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包括置于仪表防护箱内的不锈钢塑流通池、不锈钢网状过滤器及安装在不锈钢塑流通池中的pH计电极和与pH计电极相连的pH计显示屏。不锈钢塑流通池的进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Ⅰ,其出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Ⅱ;透明尼龙管Ⅰ与不锈钢网状过滤器的底部相连,该不锈钢网状过滤器的顶部设有Φ8不锈钢管;Φ8不锈钢管依次经玻璃转子流量计、截止阀Ⅰ,并穿过仪表防护箱接介质入口;透明尼龙管Ⅱ穿过仪表防护箱经截止阀Ⅱ接介质出口;pH计显示屏设有两线制仪表电缆,该两线制仪表电缆的末端穿过设在仪表防护箱上的穿线孔与主控机相连。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消除了对电极的电磁干扰,可保证能够长期稳定、准确地检测和显示。
【专利说明】
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仪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工厂中尤其在化工企业中用pH计检测循环水、蒸汽凝液、冷冻盐水以及其它液体等的酸碱度时,由于PH计的金属不锈钢塑流通池与工艺管道直接连通,工艺管道常常有不规则电磁干扰,干扰电势一般在几毫伏至几十毫伏。管道电磁干扰通过PH计电极和传感器信号线进入显示仪表,改变电极检测到的正常电位,使正常的电位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显示数值发生变化,失去了仪表显示的准确性。
[0003]目前,在工厂中使用的在线pH计都是其不锈钢塑流通池与工艺管道直接连通,不管是进口产品还是国内产品,都存在这个问题。有几个世界知名品牌的工业在线PH计,虽然在电极引线加装了屏蔽线,抗干扰效果稍好一些,但还是不能彻底消除其干扰。国产电极没有屏蔽引线,没有抗干扰能力,所以,仪表显示数值极不稳定,更谈不上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能够长期稳定、准确地检测和显示的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包括置于仪表防护箱内的不锈钢塑流通池、不锈钢网状过滤器及安装在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中的PH计电极和与所述PH计电极相连的pH计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的进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I,其出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Π;所述透明尼龙管I与所述不锈钢网状过滤器的底部相连,该不锈钢网状过滤器的顶部设有Φ8不锈钢管;所述Φ8不锈钢管依次经玻璃转子流量计、截止阀I,并穿过所述仪表防护箱接介质入口;所述透明尼龙管Π穿过所述仪表防护箱经截止阀Π接介质出口;所述pH计显示屏设有两线制仪表电缆,该两线制仪表电缆的末端穿过设在所述仪表防护箱上的穿线孔与主控机相连。
[0006]所述pH计电极通过传感器信号线与所述pH计显示屏相连。
[0007]所述透明尼龙管I与所述透明尼龙管Π的管径均为8mm,其长度均为20~30cm。
[0008]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的外部为衬塑,其内部为不锈钢管,且该不锈钢管上设有与所述pH计电极相连接的3/4NPT内螺纹。
[0009]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的进口处通过卡套接头与所述透明尼龙管I相连。
[0010]所述Φ8不锈钢管与所述仪表防护箱相接处设有穿板接头。
[0011]所述截止阀I与所述截止阀Π均为Φ 8针型阀。
[0012]所述仪表防护箱设有防爆装置。
[0013]所述不锈钢网状过滤器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均通过固定卡子固定于所述仪表防护箱上。
[0014]所述玻璃转子流量计测量范围为O?500ml/min。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不锈钢网状过滤器,因此,可有效防止管道内的焊渣、铁锈等对PH计电极的磨损和损坏,而且有利于保持探头的清洁,减少对探头的清洗次数。
[0017]2、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玻璃转子流量计,可调节进入不锈钢塑流通池内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减小对探头的冲击。
[0018]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塑流通池与大地绝缘,且与工艺管道绝缘,因此,有效地消除了对电极的电磁干扰,使PH计显示更加稳定准确。
[0019]4、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网状过滤器和不锈钢塑流通池统一安装在仪表保护箱内,既便于保持探头的清洁,又便于伴热和保温。
[0020]5、本实用新型便于加工和制作,安装地点不受限制,适用于不同季节和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3]图中:I一介质入口,2—穿板接头,3—截止阀I,4一Φ8不锈钢管,5—玻璃转子流量计,6—不锈钢网状过滤器,7—透明尼龙管I,8—卡套接头,9一不锈钢塑流通池,10—pH计电极,11一传感器?目号线,12—两线制仪表电缆,13一pH计显不屏,14一仪表防护箱,15—截止阀Π,16—介质出口,17—透明尼龙管Π,18—固定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包括置于仪表防护箱14内的不锈钢塑流通池9、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及安装在不锈钢塑流通池9中的pH计电极10和与pH计电极10相连的pH计显示屏13。
