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公路路面平整度量测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公路路面平整度量测尺,涉及深度尺寸的测量,特别适用于公路路面平整度测定。
公路的平整度即是路面纵向的凸凹程度,通常的测量方法是将三米直尺平放于路面上,再用钢卷尺测定直尺底部与路面的空隙,而达到测量的目的,该测量方法使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增大,如弯腰次数多,另外,视差较大,不易判读,测量速度慢等。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根据现有公路路面平整度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量测尺,该量测尺可实现减轻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易判读,测量速度相对增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量测尺由把手及与把手相联的管状体构成,把手中为一空腔,其上端面有块透明体,把手中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齿轮,与大齿轮相配合一齿条,齿条伸入管状体内,在齿条另一端头通过销钉联有触头,触头套在管状体上与销钉位置相对应的管状体两侧有滑槽,触头上置有复位弹簧,与小齿轮同轴上装有刻度轮,刻度轮与前述的透明体位置相对应。
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附图2为附图1管状体侧视图;附图3为附图1A-A剖面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实施例
如附图1、2、3示,本实用新型由把手(1)及与把手相联的管状体(2)构成,把手中为一空隙(3),其上端面有块透明体(4),空隙内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齿轮(5)(6),其中与小齿轮(5)同轴安装有刻度轮(7),刻度轮与前述的透明体位置相对应。与大齿轮(6)相配合一齿条(8),齿条(8)伸入管状体(2)内,在齿条(8)端头通过销钉(9)联有触头(10),触头(10)套装在管状体上,与销钉(9)位置相对应的管状体两侧有滑槽(13),触头上置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顶在导向套(11)内。使用该量测尺只需将三米直尺平放于路面上,在凹处量测尺端头伸入其中,触头卡在直尺的上端面,即可从透明体内看到刻度轮的标志以体现凹处的深度。上述的两半径不同的齿轮,主要体现放大倍数,最好选用12。
权利要求1.一种公路路面平整度量测尺,由把手及与把手相联的管状体构成,把手中为一空腔,其上端面有块透明体,其特征在于把手中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齿轮,与大齿轮相配合一齿条,齿条伸入管状体内,在齿条另一端头通过销钉联有触头,与销钉位置相对应的管状体两侧有滑槽,触头上置有复位弹簧,与小齿轮同轴上装有刻度轮。
专利摘要一种公路路面平整度量测尺,涉及深度尺寸的测量,特别适用于公路路面平整度测定。本实用新型由把手及与把手相联的管状体构成,把手中为一空腔,其上端面有块透明体,把手的空腔内置有两半径不同的齿轮及刻度轮,刻度轮与以上所述的透明体位置相对应,与大齿轮相配合一齿条,齿条伸入管状体内,与齿条相联有一触头,触头的上下移动可通过齿条、齿轮使刻度轮转动,以此显示凹处的深度。使用该量测尺可减少测量人员的弯腰次数,且易判读,测量速度增快。
文档编号G01B5/28GK2125812SQ9222370
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9日
发明者谌玉林, 辛国树, 文振选, 陈耀宗, 孙云卿, 苏丰, 白静, 陈东升 申请人:谌玉林, 辛国树, 文振选, 陈东升, 陈耀宗, 孙云卿, 苏丰, 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