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

文档序号:41295226发布日期:2025-03-17 18: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

本技术涉及空气氮氧化物检测的,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


背景技术:

1、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各种悬浮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其中氮氧化物指的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常见的氮氧化物nox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五氧化氮(n2o5)等,除五氧化氮在常态下呈现为固体之外,其他氮氧化物在常态下均呈现为气态。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其次是来自生产或实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过阳光的紫外线照射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2、空气检测盒能够快速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以便于及时了解空气中污染严重程度,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通过及时识别空气中污染的源头和浓度,可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因此,针对于危害较大的氮氧化物,也可采用相应的氮氧化物检测试剂盒进行快速测试。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氮氧化物检测盒大多仅为一次性使用,并不能重复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其使用成本升高,同时测试后的丢弃物也会造成二次的环境污染。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部件的刺破针将液囊袋戳破,液囊袋内的液体经由氧化液槽和显色液槽底部的滴孔落入试纸条上,显色后通过显色观测口即可判断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而液囊袋可以更换实现重复使用,可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保护环境。以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相互卡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底部安装试纸条,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显色观测口位于所述试纸条上方,所述上壳体内底部连接显色液槽和氧化液槽也位于所述试纸条上方,并在它们内部均放置液囊袋,所述显色液槽和氧化液槽底部设有多个滴孔;所述上壳体侧方开设槽口安装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一端连接刺破针,所述刺破针外侧套设压缩弹簧,所述槽口内设有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刺破针并与所述液囊袋相对应。

4、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底部还连接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显色液槽的内侧,所述导流槽底部也开设多个滴孔。将导流槽设置在显色液槽的内侧,则可将液囊袋放置在导流槽内。在使用时,利用刺破针将导流槽内的液囊袋刺破,液囊袋内的液体随即流入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底部的滴孔流入显色槽内。就可以在刺破针戳破液囊袋时,减缓其内部液体瞬间流出的流速。

5、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底部的滴孔直径小于所述显色液槽底部的滴孔直径。由于导流槽和显色液槽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滴孔,将导流槽底部的滴孔设置为小于显色液槽底部的滴孔,能够进一步降低液囊袋内液体的流速,有效防止突然破裂的液囊袋内液体的飞溅。同时,也为氧化液和显色液滴落试纸条后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6、优选的,所述弹性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且其与所述槽口内侧壁设置的限位块相配合。在弹性本体的外侧向内开设定位槽,上壳体侧方的槽口内侧壁设置向外凸起的限位块,将限位块嵌入定位槽内安装。使用时下压弹性部件的弹性主体,弹性主体在槽口内向前运动,使得限位块也沿定位槽内向前运动,能够对弹性部件的运动范围做一定的限制。即可确保弹性部件不会从槽口内脱出,又可确保弹性部件的刺破针能准确的刺破液囊袋。

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加液观测口和第二加液观测口。在上壳体上还依次开设第一加液观测口和第二加液观测口,第一加液观测口对应于氧化液槽,第二加液观测口对应于显色液槽。通过第一加液观测口和第二加液观测口可观察液囊袋内流出的液体是否完全滴入下方的试纸条上,用以提高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的效率。

8、优选的,所述液囊袋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制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时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单元中含有易水解的酯基,在堆肥等接触特定微生物等条件下,易被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内的酶分解和代谢,最终形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从而避免对于环境的污染。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具有良好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合物,与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聚己内酯等可生物降解塑料相比,其价格相对较低、力学性能优异以及耐热性能好,热变形温度能够接近10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检测精准且检测效率高,能够通过更换液囊袋实现重复使用。通过在下壳体内底部安装试纸条,上壳体上开设显色观测口、第一加液观测口和第二加液观测口并位于试纸条上方。以及将第一加液观测口对应氧化液槽,第二加液观测口对应显色液槽,再在氧化液槽和显色液槽内均放置液囊袋。使用时,利用推动弹性部件以致其刺破针将液囊袋戳破,液囊袋内的氧化液和显色吸收液随即流出,经由氧化液槽和显色液槽底部的滴孔落入试纸条上,显色后最终通过显色观测口即可判断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而在下次使用时,只需打开上壳体和下壳体,取出已经破裂的液囊袋重新更换新的即可。因而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安全环保、快速简便以及检测成本低的特点,还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包括相互卡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底部安装试纸条(9),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显色观测口(11)位于所述试纸条(9)上方,所述上壳体(1)内底部连接显色液槽(6)和氧化液槽(7)也位于所述试纸条(9)上方,并在它们内部均放置液囊袋(8),所述显色液槽(6)和氧化液槽(7)底部设有多个滴孔;所述上壳体(1)侧方开设槽口安装弹性部件(3),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一端连接刺破针(304),所述刺破针(304)外侧套设压缩弹簧(305),所述槽口内设有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刺破针(304)并与所述液囊袋(8)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底部还连接导流槽(10),且所述导流槽(10)位于所述显色液槽(6)的内侧,所述导流槽(10)底部也开设多个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0)底部的滴孔直径小于所述显色液槽(6)底部的滴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302),且其与所述槽口内侧壁设置的限位块(30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第一加液观测口(4)和第二加液观测口(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囊袋(8)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盒,包括相互卡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显色观测口位于下壳体内底部连接的试纸条上方,上壳体内底部连接显色液槽和氧化液槽也位于试纸条上方,并在它们内部均放置液囊袋;上壳体侧方开设槽口安装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弹性本体一端连接刺破针,且刺破针外侧套设压缩弹簧,槽口内设有通孔用于穿过刺破针并与液囊袋相对应。利用推动弹性部件以致其刺破针将液囊袋戳破,液囊袋内的液体流出经由滴孔落入试纸条,通过显色观测口即可判断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且后续使用只需取出已经破裂的液囊袋重新更换新的即可。使用本技术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并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申玥琳,周天翼,史嘉慧,张心怡,陈明浩,万琴,罗舒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40511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