[0025]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进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17,其出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Π 17;透明尼龙管17与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的底部相连,该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的顶部设有Φ8不锈钢管4; Φ8不锈钢管4依次经玻璃转子流量计5、截止阀13,并穿过仪表防护箱14接介质入口I;透明尼龙管Π 17穿过仪表防护箱14经截止阀Π 15接介质出口 16 ;pH计显示屏13设有两线制仪表电缆12,该两线制仪表电缆12的末端穿过设在仪表防护箱14上的穿线孔与主控机相连。
[0026]其中:
[0027]pH计电极10通过传感器信号线11与pH计显示屏13相连。
[0028]透明尼龙管17与透明尼龙管Π 17的管径均为8mm,其长度均为20~30cm。
[0029]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外部为衬塑,其内部为不锈钢管,且该不锈钢管上设有与pH计电极1相连接的3/4NPT内螺纹。
[0030]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进口处通过卡套接头8与透明尼龙管17相连。
[0031]Φ8不锈钢管4与仪表防护箱14相接处设有穿板接头2。
[0032]截止阀13与截止阀Π 15均为Φ 8针型阀,其材质为316不锈钢。
[0033]仪表防护箱14设有防爆装置,其材质为304不锈钢。
[0034]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与不锈钢塑流通池9均通过固定卡子18固定于仪表防护箱14上。
[0035]玻璃转子流量计5测量范围为O?500ml/min。
[0036]工作时,压力在0.6MPa左右、温度在25°C的被测介质首先由介质入口I流入,经穿板接头2、截止阀13截流,流进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过滤后的介质经玻璃转子流量计5调节流量后流入不锈钢塑流通池9,安装在不锈钢塑流通池9中的pH计电极10检测到介质的pH值,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传感器信号线11传输到二次表进行运算处理,然后通过pH计显示屏13显示,而二次表运算后转换成的4?20mA电流信号通过两线制仪表电缆12输出到DCS进行远传显示。与此同时,经检测后的介质样品从不锈钢塑流通池9上部流出,通过透明尼龙管Π 17,经截止阀Π 15进入主管道。
【主权项】
1.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包括置于仪表防护箱(14)内的不锈钢塑流通池(9)、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及安装在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9)中的pH计电极(10)和与所述pH计电极(10)相连的pH计显示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进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1(7),其出口处设有透明尼龙管Π (17);所述透明尼龙管1(7)与所述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的底部相连,该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的顶部设有Φ8不锈钢管(4);所述Φ8不锈钢管(4)依次经玻璃转子流量计(5)、截止阀1(3),并穿过所述仪表防护箱(14)接介质入口(I);所述透明尼龙管Π (17)穿过所述仪表防护箱(14)经截止阀Π (15)接介质出口(16);所述pH计显示屏(13)设有两线制仪表电缆(12),该两线制仪表电缆(12)的末端穿过设在所述仪表防护箱(14)上的穿线孔与主控机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计电极(10)通过传感器信号线(11)与所述PH计显示屏(13)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尼龙管I(7)与所述透明尼龙管Π (17)的管径均为8mm,其长度均为20?3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外部为衬塑,其内部为不锈钢管,且该不锈钢管上设有与所述pH计电极(10)相连接的3/4NPT内螺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9)的进口处通过卡套接头(8)与所述透明尼龙管1(7)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Φ8不锈钢管(4)与所述仪表防护箱(14)相接处设有穿板接头(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I(3)与所述截止阀Π (15)均为Φ8针型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防护箱(14)设有防爆装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网状过滤器(6)与所述不锈钢塑流通池(9)均通过固定卡子(18)固定于所述仪表防护箱(14)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在线pH计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转子流量计(5)测量范围为O?500ml/min。
【文档编号】G01N27/00GK205562450SQ201620354222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李国森, 解成松, 尹东林
【申请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