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67178发布日期:2024-08-02 02:3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1、粘度是流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它是流体的一种重要物性参数,常作为评价流体品质的关键指标。粘度测量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心血管疾病分析、食品饮料质量检测、金属颗粒检测中应用广泛。

2、在对液体粘度测量时多采用落球法进行测量,落球粘度计是利用球体在液体中自由下落的速度与该液体的粘度有关的原理制成的一种粘度计。

3、测量时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多组实验进行计算粘滞系数,而现有的粘稠度检测装置大多只能进行单次测试后逐渐升温再做第二次的测试,导致总体需要的时间较多,实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包括:

4、一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驱动轮;

5、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底板;

6、一轴设在所述驱动轮上的第一连杆固定轴;

7、一轴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轴上的连杆;

8、一轴设在所述连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轴;

9、轴设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轴上的驱动臂连杆;

10、安装在所述驱动臂连杆上的一对驱动臂;每一驱动臂滑动配置在一导向轴上,每一导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支撑板支撑在所述底板上;

11、安装在一对驱动臂上的预热系统;

12、安装在一导向轴端部上的光电传感器支架,在所述光电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光电开关;

13、一安装在一根导向轴上的光电挡片,所述光电挡片通过所述连杆带动在所述光电开关之间往复运动,使得光电与mini粘度机器的其他运动进行联动。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轮上开设有一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轴插入所述第一孔内。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臂连杆上开设有一第二孔,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轴插入所述第二孔内。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轴和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轴分别通过轴承轴设在所述连杆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支架呈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所述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轴端部上,所述光电开关安装在所述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上。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mini粘度机器的其他运动包括:转盘运动机构或试杯托举机构。

19、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就可以通过连杆驱动预热系统进行往复运动,并且通过光电与mini粘度机器的其他运动形成联动。本实用新型实现简便,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轮上开设有一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轴插入所述第一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臂连杆上开设有一第二孔,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轴插入所述第二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轴和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轴分别通过轴承轴设在所述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支架呈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所述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轴端部上,所述光电开关安装在所述l型光电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粘度机器的其他运动包括:转盘运动机构或试杯托举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粘度测量的预热系统所使用的连杆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轴设在驱动轮上的第一连杆固定轴;轴设在第一连杆固定轴上的连杆;轴设在连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轴;轴设在第二连杆固定轴上的驱动臂连杆;安装在驱动臂连杆上的一对驱动臂;每一驱动臂滑动配置在一导向轴上;安装在一对驱动臂上的预热系统;安装在一导向轴端部上的光电传感器支架,在光电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一个光电发射器和一个光电接收器;安装在连杆上的光电挡片,光电挡片通过所述连杆带动在光电发射器与光电接收器之间往复运动,使得光电与mini粘度机器的其他运动进行联动。本技术实现简便,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谢卫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