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压力室、加压组件、渗透组件及数值采集系统。压力室固定在底座上;压力室的顶部滑动设置有加压上盖;加压组件与加压上盖连接,能对加压上盖施加设定压力。渗透组件包括:溢水管、调节管及多根测压管;压力室上端设置有溢水口,溢水管连接溢水口;调节管连接排水口;压力室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测压孔,多根测压管分别连接多个测压孔。数值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位移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压力变送器及位移传感器连接,以接受压力信息和位移信息。该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能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粗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真实应力状态。
【专利说明】
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传统的固结渗透土工试验装备远不能给沿海工程和海岛工程及水利工程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常规固结试验的成果以能满足一般要求,但传统的固结试验仪不能评价试样的渗透性能。常规渗透试验是在没有轴向加载的条件下完成的,只适用于地表的土样情况,用其模拟深层土(砂)样进行试验,测出的渗透系数与实际不符,由于深层土受地应力作用,土与土之间的孔隙较小,渗流通道小,因此渗层土的渗透系数小。
[0003]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试验中圆筒内径大于试样最大粒径的10倍时,才能很好的消除颗粒的尺寸效应。这些都不能满足涉及粗粒土、钙质砂、珊瑚砂的堆石坝、沿海护坡项目及海岛等工程的要求。由于试样尺寸大,需要的轴向压力大,现有的加压结构很难施加到相应的压力。
[0004]现有技术中的固结渗透联合仪器对大颗粒土(砂)进行试验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效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砂)的真实应力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结渗透联合仪器对大颗粒土进行试验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效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的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固结试验、常规渗透试验、细颗粒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粗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效果。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包括:
[0007]底座,开设有排水口及多条第一凹槽,所述多条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排水口;
[0008]压力室,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力室内部为空腔,顶部滑动设置有加压上盖;所述加压上盖开设有进水口及多条第二凹槽,所述多条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进水口 ;
[0009]加压组件,与所述加压上盖连接,能对所述加压上盖施加设定压力;
[0010]渗透组件,所述渗透组件包括:溢水管、调节管及多根测压管;所述压力室上端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管连接所述溢水口;所述调节管连接所述排水口;所述压力室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测压孔,所述多根测压管分别连接所述多个测压孔;
[0011 ]数值采集系统,所述数值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位移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压上盖对土样施加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压上盖的位移距离;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压力变送器及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
[0012]其中,当进行固结渗透实验时,将所述土样填充在所述空腔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压力室为空心结构的圆筒;
[0014]所述加压上盖为圆板结构,所述加压上盖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5]所述圆筒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圆筒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6]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将所述压力室内部的空腔密封。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圆板的中心位置;
[0018]所述多条第二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19]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圆心位置;
[0020]所述多条第一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0021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组件包括:
[0022]—级杠杆,一端通过第一立柱固定在地面上;
[0023]二级杠杆,通过第二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二级杠杆通过铰接杆连接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
[0024]螺旋连接接头,顶部连接所述一级杠杆,连接点靠近所述第一立柱;所述螺旋连接接头的底部与所述加压上盖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动所述螺旋连接接头使所述加压上盖相对所述压力室滑移;
[0025]加压托盘,吊设在所述二级杠杆的一端;
[0026]配重托盘,吊设在所述二级杠杆的另一端;
[0027]其中,所述二级杠杆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加压托盘和配重托盘之间,靠近所述配重托盘;所述铰接杆与所述二级杠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加压托盘之间,靠近所述第二立柱。
[0028]作为优选,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0029]两块金属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土样与所述底座之间及所述加压上盖与所述土样之间;
[0030]滤网,设置在所述土样与所述底座之间,位于所述金属孔板的上方;
[0031 ]其中,所述金属孔板的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孔径。
[0032]作为优选,所述联合实验装置包括3根所述测压管;
