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漏水检测仪。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厂商对于整车防水性能检查方法,主要为单人作业。在整车经过淋雨房模拟暴雨喷淋后,之后进行拆卸车辆室内底部部件,再通过手感检查车辆上有无积水,从而判读车辆是否存在漏水,然而由于车身构造复杂以及部品遮挡,部分位置并不便于伸手进去检测,手部无法准确判定漏水积水部位,需要多次来回确认,方能判断漏水情况,操作复杂且繁琐。
2、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漏水检测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查车辆积水复杂且繁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漏水检测仪,包括:
3、主体,内部设置有电路结构;
4、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所述主体连接;
5、探头,设置于所述导向管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电路结构沿所述导向管与所述探头电连接;
6、报警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电路结构电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探头设置有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分别与所述电路结构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遇水使所述电路结构连通。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极和所述正极间隔设置于所述探头正面和侧面。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手柄和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导向管安装于所述导管接头,所述电路结构设置于所述手柄内,并分别与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探头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手柄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结构包括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所述开关、所述探头和所述报警器相互串联,所述开关的按钮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壁面上。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所述探头串联,所述报警灯设置于所述手柄上。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
13、在一实施例中,自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探头方向,所述导管接头的外尺寸呈渐缩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漏水检测仪还包括加固管,所述加固管与所述主体连接且套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外周。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为柔性管。
17、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中,利用车辆漏水检测仪代替人手检查确认车辆内部是否存在漏水,通过液体导电原理进行检测,探头浸水后报警器通电,通过细长的导向管可以将探头伸入到复杂的车身结构内,确认手部检查不到的位置,从感官判断改进为仪器判定,从而能够精准地判断整车检查部位的积水情况,不再需要手感触摸多次来回确认,实现一次判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1.一种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设置有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分别与所述电路结构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遇水使所述电路结构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和所述正极间隔设置于所述探头正面和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手柄和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导向管安装于所述导管接头,所述电路结构设置于所述手柄内,并分别与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探头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手柄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所述开关、所述探头和所述报警器相互串联,所述开关的按钮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壁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所述探头串联,所述报警灯设置于所述手柄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探头方向,所述导管接头的外尺寸呈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漏水检测仪还包括加固管,所述加固管与所述主体连接且套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外周。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漏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为柔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