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5921发布日期:2025-04-11 17:36阅读:6来源:国知局
漏液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漏液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液检测线。


背景技术:

1、在当今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液体在各个领域的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化工行业中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输送,石油工业里原油及成品油的储运,还是食品饮料行业中产品的罐装与输送,液体容器和管道系统的完整性都直接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2、传统的漏液检测装置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检测精度低、响应速度慢、适用范围有限等。例如,一些基于人工巡检的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受限于人力、时间和检测人员的经验水平,难以实现对大规模设备的实时、全面监测。检测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隐蔽部位的漏液情况,或者在漏液发生后的较长时间内才能察觉,这期间漏液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化工原料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火灾爆炸隐患,食品行业中的产品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等。另外,部分基于单一物理原理的检测设备,如单纯依靠压力监测的装置,在面对复杂的管道系统和不同介质的液体时,检测精度大打折扣。因为压力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如管道内流体的正常波动、温度变化对压力的影响等,容易产生误判。而且这些传统检测方法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类型的容器或管道进行检测,通用性较差。一旦设备的材质、形状或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就需要重新调整或更换检测设备,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检测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能够快速精准地触发漏液检测信号。

2、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一支撑组件、一导电组件和一编织组件具有多种材料的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进行选择,满足检测的需求。

3、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所述导电组件分布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表面,保证了所述导电组件的稳定性。

4、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所述导电组件外侧覆盖有所述编织组件并且绞合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表面,有利于增加所述编织组件和所述液体的接触面积,实现全方位检测。

5、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所述编织组件能吸收液体并传递至所述导电组件,使得一第一导电单元和一第二导电单元通过所述液体进行电连接,进而触发漏液检测信号,响应速度快,实现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高灵敏度检测。

6、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一支撑骨架内设置有一内置芯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支撑骨架的支撑强度,保证了所述漏液检测线的耐用性。

7、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可根据被检测对象的不同进行灵活布置,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固定,有利于所述漏液检测线的灵活安装布置,满足不同地方的检测需求,提高了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适用性。

8、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可以通过漏液检测信号变化的位置确定漏液点,方便维修人员快速定位并修复问题,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9、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所述导电组件外侧覆盖有所述编织组件并且绞合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表面,制造方便快捷,简化了制造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10、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包括:

11、一支撑组件;

12、至少一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单元和一第二导电单元,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且适于通过一液体进行电连接;和

13、一编织组件,所述编织组件被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外侧。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漏液检测线进一步包括一外层覆盖组件,所述外层覆盖组件被覆盖于所述支撑组件外侧并包裹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编织组件于内。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编织组件包括一第一编织单元和一第二编织单元,所述第一编织单元被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编织单元被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外侧。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二支撑骨架、二内置芯体和至少二安装区域,所述内置芯体被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内,两个所述支撑骨架相互绞合并于表面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被绞合于所述安装区域并被所述支撑骨架间隔。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二支撑骨架、至少二内置芯体和多个安装区域,所述支撑骨架相互固定并于周侧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单元、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和所述内置芯体被直放于所述安装区域并被所述支撑骨架间隔。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编织组件的材质为玄武岩丝、pps丝、芳纶丝、碳纤维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et丝、涤纶纱、尼龙丝、半导电pe、半导电tpe、半导电pvc、半导电tpu或半导电fep中的一种。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外层覆盖组件的材质为玄武岩丝、pps丝、芳纶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et丝、涤纶纱或尼龙丝中的一种。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骨架的材质为pvdf、fep、etfe、pfa、pp、pe或者低烟无卤中的一种。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内置芯体的材质为钢丝、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单元和所述第二导体单元的材质为镀锡铜、镀锡铜合金、镀镍铜或镀镍铜合金中的一种。

23、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液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漏液检测线进一步包括一外层覆盖组件,所述外层覆盖组件被覆盖于所述支撑组件外侧并包裹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编织组件于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编织组件包括一第一编织单元和一第二编织单元,所述第一编织单元被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编织单元被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二支撑骨架、二内置芯体和至少二安装区域,所述内置芯体被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内,两个所述支撑骨架相互绞合并于表面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被绞合于所述安装区域并被所述支撑骨架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二支撑骨架、至少二内置芯体和多个安装区域,所述支撑骨架相互固定并于周侧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单元、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和所述内置芯体被直放于所述安装区域并被所述支撑骨架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编织组件的材质为玄武岩丝、pps丝、芳纶丝、碳纤维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et丝、涤纶纱、尼龙丝、半导电pe、半导电tpe、半导电pvc、半导电tpu或半导电fep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外层覆盖组件的材质为玄武岩丝、pps丝、芳纶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et丝、涤纶纱或尼龙丝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支撑骨架的材质为pvdf、fep、etfe、pfa、pp、pe或者低烟无卤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内置芯体的材质为钢丝、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漏液检测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单元和所述第二导体单元的材质为镀锡铜、镀锡铜合金、镀镍铜或镀镍铜合金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漏液检测线,所述漏液检测线包括一支撑组件、一导电组件、一编织组件和一外层覆盖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单元和一第二导电单元,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且适于通过一液体进行电连接,所述编织组件被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外侧,所述外层覆盖组件被覆盖于所述支撑组件外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华,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众线缆科技(吉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