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包括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机器人IO接口模块、第一中间继电器以及第二中间继电器,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之间通过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从而进行信号传递。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传递信号,实现两者之间的兼容通信连接,进而实现两者的相互通信控制,这样就能够使自动化生产线具有更加好的柔性,并且提高自动化的利用率以及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加工领域中。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目前的金属切削加工领域,我国现阶段在产品数量较大的同类产品连续流水作业生产线中,自动化生产线仍是由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组合机床、送料机构等自动化设备组成,由此可得,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差而且工作效率低。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究出一种由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送料机构等设备构成的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但是,由于这一柔性制造单元中的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无法实现兼容通信连接,因此,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仍然较差,工作效率和自动化利用率仍然较低,而且无法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实现兼容通信连接的对接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包括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机器人IO接口模块、第一中间继电器以及第二中间继电器,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
[0005]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均为DC24V中间继电器。
[0007]进一步,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为OV的电源端口。
[0008]进一步,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为海德曼数控机床的IO接口模块,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为数控RB08搬运工业机器人的IO接口模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之间设置中间继电器,能够使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传递信号,实现两者之间的兼容通信连接,进而实现两者的相互通信控制,这样就能够使自动化生产线具有更加好的柔性,并且提高自动化的利用率以及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的原理结构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的具体实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由图1所示,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包括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机器人IO接口模块、第一中间继电器以及第二中间继电器,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之间是通过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从而进行信号传递,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联机通信连接。
[0014]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机器人IO接口模块、第一中间继电器以及第二中间继电器,四者之间具体的连接关系如下:
[0015]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
[0016]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连接。
[0017]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均为DC24V中间继电器,即直流电压24V的中间继电器。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为OV的电源端口。
[0019]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为海德曼数控机床的IO接口模块,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为数控RB08搬运工业机器人的IO接口模块。
[002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0021 ] 由图2所示,第一中间继电器I和第二中间继电器5均包括线圈和触点,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7包括正24V的电源端口、输入端口、OV的电源端口以及输出端口,而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3中包括输出端口模块2、电源端口模块4以及输入端口模块6,所述电源端口模块4中的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
[0022]所述输出端口模块2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I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端口模块4中的正24V的电源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I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第一中间继电器I中的第一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7中的正24V的电源端口连接,第一中间继电器I中的第二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7中的输入端口连接;
[0023]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7中的OV的电源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5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7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5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第二中间继电器5中的第一触点与输入端口模块6中的输入端端口连接,第二中间继电器5中的第二触点与电源端口模块4中的正24V的电源端口连接。
[0024]由上述可得,通过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之间设置有中间继电器,能够使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传递信号,实现两者之间的联机通信连接,这样就能够使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实现相互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人工操作,使自动化生产线具有更好的柔性,提高自动化的利用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0025]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电路设计原理,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间能够实现的联机通信控制功能包括有:数控机床将机床准备完成的信号发送给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将控制数控机床循环启动的信号发送给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将控制数控机床卡盘加紧和松开的信号发送给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将控制数控机床的自动门开、关以及门开到位、门关到位的信号发送给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将控制工业机器人手爪抓紧、松开以及手爪抓紧到位、松开到位的信号发送给工业机器人。
[0026]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机器人IO接口模块、第一中间继电器以及第二中间继电器,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输出端口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线圈的正极连接,而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一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中的第二触点与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均为DC24V中间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中的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一电源端口为正24V的电源端口,而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中的第二电源端口为OV的电源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对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IO接口模块为海德曼数控机床的IO接口模块,所述机器人IO接口模块为数控RB08搬运工业机器人的IO接口模块。
【文档编号】G05B19/414GK203465566SQ20132054814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程智勇, 李晓娟, 程玉婧, 陈华龙 申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