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3969发布日期:2022-11-22 19: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冷藏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专用运输汽车,常用于冷冻食品、奶制品、蔬菜水果、疫苗药品等的运输。
3.目前客户要求不断升级,已经不单单满足性能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美观上、易用上的要求,应避免安装制冷机组控制显示模块破坏车辆仪表台美观性与平整性。
4.同时提出,需要通过车辆多功能方向盘可以实现制冷机组开启关闭,设定温度等操作,也可以在车辆仪表显示、车载大屏或hud设备显示制冷机组温度与故障信息。
5.但是制冷机组控制显示模块与车机模块为独立的两个系统,无法直接将两者关联并显示和控制。
6.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实现车机控制系统和制冷控制系统互联,进而通过车机系统对制冷控制系统进行状态显示和基本控制的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和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所述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包括cpu控制电路、制冷控制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通过制冷控制电路控制车载制冷工作;
9.所述cpu控制电路配置复位电路和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中配置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连接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
10.基上所述,所述cpu控制电路中的cpu型号为stm32f205vft6,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通第二电阻连接供电电源,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的电路构成所述复位电路。
11.基上所述,所述cpu的vref+和vdda端口外接所述的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
12.基上所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型号为iso1050dubr的can转发器,所述can转发器的canh和canl端口并联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nup2105l的二极管,所述can转发器的canl端口连接所述网络终端电阻。
13.基上所述,所述通讯电路与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的连接处配置终端电阻。
14.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原制
冷机组显示控制模块的基础上,设计can电路模块,主要包括cpu控制电路、制冷控制电路和通讯电路,其中,制冷控制电路配合cpu控制电路实现对制冷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cpu控制电路配合通讯电路,实现制冷控制系统与车机控制系统的数据流对接,进而完成通过车机控制系统显示制冷控制系统的状态数据,如温度和故障信息等,再通过该系统对制冷控制系统进行基本控制,如制冷机组的启闭和温度的设定等,最终取得控制系统集成化提高、更加美观、控制便捷的优点。
15.进一步的,cpu控制电路中配置复位电路,用于防止死机和启闭控制,配置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为cpu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电压。
16.进一步的,在通讯电路配置静电/过压保护电路防止因车机电压问题导致损坏或故障,配置网络终端电阻,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信号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pu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和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所述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包括cpu控制电路、制冷控制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通过制冷控制电路控制车载制冷工作。
23.如图2所示,所述cpu控制电路配置复位电路和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中配置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连接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
24.所述cpu控制电路中的cpu型号为stm32f205vft6,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通第二电阻连接供电电源,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的电路构成所述复位电路。
25.所述cpu的vref+和vdda端口外接所述的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
26.如图3所示,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型号为iso1050dubr的can转发器,所述can转发器的canh和canl端口并联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nup2105l的二极管,所述can转发器的can端口连接所述网络终端电阻,所述通讯电路与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的连接处配置终端电阻。
27.如图4所示,为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与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连接的电气原理图,从中可以看出,制冷机组中的各个显示和控制电路的详细连接原理说明,通过5557-20p多头插接件的连接,实现多路数据的互联互通。
28.底盘can网络与制冷机组can网络连接完成硬件连接后,通过对车机控制系统的设置,司机可以使用多功能方向盘控制制冷开启与关闭,通过上下按键设置温度等操作,车载
大屏也可以显示箱内温度与冷机故障信息。由于司机操作制冷机组使用的是多功能方向盘或车载大屏,可以把制冷机组控制显示模块放置于储物格内,以便应急情况下使用。这样操作可以不破坏仪表台,保证仪表台平整性、美观性。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和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所述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包括cpu控制电路、制冷控制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通过制冷控制电路控制车载制冷工作;所述cpu控制电路配置复位电路和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中配置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连接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控制电路中的cpu型号为stm32f205vft6,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通第二电阻连接供电电源,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cpu的cpurst1端口的电路构成所述复位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pu的vref+和vdda端口外接所述的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型号为iso1050dubr的can转发器,所述can转发器的canh和canl端口并联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nup2105l的二极管,所述can转发器的canl端口连接所述网络终端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与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的连接处配置终端电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和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所述制冷机组显示控制CAN电路模块包括CPU控制电路、制冷控制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通过制冷控制电路控制车载制冷工作;所述CPU控制电路配置复位电路和CPU工作模拟正电压与ADC基准参考正电压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中配置网络终端电阻和静电/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连接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该车机互联制冷控制系统将制冷机组的控制系统相对车机底盘CAN网络接口进行匹配,实现两者CAN网络连接,从而使制冷机组的数据能够被车机系统采集并实现控制。机系统采集并实现控制。机系统采集并实现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袁荣轶 张儒铭 段会荣 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凯雪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