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716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下设置有PLC(2),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PLC(2)相连的测漏仪(3)和机械手移载机构(4),所述测漏仪(3)与充气头移载机构(7)相连,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7)的接口(71)正对用于放置待检测放气阀(5)的治具(6),所述治具(6)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8)和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4)的机械手(4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良品与不良品自动分类并输送,检测效率高,检测及输送时间短,不易出现人为性的误操作。
【专利说明】
涡轮増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属于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放气阀气密检测都是通过测漏仪来检测,良品与不良品通过打点做记号来分类,良品与不良品通过人工来流转,存在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时间长,易出现人为性的误操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良品与不良品自动分类并输送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不良品箱放满现象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良品输送带空位可检测,避免输送带放满而机械手持续进行抓取现象出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下设置有PLC,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PLC相连的测漏仪和机械手移载机构,所述测漏仪与充气头移载机构相连,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的接口正对用于放置待检测放气阀的治具,所述治具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和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的机械手;所述治具旁边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传输检测合格的所述放气阀的输送机构,所述治具旁边的所述操作台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滑道与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所述放气阀的箱体相连通,所述箱体位于所述操作台下面。
[0006]所述治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心设置有圆柱形的一级空腔,所述一级空腔的下面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一级空腔的直径且与所述一级空腔同心的圆柱形的二级空腔,所述一级空腔和二级空腔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所述壳体侧壁上开有一上下向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一级空腔和二级空腔相连通的缝隙,所述缝隙包括与所述一级空腔相连通的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缝隙和与所述二级空腔相连通的条形缝隙,所述倒梯形缝隙和条形缝隙相连通,所述二级空腔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壳体下表面且与所述条形缝隙相连通的条形凹槽;所述二级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水平度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压紧机构电相连。
[0007]所述条形缝隙和条形凹槽的宽度均与所述放气阀的排气管外径相适应。
[0008]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治具旁边的所述操作台上的第一垂直导轨,所述第一垂直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块下表面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下表面相连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上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末端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放气阀的压头,所述压头沿所述第一水平导轨延伸至所述治具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所述PLC相连。
[0009]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包括与所述放气阀的排气管相连的所述接口,所述接口与第三气缸相连,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PLC相连。
[0010]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的两第二垂直导轨,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顶端连有第二水平导轨,所述第二水平导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板,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上均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垂直向运动的第四气缸,两所述第四气缸之间连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可在所述导向杆上滑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前端面连有水平向运动的第五气缸,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滑板之间伸缩式相连,所述第五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相垂直的第三水平导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下表面连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水平导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运动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机械手;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均与所述PLC相连。
[0011 ] 所述滑道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相连。
[0012]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通过减速机与马达相连,所述减速机上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相连。
[0013]所述操作台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压紧机构、治具、通孔和输送机构。
[0014]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PLC相连的显示装置。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治具上安装有两个接近传感器,当待检测放气阀放入治具中,两个传感器都感测到放气阀放平时,压紧机构开始动作,如果放气阀没有放平,压紧机构不会动作;放平之后由压紧机构压住放气阀,压紧机构由两个气缸及压块构成,压紧机构由第二气缸进行左右位移,第一气缸再进行上下位移压住放气阀,并且压紧机构外部由光闸进行保护,当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位移压住放气阀后,充气头移载机构的第三气缸位移进行测漏检查,检查好之后充气头移载机构位移返回,在测漏仪中设置放气阀的气密范围及充气时间,OK与NG信号分别通过PLC联线将信号传递给机械手的移载位置上,机械手移载机构共分三个位置,I.治具抓取位置,2.用于放置不合格品的箱体位置,3用于放置合格品的输送机构位置。良品直接流入输送机构位置上,不良品直接由机械手移载到箱体位置,机械手松开夹爪,不良品流入箱体中。箱体与滑道相连,滑道与箱体的接口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当第一光电传感品感测到不良品时,机械才可以继续运作,避免箱体放满现象。并且人机介面上会显示良品与不良品个数。本实用新型根据测出来是否合格,机械手进行自动分类抓取,良品自动抓取放入输送机构,由输送机构流入下一个工作站。输送机构由输送带马达及减速机,调速器及第二光电传感器构成,当放气阀放满输送带时,由第二光电传感器根据最后一个空位,由第二光电传感器感测到没有可抓取的位置时,机械手不进行抓取动作,由下一工位工作站人员将放气阀取走,机械手再进行抓取合格品放入输送带,避免输送带放不下、放满后而机械手持续进行抓取现象的出现。
