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5763发布日期:2025-04-08 18:09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检测取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自动进样器属于人机交互作业,并可适配多种不同规格样品瓶,人工操作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2、现有技术缺点:1.针下扎距离完全按照人工设定进行,一旦设定错误即造成损失。

3、2.针与针座密封状态完全按照初始程序设定,如果长期使用产生磨损后将无法密封。

4、3.无法判断设定点位是否存在样品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方的传感器和与所述滑块连接的取样针,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滑块信号连接。

2、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上还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连接的连接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其中,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块滑动方向平行。

5、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适于放置所述取样针,以及所述滑块内开设有通道,其中,所述取样针穿过所述通道,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取样针连通,另一端适于与抽样管导通。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还开设有通孔,以便于所述传感器的排线引出。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方开设有若干定位孔,以便于所述壳体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标准样品瓶由于制作工艺原因,瓶底的高度并不一致,可通过本专利结构来避免由于瓶底高度不一导致的损失。通过传感器来判断取样针是否可以进入到瓶中,是否可以进行取样,避免了由于参数设置错误或操作错误导致的损失。

1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1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检测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样器取样针结构,本装置包括: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方的传感器和与所述滑块连接的取样针,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滑块信号连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标准样品瓶由于制作工艺原因,瓶底的高度并不一致,可通过本专利结构来避免由于瓶底高度不一导致的损失。通过传感器来判断取样针是否可以进入到瓶中,是否可以进行取样,避免了由于参数设置错误或操作错误导致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0
技术公布日:2025/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