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3345发布日期:2025-01-10 18:39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高架桥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跨越自然障碍的重要交通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架桥一般建设在较高的位置,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因此其结构安全极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风力因素尤为突出;采用bim技术可以构建精确的三维数字模型,包含桥梁的几何、物理和功能信息,为风力监测机构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大风天气下,为了确保高架桥的安全运营,还对风力进行实时监测,在现有技术中会使用扇叶配合传感器来对风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测,由于扇叶在旋转过程中具有惯性,当风力变小时,扇叶自身的惯性会使传感器接收到的传输信号出现误差,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一侧连接有可滑动的测风管,且安装板上方设置有外壳,外壳上方设置有传感器。

2、进一步的,测风管一侧设置有半球形的进风面。

3、进一步的,测风管呈空心结构。

4、进一步的,外壳上方设置有半圆周阵列设置的液管,且液管内设置有配套的监测液,且液管的内壁与传感器相切设置。

5、进一步的,外壳底部还设置有与液管相连接的底延伸管,底延伸管的一侧设置有配套的限位片,且底延伸管与测风管插接设置。

6、进一步的,底延伸管内径与测风管头端的圆片内径相等。

7、进一步的,传感器为液位传感器,且传感器与bim的终端控制设备信号连接。

8、有益效果:安装板顶部设置有与外壳底部焊接的凹槽,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高架桥合适安装的位置,当外壳一侧方向来风时,两组镜像安装的测风管中相对应的的测风管通过会在该风向的风力,使进风面受到风阻力向内,并在底延伸管的内端移动使液管内的监测液上升,并在传感器的检测下将数据传输给bim终端,来达到对不同风向的实时监测。

9、本实用新型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一侧连接有可滑动的测风管(4),且安装板(1)上方设置有外壳(2),外壳(2)上方设置有传感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测风管(4)一侧设置有半球形的进风面(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测风管(4)呈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壳(2)上方设置有半圆周阵列设置的液管(202),且液管(202)内设置有配套的监测液,且液管(202)的内壁与传感器(3)相切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壳(2)底部还设置有与液管(202)相连接的底延伸管(201),底延伸管(201)的一侧设置有配套的限位片(203),且底延伸管(201)与测风管(4)插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延伸管(201)内径与测风管(4)头端的圆片内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3)为液位传感器,且传感器(3)与bim的终端控制设备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架桥风力监测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一侧连接有可滑动的测风管,安装板上方设置有外壳,外壳上方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板顶部设置有与外壳底部焊接的凹槽,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高架桥合适安装的位置,当外壳一侧方向来风时,两组镜像安装的测风管中相对应的的测风管通过会在该风向的风力,使进风面受到风阻力向内,并在底延伸管的内端移动使液管内的监测液上升,并在传感器的检测下将数据传输给BIM终端,来达到对不同风向的实时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彭军,管淳,魏明,程付根,晏农芳,黄友华,熊杰,陈乐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5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