[0033]所述压力室沿竖直方向设置有3个测压孔,所述3个测压孔竖直等间距排布;所述3根测压管分别连接所述3个测压孔。
[0034]作为优选,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0035]供水瓶,固定在所述压力室的上方;
[0036]供水管,一端与所述供水瓶连接,以提供实验用水;
[0037]止水夹,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
[0038]作为优选,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0039]温度测试部件,设置在所述加压上盖上;
[0040]量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计量通过所述土样的渗流水量;
[0041]作为优选,所述加压上盖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铁片,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铁片上;
[0042]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动态测试系统及计算机;所述动态测试系统与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所述计算机连接。
[0043]作为优选,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0044]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包括支撑杆及水平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水平杆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0045]所述调节管吊设在所述水平杆上;
[0046]其中,通过滑动所述水平杆,以改变所述调节管的竖直高度。
[0047]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48]由于采用了保证渗透速度不受阻碍的底座、压力室、加压组件、渗透组件及数值采集系统的联合实验装置,能合理进行应力加载与渗透耦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对深埋的大颗粒土进行准确的模拟测试,为深入研究深埋大颗粒土的渗透、固结耦合作用提供了技术保证与支持,将有力地推动该项研究的深入发展。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结渗透联合仪器对大颗粒土进行试验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效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的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固结试验、常规渗透试验、细颗粒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粗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的结构示图;
[0050]图2为图1中加压组件的结构示图;
[0051]图3为图1中加压上盖的结构示图;
[0052]图4为图1中加压上盖的剖面示图;
[0053]图5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图;
[0054]图6为图1中底座的剖面示图;
[0055]图7为图1中滤网的结构示图。
[0056](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I底座、2滤网、3金属孔板、4压力室、5测压管、6支撑杆、7调节管、8加压上盖、9位移传感器、10温度测试部件、11止水夹、12供水管、13供水瓶、14量杯、15溢水口、16 土样、17密封圈、18螺栓、19 二级杠杆、20螺旋连接接头、21加压托盘、22溢水管、23水平杆、24压力变送器、25动态测试系统、26计算机、27配重托盘、28进水口、2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结渗透联合仪器对大颗粒土进行试验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效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的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底座、压力室、加压组件、渗透组件及数值采集系统构成的联合实验装置,实现了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固结试验、常规渗透试验、细颗粒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粗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效果。
[0058]参见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压力室4、加压组件、渗透组件及数值采集系统。
[0059]压力室4固定在底座I上;底座I开设有排水口29及多条第一凹槽,多条第一凹槽连通排水口 29 ;压力室4内部为空腔,当进行固结渗透实验时,将土样16填充在空腔内。压力室4的顶部滑动设置有加压上盖8;加压上盖8开设有进水口 28及多条第二凹槽,多条第二凹槽连通进水口 28;在底座I上开设第一凹槽,既形成了多条通道,为保证水渗透到底座I时不增加渗透长度,确保能准确计算土样16的密度。
[0060]加压组件与加压上盖8连接,能对加压上盖8施加设定压力。
[0061]渗透组件包括:溢水管22、调节管7及多根测压管5;压力室4上端设置有溢水口 15,溢水管22连接溢水口 15;调节管7连接排水口 29;压力室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测压孔,多根测压管5分别连接多个测压孔。
[0062]数值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24、位移传感器9及控制单元;压力变送器24设置在加压上盖8与金属孔板3之间,用于检测加压上盖8对土样16施加的压力,生成压力信息;位移传感器9用于检测加压上盖8的位移距离,生成位移信息;控制单元与压力变送器24及位移传感器9连接,以接受压力信息和位移信息。
[0063]该联合实验装置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固结试验、常规渗透试验、细颗粒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大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能够对同一土样16进行有侧限条件下的压缩试验、蠕变试验,并能进行模拟退潮时的固结试验。该装置结构简单、原理明确、易于操作、精度高、稳定性好,对安装测试人员要求较低。
[0064]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压力室4为空心结构的圆筒;加压上盖8为圆板结构,加压上盖8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圆筒与底座I通过螺栓18固定连接;底座I对应圆筒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将压力室4内部的空腔密封。
[0065]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和4,进水口28位于圆板的中心位置;多条第二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环形凹槽通过条形凹槽与进水口连通。参见附图5和6,排水口 29位于第二环形槽的圆心位置;多条第一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环形凹槽通过条形凹槽与排水口 29连通。
