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中药调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电子称量器具。
就申请人所知,对本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有电子秤的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的应用技术等。
本发明的开发目的是避免传统中药调剂方式在称量和等分中造成的误差,规范中药剂量在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提高中药调剂员的工作效率,缩短病人候药时间。
本发明是在电子秤的基础上,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完成中药称量、等分、装袋工序的新型称量工具。由组装在手推平台上的电子秤、中央处理器、显示屏、键盘输入装置、漏斗、自动装药倒药装置组成。电子秤的功能是完成中药称量和递减等分称量;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是完成对剂量、付数等数据的运算,并控制系统内各装置,自动检测各装置运行状况;显示屏的功能是完成数据显示、记录和信号显示。自动装药倒药装置的功能是将准确称量后的药品装入各自药袋,并使各药袋合理布置,使各药袋按付数依次与漏斗相对应。
发明在进入工作状态后,调剂员按医生处方输入该次称量药剂的付数,中央处理器收到信息,发出指令,使自动装药倒药装置中的药袋支持架合理排列,各药袋之间的角度应为360°/付数。
在称取处方中首味中药时,通过键盘输入该味中药的剂量。中央处理器经过运算,将剂量与付数相乘,得出药剂总量,显示屏显示运算公式和总剂量。然后利用电子秤进行称量,显示屏显示称量结果。准确称量后,系统进入等分状态。从总剂量中取出部分剂量置入漏斗。显示屏显示剂量减少引起的数据变化,同时显示所减剂量和所余剂量。当所减剂量与处方剂量相同时,即完成首次等分。中央处理器发出指令,将已等分的药品通过漏斗和倒药装置进入预设在药袋支持架上的药袋。药袋支持架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指令按360°/付数角度旋转,将第二个药袋置于漏斗下,等候第二次等分剂量进入。通过相同程序,将所余剂量等分装袋,待该味中药按付数等分称量完毕后,显示屏显示付数,其余数据归零,进入第二味中药的称量等分过程。至将处方中的中药逐味称量等分完毕后。显示屏所有数据为零,等待下次启动。调剂员取下药袋,交付病人。
在传统的中药调剂工作中,称量药品是接付数与剂量之积称取药剂总量,然后凭经验按付数分成若干分。这个分量过程是完全凭借调剂员个人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操作完成的。致使各份药品之间的重量不一,从而丧失了中医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目前,中药调剂工作所用的戥子仍是杆秤结构,平衡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灵敏度仅为1克。在实际称量中,需要目测戥子的平衡状况,易受主观臆断的干扰,造成较大误差,甚至还有情绪因素及故意少秤造成秤量不准确的情况发生。由于杆秤存在着种种弊端,国家已在有步骤的限制杆秤使用、推广台秤和电子秤。而在医药这个要求精密准确的行业里,戥子作为一种杆秤仍在广泛使用,潜在地造成了医药领域里的交易不公和用药事故的隐患,也阻碍着中医药自身的发展。所以漏汰戥子使用电子秤既是中医学自身发展对剂量精确度的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用药公平的需要,也是中医药走向现代社会,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
本发明在电子秤应用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控制方法,能够准确称量等分各种中药品。每次秤量、等分都在系统监测下由电子秤完成,将秤量、等分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降到最低限度。在设计中,利用中央处理器控制整个系统,将称量、等分、装袋等调剂工作程序在一个手推平台上一次完成。由于本发明可以在调剂员的牵引下移动,避免了调剂员在调剂台与药柜之间的往返运动,从而降低了调剂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的候药时间。本发明的使用,规范了中药在临床上的称量过程,使病人能在对症下药之后取得对量下药。同时更正了“中药是草草根根,多点、少点没啥”的错误思想,有利于中医药以更加严谨、严密、科学的面貌走向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舞台。
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是在专利局的支持下,由申请人自行开发,由国家计量局、卫生部、国家工商局主持推广。或取得各主管部门支持后,由申请人自行推广。
权利要求
请求国家专利局在利用电子秤和自动控制系统组合而成的平台上进行称量、等分、包装约称量器具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保护。本发明的特征是将电子秤和自动控制系统组合在一个手推平台上进行称量、等分、包装程序的自动称量器具。区别与现有技术的特征是集称量、等分、装袋功能于一体,并具有可移动性;在操作过程中,除称量时的加减物品工序外,其余工序实现自动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用电子称量器具。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将电子秤和自动控制系统组合在一个手推平台上,可完成药剂及其他小量物品的称量等分装袋程序,具有可移动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央处理器的设计和制作。
文档编号G01G19/32GK1222673SQ98104508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8日
发明者马骁 申请人:马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