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连接结构,尤其涉及插头和插座。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高压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电动车的首要问题,确保电动汽车整车高压连接可靠非常重要。当前常见涉及高压安全方面的手段仅为高压零部件连接可靠性检测,不能真正起到判断准确作用。传统连接器在设计时仅靠高压互锁机构确认连接状态,但无法在连接器松动时进行准确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能够实现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可靠性检测。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座内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插头中的第三极片;
3、所述第一极片连接至电源电压,第二极片连接至参考地;所述第一极片鱼电源电压之间,第二极片与参考地之间,至少有一处连接有电阻;
4、所述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所述第三极片将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导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源电压通过所述电阻连接至所述参考地,以改变第二极片的电压。
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通过电阻r1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二极片通过电阻r2连接至所述参考地。
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断开时,第二极片的电压为0;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导电连接时,所述第二极片的电压为vcc*r2/(r1+r2),其中,vcc为所述电源电压。
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还设置有第一功率负极极片“-”、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
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内对应设置有第二功率负极极片“-”、第二功率正极极片“+”、第二通讯极片“canh”和第二通讯极片“canl”。
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负极极片“-”的高度大于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的高度。
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的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的高度。
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高度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的高度。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率负极极片“-”、第二功率正极极片“+”、第二通讯极片“canh”、第二通讯极片“canl”和第三极片的高度相同。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当插头与插座连接可靠时,插头的第三极片将插座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连接在一起,第二极片上的cn_ad电压等于r1、r2电阻分压,即vcc*r2/(r1+r2);若插头与插座未可靠连接,则此时cn_ad电压为0v;因此可以通过mcu检测cn_ad电压就可以判断插头和插座是否可靠连接。
1.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插座内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插头中的第三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通过电阻r1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二极片通过电阻r2连接至所述参考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断开时,第二极片的电压为0;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导电连接时,所述第二极片的电压为vcc*r2/(r1+r2),其中,vcc为所述电源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设置有第一功率负极极片“-”、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内对应设置有第二功率负极极片“-”、第二功率正极极片“+”、第二通讯极片“canh”和第二通讯极片“can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负极极片“-”的高度大于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的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功率正极极片“+”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高度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一通讯极片“canh”和第一通讯极片“canl”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负极极片“-”、第二功率正极极片“+”、第二通讯极片“canh”、第二通讯极片“canl”和第三极片的高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