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91189发布日期:2025-03-11 13: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路基沉降监测,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基建的高速发展,道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高填方路基越来越多。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例如沉降问题就是高填方路基施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填方路基一旦发生沉降,就容易导致路面开裂、沉陷等多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行驶质量及使用寿命。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通常是先从底部开始的,而现有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普遍在路基表面布设监测点,存在监测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存在监测不及时、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该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包括:

3、管道网结构,水平铺设在路基的顶部,管道网设置有多个节点;

4、多个柔性管道,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节点处,柔性管道的一端与管道网结构连通,柔性管道的另一端向路基的底部延伸;

5、多个随动结构,一一对应地埋设于多个柔性管道下方的路基内,随动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板件和套筒,随动结构能够跟随对应区域的路基一同沉降,柔性管道的端部插设于套筒内;

6、多个信号发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套筒上;

7、多个信号接收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柔性管道远离管道网结构的端部,与信号接收器相对应区域的路基发生沉降前,信号接收器处于相对应的信号发生器的下方,在与信号接收器相对应区域的路基发生沉降的过程中,信号接收器逐渐靠近相对应的信号发生器以和信号发生器产生通信;以及

8、多条信号线,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信号接收器,信号线依次布设在柔性管道和管道网结构内。

9、可选地,每个套筒上均设置有多个信号发生器,多个信号发生器沿套筒的长度方向依次间距设置,信号接收器能够与不同的信号发生器通信以获得随动结构的沉降深度。

10、可选地,信号发生器设置在套筒内。

11、可选地,套筒远离板件的端口盖设有盖板,盖板设置有供柔性管道通过的避让孔。

12、可选地,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通过光电通信。

13、可选地,信号接收器罩设有保护壳,保护壳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柔性管道的端部,保护壳采用透明材质。

14、可选地,套筒内设置在滑道,信号发生器安装在滑道的壁面上,信号接收器可滑动地安装在滑道上,在信号接收器滑动的过程中,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能够电连接在一起。

15、可选地,信号接收器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信号发生器的金属件,信号接收器罩设有保护壳,保护壳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柔性管道的端部,保护壳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金属件的通孔。

16、可选地,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

17、信号站,设置于路基的表面,所有的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站;以及

18、监控中心,与信号站通信连接以接收信号站的监测数据。

19、可选地,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当监控中心监测到路基发生沉降后,监控中心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20、本申请提供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包括管道网结构、多个柔性管道、多个随动结构、多个信号发生器、多个信号接收器和多条信号线,当部分区域的路基发生沉降后,管道网结构受其他区域的路基的支撑而不会整体发生沉降,连接在管道网结构上的柔性管道不会跟随沉降部分的路基一同沉降,只有随动结构会跟随沉降部分的路基一同沉降,柔性管道的端部插设于套筒内且该端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路基发生沉降后,信号接收器逐渐靠近套筒内的信号发生器以和信号发生器产生通信,进而实现监测路基沉降的功能;与此同时,位置固定的管道网结构和位置可以变化的随动结构之间通过柔性管道连接,随动结构不管竖直沉降还是斜向沉降,柔性管道不会阻碍随动结构跟随路基一同沉降,提高本申请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筒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信号发生器,多个所述信号发生器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依次间距设置,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与不同的所述信号发生器通信以获得所述随动结构的沉降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板件的端口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供所述柔性管道通过的避让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之间通过光电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罩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的端部,所述保护壳采用透明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在滑道,所述信号发生器安装在所述滑道的壁面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道上,在所述信号接收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电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的金属件,所述信号接收器罩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的端部,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金属件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监控中心通信连接,当所述监控中心监测到所述路基发生沉降后,所述监控中心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属于路基沉降监测技术领域,该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包括管道网结构、多个柔性管道、多个随动结构、多个信号发生器、多个信号接收器和多条信号线,管道网结构水平铺设在路基的顶部,柔性管道的一端与管道网结构连通,随动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板件和套筒,柔性管道的端部插设于套筒内,信号发生器设置在套筒上,多个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柔性管道的端部。本申请提供的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管道网结构和柔性管道不会整体发生沉降,柔性管道插设于套筒内且端部设置信号接收器,路基发生沉降后,信号接收器逐渐靠近套筒内的信号发生器以产生通信,进而实现监测路基沉降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博,祝朋飞,黄兴,朱微平,刘云龙,汤宇,张舟,黄建秋,吴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5/3/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