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0206发布日期:2025-02-06 17:37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吊顶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吊顶日常检查以目测为主,通过目视检查发现吊顶存在变形、错位、开裂、下垂、平整度超限等病害的位置,这些位置处吊顶易松动、脱落,须利用高梯、脚手架等进行进一步手动触摸检查。现有检测方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检测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以人员目测和使用直尺、塞尺来检测吊顶病害,检测效果会受到员工素质,工作状态、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主观误差较大,并且对于诸如吊顶表面平整度之类的精密细微测量而言,人工检测效率低且易产生漏检。

3、存在高空作业风险:人工检测吊顶病害,部份位置处巡检人员须利用高梯、脚手架等进行触摸检查,存在高空作业风险。

4、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病害检测的装置,但这些装置往往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运输。

5、因此,亟需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调平组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相机,还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所述相机无线连接。

4、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

5、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边缘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锥形限位块,所述锥形限位块与所述支脚相配合。

6、优选地,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球槽,所述球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所述球槽相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四周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限位孔相配合。

7、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平泡。

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调平组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相机,还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所述相机无线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组合安装后通过采集吊顶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病害识别可以有效检测病害,提高了地铁吊顶检测的准确度,避免人工检测中存在的高空作业风险,避免了传统检测中存在的主观误差大、漏检等问题,提升了地铁吊顶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调平组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相机,还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所述相机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边缘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锥形限位块,所述锥形限位块与所述支脚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球槽,所述球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所述球槽相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四周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限位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平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吊顶表面病害采集的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调平组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相机,还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所述相机无线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组合安装后通过采集吊顶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病害识别可以有效检测病害,提高了地铁吊顶检测的准确度,避免人工检测中存在的高空作业风险,避免了传统检测中存在的主观误差大、漏检等问题,提升了地铁吊顶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腾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铁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8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