[0016]本实用新型只需上一个工作站人员将待检测放气阀放入治具中,自动移载充气检测,是否合格通过机械手自动分类,分类好的放气阀将由输送带流入下一工位,省掉此工位原有的测漏工序人员。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生产效率及流转分类出错率,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起到机器换人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立体图;
[0021]图4为图3放入放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放入放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左视图或右视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头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头移载机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例仅是说明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此。
[0031 ]如图1?图12所示,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I,所述操作台I下设置有PLC2,所述操作台I上设置有与所述PLC2相连的测漏仪3和机械手移载机构4,所述测漏仪3与充气头移载机构7相连,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7的接口 71正对用于放置待检测放气阀5的治具6,所述治具6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8和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4的机械手412;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传输检测合格的所述放气阀5的输送机构9,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开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通过滑道11与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所述放气阀5的箱体12相连通,所述箱体12位于所述操作台I下面。
[0032]所述治具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中心设置有圆柱形的一级空腔62,所述一级空腔62的下面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一级空腔62的直径且与所述一级空腔62同心的圆柱形的二级空腔63,所述一级空腔62和二级空腔63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壳体61的高度,所述壳体61侧壁上开有一上下向贯穿所述壳体61且与所述一级空腔62和二级空腔63相连通的缝隙64,所述缝隙64包括与所述一级空腔62相连通的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缝隙65和与所述二级空腔63相连通的条形缝隙66,所述倒梯形缝隙65和条形缝隙66相连通,所述二级空腔63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壳体61下表面且与所述条形缝隙66相连通的条形凹槽67;所述二级空腔63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水平度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压紧机构8电相连。
[0033]二级空腔63用于容纳放气阀,条形凹槽67用于容纳排气管13,缝隙64的设置用于将放气阀放入或取出治具6;倒梯形缝隙65的设置便于放气阀的取出;条形缝隙66的设置便于放气阀的取出并将其与充气头移载机构7的接口 71相连。
[0034]所述条形缝隙66和条形凹槽67的宽度均与所述放气阀5的排气管13外径相适应。
[0035]所述压紧机构8包括设置于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的第一垂直导轨81,所述第一垂直导轨8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82,所述第一滑块8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83,所述第一气缸8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平导轨89,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上设置有第二滑块84,所述第二滑块84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85,所述第二滑块84下表面设置有压块86,所述压块86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84下表面相连的第一连接板87,所述第一连接板87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上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87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87的末端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放气阀5的压头88,所述压头88沿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延伸至所述治具6上方;所述第一气缸83和第二气缸85均与所述PLC2相连。
[0036I 压紧机构8的设置,实现了压头88的垂直向运动和水平向运动。
[0037]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7包括与所述放气阀5的排气管13相连的所述接口71,所述接口 71与第三气缸72相连,所述第三气缸72与所述PLC2相连。
[0038]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台I上的两第二垂直导轨41,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41顶端连有第二水平导轨42,所述第二水平导轨4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板43,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41上均设置有第三滑块44,所述第三滑块44上设置有垂直向运动的第四气缸47,两所述第四气缸47之间连有导向杆45,所述导向杆45上设置有可在所述导向杆45上滑动的导向板46,所述导向板46前端面连有水平向运动的第五气缸48,所述导向板46与所述滑板43之间伸缩式相连,所述第五气缸48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42相垂直的第三水平导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设置有第四滑块49,所述第四滑块49下表面连有第二连接板410,所述第二连接板410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410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水平导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410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运动的第六气缸411,所述第六气缸411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机械手412;所述第四气缸47、第五气缸48和第六气缸411均与所述PLC2相连。
[0039]机械手移载机构4的设置,实现了机械手412可沿X轴、Y轴和Z轴进行三维立体式的运动,便于机械手412自如运转至三个位置,8卩1.治具6抓取位置,2.用于放置不合格品的箱体12位置,3用于放置合格品的输送机构9位置。
