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435发布日期:2020-09-29 09:2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仓储物流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无人化这个概念也逐步运用到了仓储物流行业,无人分拣机器人、无人叉车等一系列智能装备投入到实际运用中。自动引导车(agv)作为一种移动机器人,在取代人工和长距离传输设备,进行材料转移的工作上有较大优势。工作原理可以是轨道、激光、惯性或gps等导向定位手段,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控制的基于轮子的负载载体进行材料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包括驱动轮组设置在车体的两侧,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电机、电池、控制主板、传感器,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组和电池连接,控制主板和传感器以及驱动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承载面上设有若干安插孔,车体的四角设有连接缺口,连接缺口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安插孔上连接有支撑枕。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枕上设有垫片,支撑枕下方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安插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插孔四周设有第一销孔,第一销孔倾斜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通过插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的一端设有拉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一对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分别与不同车体上的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通过沉头螺钉与支撑枕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支撑枕,使引导车车体的承载面上留有间隙,方便叉车和机械收对引导车上的材料进取放的操作。

2)支撑枕能够在车体上横向或纵向设置,满足不同厂区或仓库的使用条件。

3)通过连接件对多个引导车进行并联或串联,能够用于大型工件或材料的临时转运,拓展了引导车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支撑枕横向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支撑枕纵向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该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包括驱动轮组2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车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电池、控制主板、传感器,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组2和电池连接,控制主板和传感器以及驱动电机连接。传感器为激光扫描器,激光扫描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同时采集由反射板反射的激光束,激光扫描器将收集到的反射激光束的位置和方向信息传输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通过连续的三角几何运算来确定自动引导车当前的位置和方向,进一步控制驱动轮组2的转动,实现自动引导车的导航。自动引导车,即agv的激光引导,作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申请文件中不再赘述。



本技术:
中,车体1的承载面上设有若干安插孔4,车体1的四角设有连接缺口3,连接缺口3上设有连接孔301;安插孔4上连接有支撑枕5。连接缺口3为矩形开口,连接孔301竖直设置在连接缺口3的水平面上。

安插孔4在车体1的承载面上矩阵分布,如图7和图8所示,能够通过安插孔4横向或纵向连接支撑枕5,方面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配合叉车或机械臂,减少自动引导车,以及叉车或机械臂的转向动作,提升生产和工作中直线运动的占比,是转运工作更直接和线性,提升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述,支撑枕5上设有垫片502,垫片502通过沉头螺钉501与支撑枕5连接。垫片502作为材料和物品的承重面,长期使用面临较大的磨损,卸下沉头螺钉501方便完成对垫片502的替换。支撑枕5下方设有连接柱503,连接柱503与安插孔4连接,保证支撑枕5位置的相对固定。

安插孔4四周设有第一销孔401,第一销孔401倾斜设置在车体1上,连接柱503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销孔401对应的第二销孔504,第一销孔401和第二销孔504通过插销402连接。在将支撑枕5安装在车体1上后,在第一销孔401上插入插销402,倾斜的第一销孔401通过插销与第二销孔504连接,避免连接柱503从安插孔4中意外拔出,保证支撑枕5的稳定使用。

插销402的一端设有拉环,方便在拆卸支撑枕5的时候卸下插销。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还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上设有一对连接销601,连接销601分别与不同车体1上的连接孔301连接。如图9所示,通过连接件6将多个车体合并在一起实现一个更大的承载面,进行临时的大型工件的运输。此时需要对自动引导车的传感器进行关闭,转为人为遥控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包括:车体(1)和驱动轮组(2),所述驱动轮组(2)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车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电池、控制主板、传感器,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组(2)和电池连接,控制主板和传感器以及驱动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承载面上设有若干安插孔(4),车体(1)的四角设有连接缺口(3),连接缺口(3)上设有连接孔(301);所述安插孔(4)上连接有支撑枕(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枕(5)上设有垫片(502),支撑枕(5)下方设有连接柱(503),所述连接柱(503)与安插孔(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插孔(4)四周设有第一销孔(401),第一销孔(401)倾斜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连接柱(503)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销孔(401)对应的第二销孔(504),所述第一销孔(401)和第二销孔(504)通过插销(4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02)的一端设有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上设有一对连接销(601),所述连接销(601)分别与不同车体(1)上的连接孔(3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02)通过沉头螺钉(501)与支撑枕(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载式自动引导车,其包括驱动轮组设置在车体的两侧,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电机、电池、控制主板、传感器,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组和电池连接,控制主板和传感器以及驱动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承载面上设有若干安插孔,车体的四角设有连接缺口,连接缺口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安插孔上连接有支撑枕。

技术研发人员:喻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玖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