[0066]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加压组件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19、螺旋连接接头20、加压托盘21及配重托盘27。一级杠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立柱固定在地面上;二级杠杆19通过第二立柱固定在地面上;二级杠杆19通过铰接杆连接一级杠杆的另一端;螺旋连接接头20的顶部连接一级杠杆,连接点靠近第一立柱;螺旋连接接头20的底部与加压上盖8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动螺旋连接接头20使加压上盖8相对压力室4滑移;加压托盘21吊设在二级杠杆19的一端;配重托盘27吊设在二级杠杆19的另一端;加压上盖8与螺旋连接接头20为螺纹连接,可以调整连接高度,以调节加压组件中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19平行。
[0067]其中,二级杠杆19与第二立柱的连接点位于加压托盘21和配重托盘27之间,靠近配重托盘27;铰接杆与二级杠杆19的连接点位于第二立柱与加压托盘21之间,靠近第二立柱。配重托盘27是用于放置配重砝码,以平衡一级杠杆、二级杠杆19、加压托盘21及加压组件的摩擦力,提高加压精度。该加压组件为30倍的二级杠杆结构,该结构大大的节约了空间,且能产生高倍数杠杆,最大可提供7200kg压力,且该加压组件简单易操作。
[0068]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和7,该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两块金属孔板3及滤网2。两块金属孔板3分别设置在土样16与底座I之间及加压上盖8与土样16之间;滤网2设置在土样16与底座I之间,位于金属孔板3的上方,结构参见附图7;其中,金属孔板3的孔径大于滤网2的孔径。
[0069]由于施加的压力大,土样16尺寸大,较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以及考虑节约、方面的原则,所以不能使用透水石,因此考虑设计金属孔板3代替透水石。金属孔板3是防止土样16填充金属底座排水通道,阻碍渗透速度。同时金属孔板3的设置有效的简化试验时试验人员确定试样高度和水渗透高度。有效减小试验误差,确保试验精度。由于所诉圆筒底座I中心处设有开口大及通道多,为保证刚度达到要求设计了滤网2。
[0070]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联合实验装置包括3根测压管5;压力室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3个测压孔,3个测压孔竖直等间距排布;3根测压管5分别连接3个测压孔。
[0071]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供水瓶13、供水管12及止水夹11。供水瓶13固定在压力室4的上方;供水管12的一端与供水瓶13连接,以提供实验用水;止水夹11设置在供水管12上。
[0072]进一步的,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温度测试部件10及量筒14。温度测试部件10设置在加压上盖8上,作为优选,选用温度计。量筒14设置在底座I上,以计量通过土样16的渗流水量。
[0073]进一步的,加压上盖8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铁片,位移传感器9固定在铁片上;加压上盖8上有一个铁片,用于放置位移传感器9,计算出试验固结高度,因为铁片与加压上盖8中心连接,所以位移传感器9检测的数据更为准确。控制单元包括:动态测试系统25及计算机26;动态测试系统25与压力变送器24、位移传感器9及计算机26连接。
[0074]进一步的,该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支架包括支撑杆6及水平杆23;支撑杆6固定在底座I上;水平杆23与支撑杆6滑动连接;调节管7吊设在水平杆23上;其中,通过滑动水平杆23,以改变调节管7的竖直高度。
[0075]下面通过工作原理和实验步骤对本申请提供的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其运行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0076]工作原理:此装置属于常水头渗透系统,依据土中渗透水流呈层流状态时遵循达西定律V = ki,仪器在工作时,土样16受轴向应力,同时保证其有一定水头差的水流通过,记录某一段时间内通过土样16的渗透量。本固结系统是以太沙基单轴固结理论为基础。由于外载荷作用,水和空气从孔隙挤出,土的骨架颗粒间相互挤紧,导致土体压缩变形,在记录渗透量的同时数值采集系统采集压缩变形量。组装仪器时,通过密封圈防止漏水、漏气,通过在金属圆筒涂抹黄油或凡士林等(润滑剂)减小加压上盖8与金属圆筒内壁的摩擦。通过金属孔板3保证渗流通道畅通,并能有效控制试样密度。
[0077]通过加压组件给土样施加轴向荷载,进行饱和大颗粒土固结试验,通过动态测试系统25采集轴向力和试样沉降量;加压组件给土样16施加轴向荷载后,在不同固结程度下,通过供水瓶13提供稳定水头差,再通过量筒14测记各土样16高度的渗流量,完成固结渗透联合试验。
[0078]下面对直径300mm、高度300mm、最大颗粒粒径30mm的土样16进行固结渗透联合实验,实验步骤包括:
[0079]S1、连接加压上盖8与加压组件上的螺旋连接接头20。把底座I和压力室4固定好,检查各管路接头处、底座I与圆筒连接处是否漏水。依次把金属孔板3、滤网2和土工布放入底座I。安装测压管5。
[0080]S2、连接调节管7与供水管12,将底座I管道中、金属孔板3中的气体排出后,关止水夹Ilo
[0081]S3、在压力室4高度250mm以上内壁涂抹黄油或者凡士林,能减少加压上盖8的密封圈17与圆筒内壁的摩擦。
[0082]S4、取代表性砂土作为土样16,并测定其含水率,将土样16分成10-15层装入圆筒,用击实器击实到特定高度,以控制孔隙比。
[0083]S5、每层试样击实完成后,将供水管12上的止水夹11打开,水面高度升至土样16平齐时关止水夹11。依上述步骤逐层装土样16后,再依次放上土工布和金属孔板3。测金属孔板3至圆筒顶的高度,计算土样16高度。
[0084]S6、调节加压上盖8,使其与金属孔板3正好接触,并在配重托盘27上加上配重,用水平尺调节二级杠杆19平行。使加压上盖8与金属孔板3完全接触、金属孔板3与土样16充分接触。
[0085]S7、安装位移传感器9 ο微开止水夹11,直至水从溢水口 15溢出。
[0086]S8、检查各测压管水位是否与溢水口 15水位一致,当测压管5与溢水口 15水位不同时,是因为仪器有集气或漏气的可能,用吸水球调整测压管5水位,直至与溢水口 15水位平齐。
[0087]S9、把调节管7提高到溢水口 15水位以上,然后分离调节管7和供水管12,打开止水夹11,将供水管12放入圆筒中,使水注入圆筒内,据所需加载应力加砝码,在配重托盘27加上砝码,使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19平行,开始采集位移传感器9和压力变送器24数据。施加每一级压力后宜用下列时间顺序测记。时间为68、158、1!11;[11、2111;[11158、4111;[11、6111;[11158、9111;[11、12minl5s、16min、20minl5s、5min、30minl5s、36min、42minl5s、49min、64min、10min、200min、400min、23h、24h 至稳定为止 D
[0088]S10、将调节管降至土样16的上部1/3高度处,形成水位差使水渗入土样16,通过调节管7流出。调节止水夹11,使进入圆筒的水量稍大于溢水口 15排出的水,保持圆筒内水位稳定。当测压管5水位稳定后,记录测压管5水位,并计算各测压管5间的水位差。安规定时间记录渗出水量,并测量进水口 28的水温,取平均值。
[0089]Sll、降低调节管7至土样16的中部和下部1/3处,重复第10步骤,测定渗出水量和水温。
