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17127发布日期:2025-02-14 21:29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线盒,具体为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


背景技术:

1、在家居装修中,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因为装修用的电线是穿过电线管的,而在电线的接头部位(比如线路比较长,或者电线管要转角)就采用接线盒作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这个就是接线盒;

2、传统的接线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线盒内部没有散热装置,当接线盒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作状态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良,则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解决了传统的接线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线盒内部没有散热装置,当接线盒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作状态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良,则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外壳,所述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还包括: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拆卸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防碰撞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两侧;防尘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壁;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可对外壳内部进行冷却,所述拆卸装置可快速将固定板和外壳进行拆卸,所述防碰撞装置可减缓外壳受到的冲击,所述防尘装置可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内部。

3、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底座,插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散热扇,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过滤网,设置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外壁两侧;其中,所述散热扇加快外壳内部的空气流速,所述过滤网可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内部。

4、优选的,所述拆卸装置包括: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相插接;第一弹簧,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限位块的底部相抵紧;其中,按压所述限位块可使第一弹簧受力收缩。

5、优选的,所述防碰撞装置包括:支杆,设置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两侧;第二弹簧,设置两个,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支杆的外壁,且均与所述外壳的外壁相抵紧;防护板,设置两个,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支杆的外壁,且与所述两个第二弹簧的外壁相抵紧;其中,所述防护板受力沿支杆的外壁运动,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进行缓冲作业。

6、优选的,所述防尘装置包括:支座,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扭力弹簧,设置于所述支座的内部;防尘盖,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外壁,且与所述扭力弹簧的外壁相固接;其中,所述防尘盖可通过扭力弹簧沿支座的外壁运动。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通过散热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接线盒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作状态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问题,使用散热装置可将热量释放到接线盒外部,从而避免出现接线盒长时间高负荷运作,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拆卸装置,当线路出现问题时,工人可快速将接线盒进行拆卸,从而减小人工作业强度。

9、通过防碰撞装置,可以减缓接线盒受到的碰撞力量,避免接线盒受力过大,导致外壳受损,从而增加维修设备的成本,通过防尘装置,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接线盒的内部,避免接线盒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内部出现灰尘堆积现象,可能造成电气线路失效,严重则会引发短路和火灾。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内壁设置有外壳(2),所述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装置(5)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6)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外壳,所述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还包括: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拆卸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防碰撞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两侧;防尘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壁。本技术涉及接线盒技术领域,该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通过散热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接线盒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作状态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问题,使用散热装置可将热量释放到接线盒外部,从而避免出现接线盒长时间高负荷运作,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拆卸装置,当线路出现问题时,工人可快速将接线盒进行拆卸,从而减小人工作业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龙,王亚凡,汪睿,赵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6
技术公布日:2025/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