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1347发布日期:2023-07-07 18:1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隔热棉是一种用于隔离电力电池模块和机车结构的绝缘材料,一般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由于动力电池隔热棉是一种热敏材料,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其尺寸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如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裁切,切割尺寸就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隔热效果因此在进行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时,需要恒温环境;

2、但是在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时周围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若不能对温度变化进行实时了解从而采取措施,温度的变化则会影响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的质量,其次由于在测温时现有的测温点通常是固定,而动力电池隔热棉的大小、形状不同,因此使得动力电池隔热棉放在裁切机上后不便于与测温点的距离相适配,若动力电池隔热棉与测温点距离较远则不便于对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的温度环境进行精确的测量与调控,进而影响电池隔热棉在裁切时的质量。

3、鉴于此,我们提出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测温点调控单元、测温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

3、所述测温点调控单元用于识别隔热棉边缘与测温单元的距离值,驱动夹具移动至距离值与预设的距离阈值相同;所述测温单元用于采集夹具附近的环境温度,并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传送到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接收测温单元传输的环境温度数据,将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隔热棉边缘的当前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识别隔热棉边缘的温度与预设的恒温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调控隔热棉边缘温度使隔热棉边缘温度与预设的温度数值保持一致。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点调控单元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步骤如下:

5、将x射线成像仪器安装在裁切机上,使被夹具夹持的隔热棉和测温单元与成像平面重合,发射x射线穿透夹具与测温单元,夹具与测温单元会对x射线进行衰减,吸收,反射作用,被衰减、吸收或反射的x射线会形成一个复杂的衍射模式,反映出夹具与测温单元内部的结构信息,使用探测器捕获穿过夹具与测温单元的x射线,然后生成一幅或几幅x射线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对原始的x射线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去背景处理,以获得更清晰、更有结构信息的图像,以得到的x射线图像为基础,根据夹具与测温单元的形状和位置,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出夹具与测温单元位置和间距。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点调控单元采用路径规划算法,具体算法如下:

7、;

8、其中,表示需要移动的距离,表示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表示测温点设置的测温阈值。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红外线传感器;

10、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采集每个测温点内夹具所在部位的环境温度。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平均温度计算模块;

1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测温单元采集到的环境温度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降噪处理;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降噪处理后的环境温度数据,并将环境温度数据传输给平均温度计算模块;所述平均温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多个环境温度数据,取得平均环境温度。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滤波技术,所述滤波技术采用均值滤波算法,其表达式为:

14、;

15、其中,为采样窗口大小,为采样数据,滤波后的数据。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均温度计算模块采用平稳温度算法,表达式为:

17、;

18、其中,为夹具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数量。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述数据分析单元还包括实时分析模块和趋势分析模块;

20、所述实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测温单元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数据,实时分析环境温度的变化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趋势分析模块用于将测温单元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描绘温度的变化规律、动态范围,方便优化温度控制。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恒温模块,所述恒温模块采用恒温调节技术,其调节步骤如下:

22、首先根据隔热棉裁切时所需温度设定温度值,将温度值设定在55-70℃,利用恒温模块接收来自数据分析单元分析后得出的环境温度,同时恒温模块带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实时测量室内的温度值并反馈给恒温模块内的温度控制器,实现对加热器和冷却器的实时调节,以保持常数温度值,经过数据分析单元上传输的环境温度与恒温盒自身测量的环境温度进行综合对比,得出隔热棉边缘的实际环境温度,包括以下姿态:

23、姿态一、当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值低于55℃时,恒温盒的加热器会加热室内的空气,以增加温度值;

24、姿态二、当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值高于70℃时,恒温盒的冷却器会通过吸气或排气的方式,降低室内的空气温度值;

25、姿态三、当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值处于55-70℃之间时,隔热棉处于恒温环境可进行裁切。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该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中,通过测温点调控单元对夹持隔热棉夹具的位置与测温单元的间距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结果驱动夹具移动至测温单元能够测温的距离阈值内,从而保证测温单元采集到的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的精确性,并结合数据分析单元对测温单元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恒温温度数值内,进而通过温度控制单元对低于或者高于恒温温度数值的隔热棉边缘环境温度进行调控,保证隔热棉裁切在恒温下进行,提高隔热棉的裁切质量。



技术特征:

1.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点调控单元(10)、测温单元(20)、数据分析单元(30)和温度控制单元(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点调控单元(10)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点调控单元(10)采用路径规划算法,具体算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单元(20)包括红外线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30)包括数据处理模块(31)、数据存储模块(32)和平均温度计算模块(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1)包括滤波技术,所述滤波技术采用均值滤波算法,其表达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温度计算模块(33)采用平均温度算法,表达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30)还包括实时分析模块和趋势分析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40)包括恒温模块,所述恒温模块采用恒温调节技术,其调节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动力电池隔热棉裁切恒温控制系统,其包括测温点调控单元、测温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测温点调控单元对夹持隔热棉夹具的位置与测温单元的间距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结果驱动夹具移动至测温单元能够测温的距离阈值内,从而保证测温单元采集到的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的精确性,并结合数据分析单元对测温单元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隔热棉边缘的环境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恒温温度数值内,进而通过温度控制单元对低于或者高于恒温温度数值的隔热棉边缘环境温度进行调控,保证隔热棉裁切在恒温下进行,提高隔热棉的裁切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毛元海,刘树强,罗松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博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