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8617发布日期:2022-07-05 23:3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按键在人机交互系统中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传统的按键检测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案:首先是使用封装好的第三方集成按键模块,通过串口获取按键的组合动作;其次是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按键功能封装成库供二次开发者调用;传统的方案对按键功能的二次开发和定制化开发有很大的限制,因为都是集成模块或者封装库,对按键的动作、延时、组合限制性很大,且属于购买第三方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适用对按键有组合使用要求的场合,也可结合显示屏实现人机互动,成本低,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包括单片机d1,dc/dc转换模块d2,晶振g1、轻触开关k1-k4;
6.所述dc/dc转换模块d2的gnd端和en端共同接地,dc/dc转换模块d2的in输入端接辅助源+5v且与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容c2接地; 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单片机d1的vdda端连接,且与单片机d1的vdd端和vbat端连接,还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
7.轻触开关k1-k4并联设置在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与地之间;轻触开关k1-k4与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之间分别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单片机d1的pb6端接入电阻r1与轻触开关k1之间,pb7端接入电阻r2与轻触开关k2之间,pc10端接入电阻r3与轻触开关k3之间,pc11端接入电阻r4与轻触开关k4之间;
8.单片机d1的vssa端与vdda端之间接有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且vssa端接地,单片机d1的boot0端通过电阻r6接地;单片机d1的pc14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单片机d1的pc15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晶振g1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4端与第五电容c5之间,另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5端与第四电容c4之间。
9.具体的,所述单片机d1采用stm32系列。
10.具体的,所述的dc/dc转换模块d2的型号为tps76733qd。
11.具体的,所述的晶振g1采用sm-ju1-32.768c12.5-20-a4。
12.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13.本实用新型利用轻触开关的通断特性及单片机的可编程特性,有效的控制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可分离出若干模拟定时器,设置模拟定时器检测周期和频率,从而适应不同需
求的项目,每个模拟定时器可绑定实现一个功能,模拟定时器可组合使用,从而实现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设计;适用对按键有组合使用要求的场合,也可结合显示屏实现人机互动,使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器件少,控制精确,参数调整灵活,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16.结合附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包括单片机d1,dc/dc转换模块d2,晶振g1、轻触开关k1-k4;单片机d1采用stm32系列,dc/dc转换模块d2的型号为tps76733qd;晶振g1采用sm-ju1-32.768c12.5-20-a4。
17.所述dc/dc转换模块d2的gnd端(引脚1)和en端(引脚2)共同接地,dc/dc转换模块d2的in输入端(引脚3、引脚4)接辅助源+5v且与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容c2接地; 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单片机d1的vdda端(引脚13)连接,且与单片机d1的vdd端(引脚1)和vbat端(引脚64)分别连接,还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
18.轻触开关k1-k4并联设置在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与地之间;轻触开关k1-k4与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之间分别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单片机d1的pb6端(引脚58)接入电阻r1与轻触开关k1之间,pb7端(引脚59)接入电阻r2与轻触开关k2之间,pc10端(引脚51)接入电阻r3与轻触开关k3之间,pc11端(引脚52)接入电阻r4与轻触开关k4之间。
19.单片机d1的vssa端(引脚12)与vdda端(引脚13)之间接有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且vssa端(引脚12)接地,单片机d1的boot0端通过电阻r6接地;单片机d1的pc14端(引脚3)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单片机d1的pc15端(引脚4)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晶振g1一端(引脚1)接入单片机d1的pc14端(引脚3)与第五电容c5之间,另一端(引脚4)接入单片机d1的pc15端(引脚4)与第四电容c4之间。
20.优选的,电阻r1-r4为上拉电阻,均采用rm1608kb472ft;电阻r5采用rmz3216bh25t,电阻r6采用rm1608kb103ft。
21.优选的,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和第六电容c6均采用tpsb226k010r0700;,第二电容c2和第七电容c7采用jct41g-0603-x7r-50v-0.1μf-k;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采用jcc41-0603-cg-50v-10pf-j。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单片机d1的58引脚 pb6通过检测轻触开关k1的高低电平来判断开关动作,当轻触开关k1按下闭合时,单片机d1的58引脚被拉低,电平趋近于0v,当轻触开关k1断开时,单片机d1的58引脚被拉高,电平趋近于+3.3v;k2-k4按键相同原理;单片机在定时器中断溢出后,检测轻触开关状态,当轻触开关k1按下时,可被识别为短按、长按3秒或长按10秒,每种按下动作对应激活一种按键功能,实现单按键三种功能;当轻触开关k1按下时,同时识别轻触开关k2的动作,轻触开关k1 和轻触开关k2每个按键可识别为3种状态,两个轻触开关状态组合,即可对应实现9 种按键功能;假若3个轻触开关同时按
下,将每个轻触开关的组合,即可实现对应激活 27种按键功能。
23.本实用新型利用轻触开关的通断特性及单片机的可编程特性,有效的控制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可分离出若干模拟定时器,设置模拟定时器检测周期和频率,从而适应不同需求的项目,每个模拟定时器可绑定实现一个功能,模拟定时器可组合使用,从而实现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设计。
2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25.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d1,dc/dc转换模块d2,晶振g1、轻触开关k1-k4;所述dc/dc转换模块d2的gnd端和en端共同接地,dc/dc转换模块d2的in输入端接辅助源+5v且与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容c2接地; 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单片机d1的vdda端连接,且与单片机d1的vdd端和vbat端连接,还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轻触开关k1-k4并联设置在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与地之间;轻触开关k1-k4与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之间分别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单片机d1的pb6端接入电阻r1与轻触开关k1之间,pb7端接入电阻r2与轻触开关k2之间,pc10端接入电阻r3与轻触开关k3之间,pc11端接入电阻r4与轻触开关k4之间;单片机d1的vssa端与vdda端之间接有并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且vssa端接地,单片机d1的boot0端通过电阻r6接地;单片机d1的pc14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单片机d1的pc15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晶振g1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4端与第五电容c5之间,另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5端与第四电容c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d1采用stm32系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dc转换模块d2的型号为tps76733q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振g1采用sm-ju1-32.768c12.5-20-a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定时器的多功能按键电路,包括单片机D1,DC/DC转换模块D2,晶振G1、轻触开关K1-K4;DC/DC转换模块D2的GND端和EN端共同接地,DC/DC转换模块D2的IN输入端接辅助源+5V且与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容C2接地;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单片机D1的VDDA端连接;轻触开关K1-K4并联设置在DC/DC转换模块D2的OUT输出端与地之间;晶振G1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4端与第五电容C5之间,另一端接入单片机D1的PC15端与第四电容C4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对按键有组合使用要求的场合,也可结合显示屏实现人机互动,使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器件少,控制精确,参数调整灵活,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代大志 刘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