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622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冲击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
【背景技术】
[0002]船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冲击载荷的作用,如碰撞、冲击以及自身的反冲击造成的冲击等。为了保护船舶内部重要舱室及人员设备,使其在受到强冲击载荷后仍能维持正常工作,需要考核设备的最大抗冲击强度,利用传统的浮动冲击平台可以考核不同冲击强度下水面船舶的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但此类平台横向与垂向产生的冲击强度相差很大,并不适用于考核潜艇设备。采用潜艇舱段结构在水下进行抗冲击强度校核将不可避免的采用水下定位仪器、水下备用电源及大量电缆仪器等,导致其造价昂贵,建造周期也会很长,目前我国只有适合用于考核水面船舶设备的小型冲击平台,但由于水面船舶的冲击平台在横向冲击强度上的差异达不到可以考核潜艇设备的能力。如果建造潜艇的舱段对其设备进行考核,造价将十分昂贵。为了考核潜艇设备,设计出能在水面考核潜艇设备的浮动冲击平台能大大降低成本。因此设想出一种与传统矩形浮动冲击平台近似的可以于水面考察潜艇仪器的冲击平台既能节约成本,有能达到预计要求。王军的《浮动冲击平台对应实船冲击环境判别分析》一文中所用结构分别为有限元的实船舱段模型与美国的水面船舶浮动冲击平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考核潜艇的浮动冲击来提高其抗冲击能力而提供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冲击平台主体和设置在冲击平台主体外部的四个吊耳,所述冲击平台主体包括水下圆柱形壳体、水上方形壳体、设置在水下圆柱形壳体内底上的测量仪器安装座,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和水上方形壳体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有T型材,且水平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竖直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所述水上方形壳体与防水帷幕连接,所述四个吊耳分别和锚链连接,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岸上工作主机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0006]1.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的两个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调整水舱和第二调整水舱。
[0007]2.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与水下圆柱形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备用浮力平衡压载舱。
[0008]3.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重量减轻孔。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模拟水下冲击作用下的潜艇冲击响应的浮动式冲击平台,冲击平台主体采用单层壳体结构,在内表面均匀设置了 T型材保证刚度,也同时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是根据潜艇的外部圆柱体形状进行设计的,为了能更好的在水面保证稳性与方便潜艇设备的安放将水下圆柱型壳体顶端去平的同时加设水上方向壳体使其浮于水面上,这样既能保证平台结构与潜艇近似,满足潜艇横向垂向冲击环境相近的条件,平台又能提供较大开口使被测试设备方便进入,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两个调整水舱以及备用浮力平衡压载舱,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水面船舶的浮动冲击平台能更加准确的测量出潜艇设备的冲击环境,同时在结构设计上由于设置的调整水舱的强抗冲击能力也更加安全的进行冲击试验分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仿真精度高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多用,很好的节省钢材的用量并能达到很好的模拟潜艇冲击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1]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14]图5是俯视本实用新型时吊耳的位置示意图;
[0015]图6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安装座上测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本实用新型主要依据的原理是:对水面船舶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的冲击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再处理后得到的冲击谱可以得出位于同一考核位置的垂向最大谱速度大于其横向最大谱速度,说明水面船舶在受到冲击时,垂向的冲击响应较横向的冲击响应要更加强烈,因此船舶在承受水下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船舶结构的冲击响应主要为垂向响应。横向响应与纵向响应相对垂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潜艇结构来说,冲击响应与水面船舶不同。因此采用类似潜艇外部结构的平台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平台主体设包括水下圆柱形壳体10和水上方形壳体9,由于设计的浮动冲击平台,因为必然要有水线面以上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等直径圆柱壳上端截去作为水下圆柱形壳体10,并在水下圆柱形壳体10上端设置相应的方向壳体作为水上部分,构成类潜艇舱段来更好的模拟潜艇的冲击环境,吃水线保证在水下圆柱形壳体10和水上方形壳体9中间。而水上方形壳体有大的开口,可以保证测试设备更容易安放,也能保证平台水上部分结构的抗冲击强度。
[0019]实施案例一:结合图1、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冲击平台主体和设置在冲击平台主体外部的四个吊耳7-1、7-2、7-3和7-4,所述冲击平台主体包括水下圆柱形壳体10、水上方形壳体9、设置在水下圆柱形壳体10内底上的测量仪器安装座2,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10和水上方形壳体9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有T型材5,且水平方向的T型材5与T型材5的间距相等,竖直方向的T型材5与T型材5的间距相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仅仅是为了测量设备的抗冲击程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T型材与壳体厚度的选取保证强度足够即可;所述水上方形壳体9与防水帷幕4连接,所述四个吊耳7-1、7-2、7-3和7-4分别和锚链连接,也即本实用新型是在主体平台两侧焊接吊耳,再用锚链固定保证了潜艇冲击平台的稳定与平台上设备的正常运行;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2上设置有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测量仪器8,如图6所示,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按照图中的方式布置,方便测量,所述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岸上工作主机连接,具体的说是在连接好测量仪器并将相应的电线进行整理连接至岸上工作主机(远程计算机终端)收集冲击响应数据。
[0020]实施案例二:基于上述实施案例并结合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水下圆柱形壳,10的两个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调整水舱1-1和第二调整水舱1-2。如图2所示:第一调整水舱1-1和第二调整水舱1-2中也可以设置薄钢板保证强度(图2中的细实线代表薄钢板),在测试潜艇设备时需要添加压载,将浮动冲击平台的吃水线固定在用计算机模拟最佳效果处,吃水较大所带来的多余浮力在两侧的第一调整水舱1-1和第二调整水舱1-2处添加砂石与水,砂石放在下端为了更好的保证稳性。
[0021]实施案例三:基于上述实施案例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与水下圆柱形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备用浮力平衡压载舱3,使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0022]实施案例四:基于上述实施案例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2上设置有重量减轻孔6,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主权项】
1.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平台主体和设置在冲击平台主体外部的四个吊耳,所述冲击平台主体包括水下圆柱形壳体、水上方形壳体、设置在水下圆柱形壳体内底上的测量仪器安装座,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和水上方形壳体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有T型材,且水平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竖直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所述水上方形壳体与防水帷幕连接,所述四个吊耳分别和锚链连接,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岸上工作主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的两个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调整水舱和第二调整水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与水下圆柱形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备用浮力平衡压载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重量减轻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重量减轻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向冲击强化型半潜式浮动冲击平台,包括冲击平台主体和设置在冲击平台主体外部的四个吊耳,所述冲击平台主体包括水下圆柱形壳体、水上方形壳体、设置在水下圆柱形壳体内底上的测量仪器安装座,所述水下圆柱形壳体和水上方形壳体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有T型材,且水平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竖直方向的T型材与T型材的间距相等,所述水上方形壳体与防水帷幕连接,所述四个吊耳分别和锚链连接,所述测量仪器安装座上设置有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电线与岸上工作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多用,很好的节省钢材的用量并能达到很好的模拟潜艇冲击环境的效果。
【IPC分类】G01M7-08
【公开号】CN204495528
【申请号】CN201520139016
【发明人】郭君, 李勃东, 吴卓霏, 姚熊亮, 张阿漫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