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控时汽车启动机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指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启动机的工作 时间及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在我国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属于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汽车启动机作为汽车的一个传统部件,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 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汽车启动机制造技术基础薄弱,很 难制造出非常精良与可靠的汽车启动机。具可靠统计某些启动机厂家的返
厂率高达40%,这其中还不包括经销商与消费者手中损坏的。因此也给制 造厂家和经销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消费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同 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和具体分析,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因为车辆自身存在的问题所致,其次 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造成的,最后就是启动机的问题。其中启动机的问题 占据主要位置,而启动机的问题主要又表现在线路和线圈烧毁所造成的。 其中包括启动机的定转子线圈、开关线圈、继电器线圈及各种电路被烧毁。 因此也造成机械部分的大量间接损失和浪费。以上诸多问题至今尚未得到 有效的解决,也是长期以来各制造厂家倍感头疼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企 业的发展,困扰所有企业的经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汽车启动 机起动时间过长与启动频次过多的自动控时汽车启动机继电器,其烧毁机 率大大降低,可及时査明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使启动机得到及时 的维护、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自动控时汽车启动机继电器,包括连接汽车启动机工作电源的电磁开 关,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电磁开关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该自 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连接电磁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编制的固定 程序,实现电磁开关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进而自动控制启动机的工作时 间以及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启动机不会过度或急剧升温而烧毁相 关部件,及时查明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使启动机得到及时的维护、 维修。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时启动机继电器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启动机使用标 准,根据启动机的工作原理设计而成。如图l所示其包括连接起动电源 3的电磁开关l,及一自动控制电磁开关1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集成电 子模块2,该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2连接电磁开关1。 通过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2编制的固定程序,实现自动控制汽车启动机 的工作时间以及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第一次是设定自动控制启动机的工 作时间。当第一次自动控时结束后,第二次设定的是自动控制再次启动的 间隔时间,以确保启动机不会过度或急剧升温而烧毁相关部件。其中两次 控时之间是连续不间断的进行。该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2用于自动控制 电磁开关1的工作及闭合时间,进而自动控制启动机的工作时间以及再次 启动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启动机不会过度或急剧升温而烧毁相关部件。
本实用新型自动控时启动机继电器主要优势和特点表现以下几个方
面
① 通过自动控制,可以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启动机工 作原理的要求进行操作。因此就非常容易的断定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 因。
② 因为启动机可以实现在控制的状态下工作,当启动机损坏时可以较为容 易地划分责任,能够明确地区分是启动机的问题还是车辆问题,或是司机 操作不当所致。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如果启动机出现问题则毫无疑问的就是 厂家的责任,否则就是客户或操作者的责任。
(D汽车启动机在工作时的瞬间电流很大,如果启动时间过长或过频, 都会造成线路或线圈烧毁。通过自动控时,可以控制启动时间和启动间隔
时间,因而大大地降低了启动机线路或线圈的烧毁机率,也就极大地减少 启动机损坏数量。
④通过自动控时,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便于得到有效地解决,使启 动机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以减少不必要的各类损失。
权利要求1.自动控时汽车启动机继电器,包括连接汽车启动机工作电源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电磁开关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该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连接电磁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控时汽车启动机继电器,包括连接汽车启动机工作电源的电磁开关,及一自动控制电磁开关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该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连接电磁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控时集成电子模块编制的固定程序,实现电磁开关闭合时间的自动控时,进而自动控制启动机的工作时间以及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启动机不会过度升温而烧毁相关部件,及时查明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使启动机得到及时的维护、维修。
文档编号G05B19/04GK201196934SQ20082010164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怀君 申请人:张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