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99116发布日期:2025-04-11 17:49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路和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高压母线回路中fuse(保险丝)的状态主要是通过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和处理器电路对pack(电池包)电压和fuse负载侧电压进行采集来判断的,其电路实现复杂,实时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母线回路中fuse状态的检测电路实现复杂、实时性差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包括:

3、第一诊断电路、第二诊断电路和第三诊断电路,所述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4、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5、第一隔离电路,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6、第二隔离电路,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8、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之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0、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端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系统开关模块,所述系统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或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系统开关模块包括:

12、第一光耦开关,所述第一光耦开关中: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13、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诊断电路包括:

15、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件和第二分压件,所述第一分压件和所述第二分压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电流方向为所述第一分压件至所述第二分压件;

16、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三分压件和第四分压件,所述第三分压件和所述第四分压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电流方向为所述第三分压件至所述第四分压件,所述第四分压件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分压件的电阻;

17、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诊断电路包括:

19、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包括第五分压件和第六分压件,所述第五分压件和所述第六分压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路的电流方向为所述第五分压件至所述第六分压件;

20、第四分压电路,所述第四分压电路包括第七分压件和第八分压件,所述第七分压件和所述第八分压件串联连接,所述第四分压件的电流方向为所述第七分压件至所述第八分压件,所述第八分压件的电阻大于所述第六分压件的电阻;

21、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八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诊断电路包括:

23、第五分压电路,所述第五分压电路包括第九分压件和第十分压件,所述第九分压件和所述第十分压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五分压件的电流方向为所述第九分压件至所述第十分压件,所述第十分压件的电阻大于所述第八分压件的电阻;

24、第三比较器,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八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十分压件的输入端连接。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

26、第二光耦开关,所述第二光耦开关中: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

28、第三光耦开关,所述第三光耦开关中: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9、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以及:

30、第一安全装置,所述第一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1、第二安全装置,所述第二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2、第三安全装置,所述第三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包括第一诊断电路、第二诊断电路、第三诊断电路、第一三极管、第一隔离电路和第二隔离电路;本申请中,第一诊断电路、第二诊断电路和第三诊断电路分别用于与待测安全装置连接;本申请中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改进结构连接关系,简化电路,提高电路检测的实时性。

3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电路、第一安全装置、第二安全装置和第三安全装置,第一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第二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安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申请中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改进结构连接关系,简化电路,提高电路检测的实时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统开关模块,所述系统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或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系统开关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诊断电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诊断电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诊断电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

10.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以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路和装置,属于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诊断电路、第二诊断电路、第三诊断电路、第一三极管、第一隔离电路和第二隔离电路;第一诊断电路、第二诊断电路和第三诊断电路分别用于与待测安全装置连接,实时获取待测安全装置的检测信息,可有效保证诊断结果的实时性;通过诊断电路对安全装置进行故障诊断,通过诊断电路代替MCU进行数据处理,可有效减少软件负载;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便通过第一诊断电路的诊断结果控制第二诊断电路的供电状态和第三诊断电路的输出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腾雨,何强,马鑫龙,李达,常一鸣,仇惠惠,张建彪,王紫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8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