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

文档序号:33956689发布日期:2023-04-26 15:3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智能循迹技术逐渐深入生活、商业及工业运用中,通过智能循迹系统,可以实现对运动主体的追踪,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如老年人,因行走不便会发生跌倒的事件,因此,需要在行动不便的人士的行走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辅助。

2、在现有技术中,智能循迹系统通过摄像头模块获取运动主体的移动轨道,以视觉循迹的方式追踪运动主体,该视觉循迹的方式对环境光照要求较高,易受到光照和阴影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低,阴影面积大时,智能小车极易偏离设定的原运动轨迹,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通过压力数据值可得到人及智能助行小车的二维坐标信息,从而规划合适的动态轨迹,因此不受光照的影响,降低了对环境要求的依赖性,有效增强了该循迹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所述循迹系统包括:压力薄膜垫、数据处理单元、运动控制单元;所述压力薄膜垫用于采集第一压力数据和第二压力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一坐标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坐标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运用动态循迹算法,对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进行处理,获取运动指令;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运动指令发送给所述运动控制单元;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单元发送的所述运动指令,根据所述运动指令控制所述智能助行小车执行所述运动指令。

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铺设于地面,用于承托运动主体。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运动主体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第一通信系统;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一坐标值;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坐标值;所述上位机用于运用动态循迹算法,对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进行处理,获取运动指令。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运动指令发送给所述运动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运动主体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铺设于地面,用于承托所述运动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薄膜垫包括第一通信系统;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一坐标值;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坐标值;所述上位机用于运用动态循迹算法,对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进行处理,获取运动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用于将所述运动指令发送给所述运动控制单元。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智能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薄膜下智能助行小车的循迹系统,包括:压力薄膜垫、数据处理单元、运动控制单元,该压力薄膜垫用于获取人和该智能助行小车接触压力薄膜垫时的压力数据值;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压力数据值,得到人和该智能助行小车的二维坐标信息和动态轨迹,再与该智能助行小车的运动控制单元交换指令,控制该智能助行小车运动状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循迹系统通过压力数据值可得到人及智能助行小车的二维坐标信息,从而规划合适的动态轨迹,因此不受光照的影响,降低了对环境要求的依赖性,增强了该循迹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鹏,曾梓琳,魏风,尚鹏,苏栋楠,杨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