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520发布日期:2025-01-10 19:1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探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探针。


背景技术:

1、以往,作为探针,已知其构造包括:导电性的第1柱塞,其具有中空的筒部;导电性的第2柱塞,其在所述筒部内滑动自如且从所述筒部的开口的端部突出;以及弹簧,其将所述第1柱塞和所述第2柱塞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

2、但是,现有的普通弹簧不具有偏心构造,因此在探针的情况下,即使弹簧被压缩也不易挠曲。因此,不易产生将所述第2柱塞向所述筒部内壁按压的方向的侧压,探针的电阻值即所述第1柱塞与所述第2柱塞间的电阻值不稳定。

3、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探针销,其将与销的弹簧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销底面)加工为圆锥,并将弹簧设置在由销和管的孔构成的空间内。在该情况下,弹簧的特征在于形状,其整体上弯曲,具有直径大致相等的中央部分和与该中央部分邻接、直径逐渐变小且其中心轴相对于中央部分的中心轴斜向偏移的锥形部分。在使用时,若弹簧的两端被销底面的圆锥部和管孔底面压缩,则销由于弹簧的锥形部分而在从管的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承受载荷,因此,销处于倾斜的状态并被按压于管内壁,由此产生与弹簧的轴方向的压缩量对应的侧压。但是,弹簧的构造可能复杂且制造麻烦。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977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如上所述,若是不具有通常的偏心构造的弹簧构造的探针,则无法稳定地产生侧压,探针的电阻值不稳定。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探针销的情况下,很难应用于弹簧构造复杂的情况。

3、本发明是识别出该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以简单的弹簧构造可靠地产生柱塞的内部侧压而实现电阻值稳定化的探针。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可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获知。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探针,包括:

6、导电性的第1柱塞,其具有中空的筒部;

7、导电性的第2柱塞,其在所述筒部内滑动自如且从所述筒部的开口的端部突出;以及

8、弹簧,其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内侧,将所述第1柱塞和所述第2柱塞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

9、所述弹簧具有:疏卷部;第1座圈部,其位于所述疏卷部的一端侧并与所述第1柱塞抵接;以及第2座圈部,其位于所述疏卷部的另一端侧并与所述第2柱塞抵接,所述第1座圈部及所述第2座圈部的直径与所述疏卷部不同,

10、所述第1座圈部及第2座圈部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疏卷部的中心轴向同一方向偏移。

11、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以简单的弹簧构造可靠地产生柱塞的内部侧压而实现电阻值稳定化的探针。



技术特征: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可靠地产生柱塞的内部侧压而实现电阻值的稳定化。包括:具有中空的筒部的第1柱塞;在所述筒部内滑动自如且从其开口的端部突出的第2柱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内侧并将所述第1柱塞和所述第2柱塞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的弹簧,所述第2柱塞具有供所述弹簧的一部分进入的中空部,所述弹簧具有疏卷部、位于所述疏卷部的一端侧并与所述第1柱塞抵接的第1座圈部和位于所述疏卷部的另一端侧并与所述第2柱塞抵接的第2座圈部,所述第1座圈部及所述第2座圈部的直径与所述疏卷部不同,所述第1座圈部及第2座圈部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疏卷部的中心轴向同一方向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林拓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友华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