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一种石英闹钟,使之能在24小时范围内定闹,每昼夜闹一次,有4档闹声可选,并自动起闹自动关闭的石英闹钟。
目前,市售的石英闹钟定闹范围均在12小时以内,连续超过12小时不能定闹;又因以12小时为循环周期,所以一天要闹两次,给用户带来麻烦。而且现有的电闹延续时间很长,大约要响半小时。一旦主人不在,无人止闹,它便一直响到半小时左右才停止,浪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定闹范围为24小时的石英闹钟,即每昼夜闹一次,每次闹延时间为15至20秒,自动停止。次日再按原定时间自动重复起闹。闹声音响有四档可任意选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石英钟字盘的一旁设置一个标志白天和黑夜的24小时定闹盘。定闹盘的直径与石英钟字盘相同。定闹盘上有定闹针指示定闹时间,定闹盘与定闹针两者弹性摩擦同步旋转。其旋转动力来自于石英钟机芯。即在石英钟机芯的拨针轴上安装一齿轮这样无须改变机芯结构,便可将动力引出。经过齿轮减速,驱动定闹盘和定闹针旋转,其转速为时针转两圈,则定闹盘和定闹针转一圈。在定闹针轴上安装一起闹凸轮,拨动反弹式触点簧片,触发电子音乐集成电路起闹,经过15至20秒闹毕,自动断电。次日再按原定时间重复起闹。闹时音响分四档,有摹拟公鸡啼和民间乐曲等音响,任意选用。定闹时,旋动定闹旋钮,将定闹针指到所需要的刻度上。定闹盘和定闹针随着石英钟指针运行也同时转动,但所指示的定闹时间不变。这种定闹和起闹的方法,与一般市售机械闹钟和电子闹钟迥然不同。定闹盘和定闹针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旋转,从而带动起闹凸轮,拨动反弹式触点簧片,触发音乐电路起闹。定闹原理是把起闹凸轮的尖端旋离反弹式触点簧片,使之超前或滞后一个角度,从而达到延时起闹的目的。如果因装配误差,使定闹盘和定闹针指示的起闹时间与时针不一致,则把定闹盘用手强行旋到与定闹针指示的刻度和时针一致即可。一次性调准,长期使用,如须止闹和长期关闭电闹,则推动闹钟顶部的按钮,电闹停电,此时石英钟只运针不闹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揭去后盖的背视图。
图3是图2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电路示意图。
参照图1,右面为石英闹钟字盘及时、分、秒针。左面为24小时定闹盘和定闹针。定闹盘和钟字盘直径相同,并列排列,中间的小圆圈(1)为闹声电源“通”“断”的红、绿色标显示处。上方按钮(2)为电闹电源开关。
参照图2图3。石英钟机芯(3)的拨针轮轴(5)上,压装一个带拨针旋钮(6)的齿轮(4)与其它齿轮(7)(8)(9)(10)啮合,减速后驱动定闹盘(11)和定闹针(12),每24小时转一周。齿轮(10)的管状端部有弹性槽(13)和防脱钩(14),与定闹盘(11)压装后紧紧卡住,但尚能转动,便于调整。定闹针(12)与定闹针轴(15)注塑在一起,它们与定闹盘齿轮(10),借弹簧(17)的压力和起闹凸轮(18),销子(19),弹性连接在一起同步旋转,使起闹凸轮(18)拨动反弹式触点簧片(16),触发音乐集成电路(20)(见图5)。通过扬声器(21)发出闹声,闹毕自动断电。四档选择开关(22),(见图2)用以选择电闹乐曲。闹钟顶部按钮(2)为闹声电源开关。图中位置为通电状态。闹声电源与扬声器安装在底座内。闹电源3V与走时电源1.5V由两组电池供电。
权利要求1.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是由石英钟机芯(3),24小时定闹盘(11)、定闹针(12)、起闹凸轮(18)、反弹式触点簧(16)、四档电闹声选择开关(22)以及音乐集成电路(20)扬声器(21)和塑料钟壳等组成,其特征是24小时定闹盘(11)是转动的,它和石英钟字盘并列排列,两个盘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其特征是24小时定闹盘(11)和定闹针(12)两者借弹簧(17)摩擦传动,同步旋转由石英钟机芯(3)通过齿轮(4)(7)(8)(9)(10)减速后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小时定闹盘,其特征是24小时定闹盘(11)压装在齿轮(10)的管上,借管端上的弹性槽(13)和防脱钩(14)来实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其特征是定闹针轴(15)上安装起闹凸轮(18),借销子(19)固定在定闹针轴上,拨动反弹式触点簧(16),实现触发音乐集成电路(20)起闹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其特征是电闹声中有公鸡啼和民间乐曲,用四档开关(22)控制选用。
专利摘要24小时定闹石英闹钟,定闹范围24小时,每昼夜闹一次,每次闹15至20秒,自动停止,次日再按原定时间自动起闹。有四挡开关控制四种闹声,如公鸡啼、民间曲乐等音响,任意选择。
文档编号G04C21/28GK2049792SQ8920327
公开日1989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1日
发明者刘阳彬, 冷洪礼, 丛学梓, 刘建, 刘维 申请人:刘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