内,所述中心控制片内设置有凸透镜和凹透镜,所述调控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片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内均设置有用于光线校正的校正透镜,且各个校正透镜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述调控外壳内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旋转调节件,通过中心控制片、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组合形成光线的校正补偿结构,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内各个校正透镜的折射率各不相同,使用时可任意调节组合,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折射角度,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境下,更广泛的校正补偿,且通过旋转调节件进行调节,使用时可进行远程控制,无需人工调节。

3、进一步的,所述调控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将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外边侧包裹在内,使得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能够紧贴中心控制片,保持稳定的旋转结构,不会轻易晃动。

4、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开设有调控槽,旋转调节件位于所述调控槽内,调控槽为旋转调节件预留空间,使得旋转调节件能够对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进行旋转控制。

5、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控制片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滑槽,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通过环形凸起安装在定位滑槽内,使得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能够相对中心控制片稳定的旋转。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外边侧均设置有外齿槽,通过外齿槽与旋转调节件连接,用于旋转调节。

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调节件包括微型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微型电机的开启能够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电机固定于所述调控外壳内,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调控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外齿槽啮合连接,使驱动齿轮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调节片或第二调节片转动,进而调节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内各个校正透镜与中心控制片内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对位置,以形成更全面、更大范围的校正补偿需求。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控制片、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组合形成光线的校正补偿结构,使用时可任意调节三者组合,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折射角度,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境下,更广泛的校正补偿,且通过旋转调节件进行调节,使用时可进行远程控制,无需人工调节,结构新颖,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包括调控外壳(1)和中心控制片(2),中心控制片(2)的外边侧通过环形分布的滑条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调控外壳(1)内,所述中心控制片(2)内设置有凸透镜(201)和凹透镜(20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外壳(1)内还设置有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片(2)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内均设置有用于光线校正的校正透镜(401),且各个校正透镜(401)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述调控外壳(1)内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的旋转调节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外壳(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板(101)和后侧板(102),将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的外边侧包裹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01)和后侧板(102)上均开设有调控槽(103),旋转调节件(5)位于所述调控槽(103)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片(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滑槽(203),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第二调节片(4)通过环形凸起安装在定位滑槽(20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片(3)和所述第二调节片(4)的外边侧均设置有外齿槽(4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件(5)包括微型电机(501)和驱动齿轮(502),所述驱动齿轮(502)与所述微型电机(501)的输出轴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501)固定于所述调控外壳(1)内,所述驱动齿轮(502)位于所述调控槽(103)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502)与所述外齿槽(402)啮合连接,使驱动齿轮(502)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调节片(3)或第二调节片(4)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包括调控外壳和中心控制片,中心控制片的外边侧通过环形分布的滑条可旋转的安装在调控外壳内,中心控制片内设置有凸透镜和凹透镜,调控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分别与中心控制片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内均设置有用于光线校正的校正透镜,且各个校正透镜的折射率各不相同,调控外壳内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旋转调节件,调控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将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外边侧包裹在内;该红外热像仪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补偿件结构新颖,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美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