[0090]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91]由于采用了保证渗透速度不受阻碍的底座1、压力室4、加压组件、渗透组件及数值采集系统的联合实验装置,能合理进行应力加载与渗透耦合试验,保证准确测定在应力加载、有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变形(孔隙比)和应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和应力、渗透系数、与时间三者的关系,进而准确计算出大颗粒土的单位沉降量、压缩系数、压缩指数、渗透系数等指标,保证该试验能更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如雨季前后路基、基础的排水和沉降情况,潮汐时近海工程及海岛工程基础排水情况。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结渗透联合仪器对大颗粒土进行试验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效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的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固结试验、常规渗透试验、细颗粒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而且可以进行不同固结程度下粗颗粒土固结渗透联合试验,在实验室内准确模拟不同埋深的大颗粒土真实应力状态的技术效果。
[009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固结渗透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实验装置包括: 底座,开设有排水口及多条第一凹槽,所述多条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排水口 ; 压力室,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力室内部为空腔,顶部滑动设置有加压上盖;所述加压上盖开设有进水口及多条第二凹槽,所述多条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进水口 ; 加压组件,与所述加压上盖连接,能对所述加压上盖施加设定压力; 渗透组件,所述渗透组件包括:溢水管、调节管及多根测压管;所述压力室上端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管连接所述溢水口 ;所述调节管连接所述排水口 ;所述压力室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测压孔,所述多根测压管分别连接所述多个测压孔; 数值采集系统,所述数值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位移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压上盖对土样施加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压上盖的位移距离;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压力变送器及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 其中,当进行固结渗透实验时,将所述土样填充在所述空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室为空心结构的圆筒; 所述加压上盖为圆板结构,所述加压上盖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圆筒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圆筒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将所述压力室内部的空腔密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圆板的中心位置; 所述多条第二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圆心位置; 所述多条第一凹槽包括:多条共圆心的环形凹槽及多条径向布置的条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 一级杠杆,一端通过第一立柱固定在地面上; 二级杠杆,通过第二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二级杠杆通过铰接杆连接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 螺旋连接接头,顶部连接所述一级杠杆,连接点靠近所述第一立柱;所述螺旋连接接头的底部与所述加压上盖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动所述螺旋连接接头使所述加压上盖相对所述压力室滑移; 加压托盘,吊设在所述二级杠杆的一端; 配重托盘,吊设在所述二级杠杆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二级杠杆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加压托盘和配重托盘之间,靠近所述配重托盘;所述铰接杆与所述二级杠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加压托盘之间,靠近所述第二立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两块金属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土样与所述底座之间及所述加压上盖与所述土样之间; 滤网,设置在所述土样与所述底座之间,位于所述金属孔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金属孔板的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孔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实验装置包括3根所述测压管; 所述压力室沿竖直方向设置有3个测压孔,所述3个测压孔竖直等间距排布;所述3根测压管分别连接所述3个测压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供水瓶,固定在所述压力室的上方; 供水管,一端与所述供水瓶连接,以提供实验用水; 止水夹,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温度测试部件,设置在所述加压上盖上; 量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计量通过所述土样的渗流水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上盖的顶部中心设置有铁片,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铁片上;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动态测试系统及计算机;所述动态测试系统与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所述计算机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实验装置还包括: 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包括支撑杆及水平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水平杆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管吊设在所述水平杆上; 其中,通过滑动所述水平杆,以改变所述调节管的竖直高度。
【文档编号】G01N33/24GK205484324SQ20152111283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发明人】何建乔, 魏厚振, 况辉, 孟庆山, 韦昌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