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61495发布日期:2024-05-30 12:1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光缆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探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光缆的检测以及维护方面,通常需要借助到检测设备来实现光缆探测、光缆探伤以及光缆识别等功能,检测设备可应用在工程验收、日常巡检、故障抢修以及存量光缆路由普查方面,由于检测设备的应用范围广,使用场景多,为了便于携带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小型化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光缆检测设备,以减小检测设备的整机体积,使得检测设备小型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缆检测设备,所述光缆检测设备包括壳体、隔板、主控板、激光发射器、散热装置、电池、第一光纤以及第二光纤;其中,

3、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安装腔和第二子安装腔,所述隔板贯穿设置有供第一光纤通过的第一走线孔和供第二光纤通过的第二走线孔;

4、所述主控板、所述激光发射器以及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子安装腔内,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散热装置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激光发射器散热;

5、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子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均设于所述第二子安装腔内且均环绕所述电池设置,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一端均与光缆检测设备的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隔板背对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表面,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以使得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凸设于所述隔板背对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表面的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均通过螺接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或者,

8、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安装柱和多个扣钩,多个所述安装柱和多个所述扣钩均设于所述隔板背对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表面,多个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主控板邻近所述隔板的一侧抵接,多个所述扣钩与所述主控板背对所述隔板的一侧扣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和吸热件;其中,

10、所述风扇和所述吸热件均设于所述主控板背对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吸热件用于吸收所述主控板产生的热量,所述风扇与所述吸热件并排设置或者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吸热件远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

11、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子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用于驱使空气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流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控板背离所述隔板一侧的散热板,所述主控板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激光发射器的避让孔,所述激光发射器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散热板用于对所述激光发射器散热。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固线件和第二固线件,所述第一固线件和所述第二固线件均连接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子安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固线件邻近所述第一走线孔设置,所述第二固线件邻近所述第二走线孔设置,所述第一固线件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固线件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光纤。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柔性防磨件,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设于所述第一走线孔内,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供所述第一光纤穿过;

15、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柔性防磨件,所述第二柔性防磨件设于所述第二走线孔内,所述第二柔性防磨件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供所述第二光纤穿过。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孔壁凹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呈凹型弧面设置;

17、所述穿孔的孔壁凹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柔性防磨件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呈凹型弧面设置。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侧表面凹设有装配槽,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光隔离器,所述光隔离器固设于所述装配槽,所述光隔离器的一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连接,所述光隔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光隔离器用于限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光束反向传输。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框体、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其中,

20、所述框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框体内并分隔所述框体两端的敞口;

21、所述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框体的一端并封盖所述框体一端的敞口,以与所述隔板的一侧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子安装腔;

22、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另一端并封盖所述框体另一端的敞口,以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子安装腔。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光缆检测设备,通过隔板以将壳体的安装腔分隔成第一子安装腔和第二子安装腔,主控板、激光发射器以及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子安装腔内,电池、第一光纤以及第二光纤均安装在第二子安装腔内,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还绕设电池的周缘设置,壳体还设有均连通第一子安装腔和第二子安装腔的第一走线孔以及第二走线孔,第一走线孔供第一光纤穿过,第二走线孔供第二光纤穿过,以便于第一光纤与主控板连接以及第二光纤与激光发射器连接,其中,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还可以供连接电池与主控板的导线穿过,如此设置,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尽可能减小该光缆检测设备的厚度,以有效地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整机变薄,使得该光缆检测设备更具小型化,提升可携带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检测设备包括壳体、隔板、主控板、激光发射器、散热装置、电池、第一光纤以及第二光纤;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隔板背对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表面,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以使得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凸设于所述隔板背对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表面的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均通过螺接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或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和吸热件;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控板背离所述隔板一侧的散热板,所述主控板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激光发射器的避让孔,所述激光发射器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散热板用于对所述激光发射器散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固线件和第二固线件,所述第一固线件和所述第二固线件均连接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子安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固线件邻近所述第一走线孔设置,所述第二固线件邻近所述第二走线孔设置,所述第一固线件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固线件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光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柔性防磨件,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设于所述第一走线孔内,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供所述第一光纤穿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孔壁凹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第一子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柔性防磨件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呈凹型弧面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子安装腔的侧表面凹设有装配槽,所述光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光隔离器,所述光隔离器固设于所述装配槽,所述光隔离器的一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连接,所述光隔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光隔离器用于限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光束反向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框体、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其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光缆检测设备,光缆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有安装腔;隔板,设于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分隔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安装腔和第二子安装腔,隔板贯穿设置有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主控板、激光发射器以及散热装置,均设于第一子安装腔内,激光发射器和散热装置均与主控板电连接,散热装置用于对主控板和激光发射器散热;电池,设于第二子安装腔内;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均设于第二子安装腔内且均环绕电池设置,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一端均与光缆检测设备的连接器连接,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主控板连接,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与激光发射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以减小光缆检测设备的整机体积,使得光缆检测设备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闫佐辉,蔡俊,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