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5665发布日期:2025-02-21 19: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特别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的迅猛发展,手表作为较为普及的可穿戴设备,其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智能手表而言,鉴于其智能化后,其功能在智能通讯、运动检测等领域均有延伸。为了适应更加广泛的使用场景,对于手表的防水性能也在逐渐提高,然而现阶段手表一侧的防水性能的保持主要依靠双面胶固定或点胶固定屏幕或者在侧面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过盈配合防水,并保证其防水性能,另一侧则依靠密封圈配合表盖进行防水,现有对于屏幕侧的防水均存在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手表,旨在提高手表的防水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手表,包括表壳、表盖、显示模组以及覆盖所述显示模组的触摸屏,所述表盖设置于所述表壳的一侧,所述表壳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的侧壁向内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手表包括设置于所述表壳的第一密封圈和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与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所述环形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表壳内且沿所述表壳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密封件的顶面与所述触摸屏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以使所述环形密封件、所述表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触摸屏围成防水空间。

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壳的侧壁形成有排水通道,所述表壳的外壁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空间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手表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排水孔内,用于防止流体自排水孔外进入所述排水通道。

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通道包括多个第一弯曲段和多个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沿所述表壳的径向依次交替排布,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沿所述表壳的轴向间隔设置;靠近所述表壳内壁设置的所述第一弯曲段或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靠近所述表壳外壁设置的所述第一弯曲段或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部和抵接部;

6、所述排水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内螺纹螺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与所述表壳的外壁贴合;

7、或者,所述封堵件为弹性封堵件,所述插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的内径,以使所述插入部能够与所述排水孔过盈配合,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与所述表壳的外壁贴合。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

9、和/或,所述环形密封件注塑于所述表壳。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设置有抵接区域和凸起区域,所述抵接区域环绕所述凸起区域设置,所述凸起区域向远离所述表盖的方向凸起形成有伸出部,所述凸起部围成容纳所述伸出部的通孔。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注塑于所述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伸出部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伸出部设置。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密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弯折部和密封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表壳的内壁,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密封部均与所述表壳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触摸屏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所述弯折部向所述表壳的内部弯折,且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表壳的一侧与所述显示模组的侧壁抵接。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表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所述第三密封圈沿所述表壳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密封圈远离所述触摸屏的一侧与所述表盖抵接。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表还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的内壁,所述表盖包括盖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盖本体一侧插入段,所述盖本体朝向所述触摸屏的一侧与所述表壳远离所述触摸屏的一侧抵接,所述插入段伸入所述表壳内,且所述插入段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密封圈抵接,所述第四密封圈环绕所述插入段设置。

1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密封圈的一侧与凸起部抵接,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与触摸屏抵接,从而提升了手表的防水性能;通过增设环形密封件与表壳内壁、第一密封圈和触摸屏围成防水空间,使得即使有水通过第一密封圈,通过的水也会被封闭在防水空间内不会流向显示模组所在的空腔,进一步提升了手表的防水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表,包括表壳、表盖、显示模组以及覆盖所述显示模组的触摸屏,所述表盖设置于所述表壳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的侧壁向内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手表包括设置于所述表壳的第一密封圈和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与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所述环形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表壳内且沿所述表壳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密封件的顶面与所述触摸屏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以使所述环形密封件、所述表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触摸屏围成防水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的侧壁形成有排水通道,所述表壳的外壁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空间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手表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排水孔内,用于防止流体自排水孔外进入所述排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包括多个第一弯曲段和多个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沿所述表壳的径向依次交替排布,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沿所述表壳的轴向间隔设置;靠近所述表壳内壁设置的所述第一弯曲段或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靠近所述表壳外壁设置的所述第一弯曲段或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部和抵接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表盖的一侧设置有抵接区域和凸起区域,所述抵接区域环绕所述凸起区域设置,所述凸起区域向远离所述表盖的方向凸起形成有伸出部,所述凸起部围成容纳所述伸出部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注塑于所述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伸出部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伸出部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弯折部和密封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表壳的内壁,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密封部均与所述表壳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触摸屏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抵接,所述弯折部向所述表壳的内部弯折,且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表壳的一侧与所述显示模组的侧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朝向所述表盖的一侧,所述第三密封圈沿所述表壳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密封圈远离所述触摸屏的一侧与所述表盖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还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注塑于所述表壳的内壁,所述表盖包括盖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盖本体一侧插入段,所述盖本体朝向所述触摸屏的一侧与所述表壳远离所述触摸屏的一侧抵接,所述插入段伸入所述表壳内,且所述插入段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密封圈抵接,所述第四密封圈环绕所述插入段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表,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其中,手表包括表壳、表盖、显示模组以及覆盖显示模组的触摸屏,表盖设置于表壳的一侧,表壳远离表盖的一侧的侧壁向内凸起形成凸起部,手表包括设置于表壳的第一密封圈和环形密封件,第一密封圈位于凸起部朝向表盖的一侧,第一密封圈朝向表盖的一侧与触摸屏远离表盖的一侧抵接,环形密封件设置于表壳内且沿表壳的周向延伸,环形密封件的顶面与触摸屏朝向表盖的一侧抵接,以使环形密封件、表壳、第一密封圈和触摸屏围成防水空间。通过增设第一密封圈和环形密封件,有效提升了手表的防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谭树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