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检测辨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内饰非金属件需要在各种单体混合后通过各种工艺加工得到,仅仅控制各个单体的味道不能直接确认是否影响整体气味,需要将整个零件加热挥发后采集气体来确定整体气味是否满足客户要求,而经过工艺之后某些单体的味道可能会产生变化,不易判定是否有影响,需要通过试验来判定各种物质对气味的贡献度。
[0003]现有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气味试验只限于通过人的主观闻整体的气味来确认零件是否合格,没有分离气体组分的试验方法,也没有同时使用气味鼻进行各种单体检测的试验过程,不能很好的给出哪种组分对气味的贡献值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鉴别方法不能很好的给出哪种组分对气味的贡献值比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
[0005]本发明之方法是:
[0006]I)、将被检测样品密封在气体采样袋中,通过加热后挥发出混合气体,使用采样管采集挥发的混合气体,将气体通过热脱附设备进入到气质联用仪中;
[0007]2)、气体通过气质联用仪设备分离挥发出混合气体的各种组分,通过色谱峰来定性定量各种物质;同时,气体在气质联用仪分离之后通过另一个通道进入到气味鼻中,每通过一个单体物质就可以闻一下此物质的气味,来确认此物质对整体混合气味的贡献度有多大,此时通过的物质使用气质联用仪的色谱峰就可以定性,闻到的气味与气质联用仪的色谱峰能对应起来,能确定该气味是何种物质散发的,且能定量此种物质的质量;不会有闻到的气味不知道是何种物质的弊端。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9]本发明将定性定量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气质联用仪定性定量每个分离出的单体组分,而同时通过气味鼻闻此单体的气味,确认此味道是否人可接受,来确认有影响的单体,进而优化零件的组成成分,及时更换对整体气味贡献值更小的原材料,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的气味改进方向,直接定性哪种单体影响整体气味,通过改进配方降低气味影响,满足客户的需求。
【主权项】
1.一种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该方法是: 1)、将被检测样品密封在气体采样袋中,通过加热后挥发出混合气体,使用采样管采集挥发的混合气体,将气体通过热脱附设备进入到气质联用仪中; 2)、气体通过气质联用仪设备分离挥发出混合气体的各种组分,通过色谱峰来定性定量各种物质;同时,气体在气质联用仪分离之后通过另一个通道进入到气味鼻中,每通过一个单体物质就可以闻一下此物质的气味,来确认此物质对整体混合气味的贡献度有多大,此时通过的物质使用气质联用仪的色谱峰就可以定性,闻到的气味与气质联用仪的色谱峰能对应起来,能确定该气味是何种物质散发的,且能定量此种物质的质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被检测样品密封在气体采样袋中,通过加热后挥发出混合气体,将气体通过热脱附设备进入到气质联用仪中;气体通过气质联用仪设备分离挥发出混合气体的各种组分,通过色谱峰来定性定量各种物质;同时,气体在气质联用仪分离之后通过另一个通道进入到气味鼻中,每通过一个单体物质就可以闻一下此物质的气味,来确认此物质对整体混合气味的贡献度有多大;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的气味改进方向,直接定性哪种单体影响整体气味,通过改进配方降低气味影响,满足客户的需求。
【IPC分类】G01N33-00, G01N30-02
【公开号】CN104807904
【申请号】CN201510217694
【发明人】王玉, 于淼
【申请人】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