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4951发布日期:2024-03-25 19:3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液位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位控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液位高度可控性的液位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1、浸没式冷却系统可分成具有相变化的两相式冷却系统与没有相变化的单相式冷却系统,两种浸没式冷却系统都需确保待冷却组件浸泡在不导电液体内,否则待冷却组件无法与不导电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浸没式冷却系统的储存槽内的冷却液体的液位会随着待冷却组件移出储存槽而下降;但若储存槽内注入额外的冷却液体、或是以体积较大的另一组件放入原储存槽内,储存槽内的冷却液体的液位会超出原定标准,此液位上升现象会提高冷却液体外泄的可能性,且过高液位易导致冷却液体接触浸没式冷却系统内的冷凝器而影响其散热效率。

2、为了控制储存槽内的液位,传统的浸没式冷却系统系在储存槽底部设置补液开口,且在储存槽顶部设置排液开口。排液开口的附近设置液位上限计和液位下限计。若储存槽内的液位低于液位下限,启动帮浦从补液开口补充冷却液体;若储存槽内的液位高于液位上限,冷却液体利用重力引导从排液开口自动排出储存槽。然而,不同体积的待冷却组件需要在储存槽内设定不同的冷却液体液位,但是液位上限计与液位下限计的位置受限于排液开口,无法提供较灵活的变通可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液位高度可控性的液位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设备,其包括复数个主槽体、一储液槽、一帮浦以及一连通歧管。所述复数个主槽体中的其中一主槽体具有一输送口以及一第一液位侦测器。所述输送口设置在所述主槽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设置在所述主槽体的顶部。所述储液槽具有一流体接口以及一第二液位侦测器。所述帮浦具有一出口与一入口。所述连通歧管设置在所述主槽体与所述储液槽之间。所述连通歧管包括一补液管以及一排液管。所述补液管具有一第一补液区段与一第二补液区段。所述第一补液区段的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储液槽的流体接口和所述帮浦的入口,所述第二补液区段的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帮浦的出口和所述主槽体的输送口。所述排液管具有一第一排液区段与一第二排液区段。所述第一排液区段的两端分别连结所述主槽体的输送口和所述帮浦的入口,所述第二排液区段的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帮浦的出口和所述储液槽的流体接口。

3、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液位控制设备还包括一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以及一主槽体排液控制器。所述的主槽体补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补液区段,用来控制所述主槽体与所述补液管之间的液体流通。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液区段,用来控制所述主槽体与所述排液管之间的液体流通。所述液位控制设备还包括一储液槽补液控制器以及一储液槽排液控制器。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补液区段,用来控制所述储液槽与所述补液管之间的液体流通。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液区段,用来控制所述储液槽与所述排液管之间的液体流通。

4、本发明的液位控制设备只在储液槽设计单一个流体接口,可避免冷却液体排出与流入时彼此影响干扰,可有效降低流场复杂度来提高帮浦的性能,还可进一步避免空气进入帮浦而造成帮浦的损毁。此外,本发明的帮浦可同时对每一个主槽体提供排液与补液的功能,若需要加装备用帮浦,只需针对原有帮浦修改为串联或并联帮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帮浦的设计可减少所需帮浦数量,有效降低液位控制设备的硬件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包括一第一液位计和一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以高低落差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槽体内,用来侦测所述主槽体内的一液位上限与一液位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侦测器包括一第一液位计和一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以高低落差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内,用来侦测所述储液槽内的一液位上限与一液位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设备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设备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发出一第一下限警报、所述第二液位侦测器没有发出一第二下限警报,且所述帮浦处于一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帮浦处于一启动状态、且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处于一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帮浦处于一启动状态、且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处于一启动状态时,开启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帮浦执行一补液流程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没有发出所述第一下限警报时,结束所述补液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只针对其中一主槽体进行液位控制时,关闭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只针对其中一主槽体进行所述补液流程、但有另一主槽体进行液位控制时,关闭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针对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所述补液流程时,关闭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帮浦执行一补液流程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发出所述第一下限警报、且所述第二液位侦测器发出所述第二下限警报时,结束所述补液流程,并且发出所述主槽体和所述储液槽的液位偏低警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复数个主槽体均执行所述补液流程时,关闭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排液流程时,关闭所述主槽体补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补液控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发出一第一上限警报、且所述第二液位侦测器没有发出一第二上限警报时,所述帮浦执行一排液流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在所述复数个主槽体没有进行液位控制时,开启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补液流程时,开启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所述排液流程时,开启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帮浦执行所述排液流程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没有发出所述第一上限警报时,结束所述排液流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只有其中一主槽体进行液位控制时,关闭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只有其中一主槽体进行所述排液流程,其它主槽体进行补液流程时,关闭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所述排液流程时,关闭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液位侦测器发出一第一上限警报、且所述第二液位侦测器发出一第二上限警报时,结束所述主槽体的排液流程,并且发出所述主槽体与所述储液槽的液位偏高警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所述主槽体没有进行一补液流程时,关闭所述帮浦、所述主槽体排液控制器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器判断其中一主槽体以外的其它主槽体进行一补液流程时,关闭所述帮浦与所述储液槽排液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设备,包括复数个主槽体、一储液槽、一帮浦以及一连通歧管。所述主槽体具有一输送口以及一第一液位侦测器。所述储液槽具有一流体接口以及一第二液位侦测器。所述帮浦具有一出口与一入口。所述连通歧管包含一补液管以及一排液管。所述补液管具有一第一补液区段与一第二补液区段。所述第一补液区段连结所述流体接口和所述入口,所述第二补液区段连结所述出口和所述输送口。所述排液管具有一第一排液区段与一第二排液区段。所述第一排液区段分别连结所述输送口和所述入口,所述第二排液区段连结所述出口和所述流体接口。本发明可避免冷却液体排出与流入时彼此影响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童凯炀,陈虹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