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式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3629发布日期:2024-10-29 17:1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电磁感应式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磁感应式编码,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编码器。


背景技术:

1、电感式编码器的常规方案是针对绝对值编码器采用平面布局线圈的形式,一般外圈为主码道,内圈为辅码道,主码道决定编码器的分辨率和精度,通过内、外码道计算出绝对位置或角度。

2、图1所示的是一款现有的内外双码道感应线圈设计方案,a为主码道,b为辅码道,这个方案在主、辅码道布线时需要有足够的布局空间,针对一些中空尺寸特别大,特别狭窄的编码器则无从下手,导致如下一些问题:码道幅值低,感应信号强度弱,编码器的精度降低;码道之间的干扰偏大,径向窜动适应性降低。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能够在狭窄的布局空间里尽可能扩大主码道的幅值,使得pcb板的平面利用率达到最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pcb板以及同心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所述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平行设置,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二pcb板以及设置在第二pcb板上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辅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二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辅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三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二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主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单元相对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n个,n等于2的n次方,n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m个,m大于或等于1。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1个。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所述第一励磁线圈的半径大于第二励磁线圈的半径,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同一层,所述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位于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感应线圈与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同一层。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相连且绕线方向相反。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层间距为50~80u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通过将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平行设置,从而可以在pcb板上的狭窄的布局空间里尽可能扩大主感应线圈的幅值,使得pcb板的平面利用率达到最大,提升感应幅值,从而提升编码器的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pcb板以及同心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所述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平行设置,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二pcb板以及设置在第二pcb板上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辅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二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辅感应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的第三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二pcb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主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单元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n个,n等于2的n次方,n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m个,m大于或等于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沿圆周方向设置有1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所述第一励磁线圈的半径大于第二励磁线圈的半径,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同一层,所述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位于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感应线圈与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同一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相连且绕线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层间距为50~80u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编码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PCB板以及同心设置于第一PCB板上的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所述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平行设置,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二PCB板以及设置在第二PCB板上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平行设置。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式编码器,通过将主感应线圈和辅感应线圈平行设置,从而可以在PCB板上的狭窄的布局空间里尽可能扩大主感应线圈的幅值,使得PCB板的平面利用率达到最大,提升感应幅值,从而提升编码器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邓高强,任明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弓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