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55404发布日期:2024-10-25 13:2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空气动力风洞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


背景技术:

1、吹气舵面技术是改善飞机舵面分离特性,提高飞机最大升力系数和舵面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足够的吹气量还可以实现超环量控制的效果。吹气舵面可以利用发动机引出的压缩空气或燃气流,通过舵面前缘的缝隙沿整个翼展向后方以高速喷出,从而起到改善舵面上翼面流动分离或超环量控制的作用。针对带螺旋桨动力的飞机,动力增升技术即螺旋桨的滑流流过机翼,可以加速上翼面气流速度进而增大吸力,同时还会受后缘襟翼的引流偏转使高速气流向下偏折,从而增大升力。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机翼的低速升力,从而降低起降速度,缩短滑跑距离。在风洞中同时模拟两种技术可以有效进行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同时考虑模型洞璧干扰,因此,需要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对飞机研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为了达到在风洞中同时进行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的目的。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包括半模空气桥天平、半模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只安装单侧水平尾翼的垂直尾翼、流量控制单元和螺旋桨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分别与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垂直尾翼固定连接,所述的流量控制单元与半模支撑组件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半模空气桥天平通过半模支撑组件与半模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的滑流电机通过电机托架安装在机翼上的短舱安装座上,螺旋桨通过螺旋桨支撑组件与滑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采用螺旋桨进行同步试验时短舱安装座安装有短舱外罩,无螺旋桨进行同步试验时短舱安装座安装有整流外罩,

3、在机翼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稳压腔和第二稳压腔,在半模尾翼的单侧水平尾翼内部设置有第三稳压腔,外部高压气流管路与半模空气桥天平连接,半模空气桥天平通过转换接头与流量控制单元的进气管连接,半模连接组件内安装有三条通气管道,流量控制单元的高压气体出气口通过三条管道与第一稳压腔、第二稳压腔、第三稳压腔连通;所述的机翼上镶嵌有内通气角片和外通气角片,第一稳压腔通过内通气角片与内襟孔板连通,第二稳压腔通过外通气角片与外襟孔板连通,内襟孔板位于后缘内襟翼与机翼之间缝隙处,内襟孔板向后缘内襟翼外表面喷出高压气流,外襟孔板位于后缘外襟翼与机翼之间缝隙处,外襟孔板向后缘外襟翼喷出高压气流;升降舵通气角片镶嵌于水平尾翼上,第三稳压腔与升降舵通气角片连通,升降舵通气角片的出气孔位于升降舵和水平尾翼之间缝隙处,升降舵通气角片向升降舵外表面喷出高压气流。

4、进一步的,所述的流量控制单元为两组,半模空气桥天平通过转换接头与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流量控制单元进气口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二出气口、第二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出气口通过三条管道分别与第一稳压腔、第二稳压腔、第三稳压腔连通。

5、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验证螺旋桨滑流对全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还能验证襟翼、升降舵等吹气对于全机升力和升降舵效率的影响;内、外襟翼等吹气分开控制,可以提高内、外襟吹气的均匀度和控制精度,有利于提高模拟精准度;利用本发明还能够用于不同拉力系数下的滑流对增升效果的影响试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包括半模空气桥天平、半模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只安装了单侧水平尾翼的垂直尾翼、流量控制单元和螺旋桨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分别与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垂直尾翼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单元为两组,半模空气桥天平通过转换接头与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流量控制单元进气口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二出气口、第二流量控制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出气口通过三条管道分别与第一稳压腔、第二稳压腔、第三稳压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螺旋桨滑流和吹气舵面的风洞试验飞机半模型,属于航空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半模空气桥天平、半模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只安装单侧水平尾翼的垂直尾翼、流量控制单元和螺旋桨支撑组件,半模连接组件分别与半模机身、单侧机翼、垂直尾翼固定连。本发明能够验证螺旋桨滑流对全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还能验证襟翼、升降舵等吹气对于全机升力和升降舵效率的影响;内、外襟翼等吹气分开控制,可以提高内、外襟吹气的均匀度和控制精度,有利于提高模拟精准度;利用本发明还能够用于不同拉力系数下的滑流对增升效果的影响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飞,黄龙太,张彩成,许明轩,曲明,王昆仑,和润生,鞠安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