[0040]所述滑道11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2相连。
[0041 ]所述输送机构9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通过减速机与马达相连,所述减速机上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2相连。
[0042]所述操作台I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压紧机构8、治具6、通孔10和输送机构9。
[0043]所述操作台I上还设置有与所述PLC2相连的显示装置。
[0044]本实用新型通过PLC2联线测漏仪3控制,测漏仪3检测放气阀5是否合格,良品与不良品通过机械手412移载进行分类。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良品与不良品自动分类并输送,检测效率高,检测及输送时间短,不易出现人为性的误操作。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I),所述操作台(I)下设置有PLC(2),所述操作台(I)上设置有与所述PLC(2)相连的测漏仪(3)和机械手移载机构(4),所述测漏仪(3)与充气头移载机构(7)相连,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7)的接口(71)正对用于放置待检测放气阀(5)的治具(6),所述治具(6)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8)和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4)的机械手(412);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传输检测合格的所述放气阀(5)的输送机构(9),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开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通过滑道(11)与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所述放气阀(5)的箱体(12)相连通,所述箱体(12)位于所述操作台(I)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中心设置有圆柱形的一级空腔(62),所述一级空腔(62)的下面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一级空腔(62)的直径且与所述一级空腔(62)同心的圆柱形的二级空腔(63),所述一级空腔(62)和二级空腔(63)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壳体(61)的高度,所述壳体(61)侧壁上开有一上下向贯穿所述壳体(61)且与所述一级空腔(62)和二级空腔(63)相连通的缝隙(64),所述缝隙(64)包括与所述一级空腔(62)相连通的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缝隙(65 )和与所述二级空腔(63 )相连通的条形缝隙(66),所述倒梯形缝隙(65)和条形缝隙(66)相连通,所述二级空腔(63)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壳体(61)下表面且与所述条形缝隙(66)相连通的条形凹槽(67);所述二级空腔(63)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水平度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压紧机构(8 )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缝隙(66)和条形凹槽(67)的宽度均与所述放气阀(5)的排气管(13)外径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8)包括设置于所述治具(6)旁边的所述操作台(I)上的第一垂直导轨(81),所述第一垂直导轨(8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82),所述第一滑块(8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83),所述第一气缸(8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平导轨(89),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上设置有第二滑块(84),所述第二滑块(84)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85),所述第二滑块(84)下表面设置有压块(86),所述压块(86)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84)下表面相连的第一连接板(87),所述第一连接板(87)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上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87)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87)的末端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放气阀(5)的压头(88),所述压头(88)沿所述第一水平导轨(89)延伸至所述治具(6)上方;所述第一气缸(83)和第二气缸(85)均与所述PLC(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7)包括与所述放气阀(5)的排气管(13)相连的所述接口( 71),所述接口(71)与第三气缸(72)相连,所述第三气缸(72)与所述PLC(2)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台(I)上的两第二垂直导轨(41),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41)顶端连有第二水平导轨(42),所述第二水平导轨(4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板(43),两所述第二垂直导轨(41)上均设置有第三滑块(44),所述第三滑块(44)上设置有垂直向运动的第四气缸(47),两所述第四气缸(47)之间连有导向杆(45),所述导向杆(45)上设置有可在所述导向杆(45)上滑动的导向板(46),所述导向板(46)前端面连有水平向运动的第五气缸(48),所述导向板(46)与所述滑板(43)之间伸缩式相连,所述第五气缸(48)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42)相垂直的第三水平导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设置有第四滑块(49),所述第四滑块(49)下表面连有第二连接板(410),所述第二连接板(410)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水平导轨上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410)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水平导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410)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运动的第六气缸(411),所述第六气缸(411)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机械手(412);所述第四气缸(47)、第五气缸(48)和第六气缸(411)均与所述PLC(2)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2)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9)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通过减速机与马达相连,所述减速机上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2)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I)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压紧机构(8)、治具(6)、通孔(10)和输送机构(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I)上还设置有与所述PLC(2)相连的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1M3/02GK205593711SQ201620384333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日
【发明人】曹建
【申请人】昆山浩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