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控温系统及包括其的加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6790发布日期:2023-09-24 01: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控温系统及包括其的加热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面温度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控温系统及包括其的加热垫。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加热垫等面加热领域,控温装置基本上是利用测温探头对平面上的某一个点进行检测和控制,难以对整个加热面进行温度控制或是对局部聚热进行防范;对于探测点之外的地方,因为外物覆盖或其他原因,很可能导致的局部温度过高,即俗称的局部聚热;局部聚热极易使材料发生变形、失效、着火等问题。因此,上述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控温系统,所述面控温系统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面控温系统的加热垫。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控温系统,包括:测温探头、热敏电阻和温控器;所述热敏电阻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连接并构成监控回路,当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p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串联设置;当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n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并联设置;所述测温探头设置于加热装置上,并用于感知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测温探头和所述热敏电阻所设置位置的温度;所述温控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接口、信号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负载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信号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监控回路,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计算并做判断,当信号端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温控器断开所述负载接口的供电;当所述信号端温度不高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温控器接通所述负载接口的供电。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控温系统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控温系统,所述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点为40℃-80℃。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控温系统,所述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点为60℃。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控温系统,当所述热敏电阻为p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的升阻比rmax1/rmin1为第一比值;其中,rmax1表示高于居里温度点的最高电阻,rmin1表示低于居里温度点的最低电阻;所述第一比值的范围为104-107。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控温系统,当所述热敏电阻为n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的降阻比rmax2/rmin2为第二比值;其中,rmax2表示低于居里温度点的最高电阻,rmin2表示高于居里温度点的最低电阻;所述第二比值的范围为104-107。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加热垫,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面控温系统,所述加热垫包括:表面材料层、加热层、温控层和保温层;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形成所述加热层;所述监控回路用于形成所述温控层。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热敏电阻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侧。

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热敏电阻非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侧。

1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电热膜。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加热垫,所述加热垫与上述的面控温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面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探头、热敏电阻和温控器;所述热敏电阻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连接并构成监控回路;当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p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串联设置;当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n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并联设置;所述测温探头设置于加热装置上,并用于感知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测温探头和所述热敏电阻所设置位置的温度;所述温控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接口、信号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负载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信号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监控回路,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计算并做判断,当信号端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温控器断开所述负载接口的供电;当所述信号端温度不高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温控器接通所述负载接口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点为4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点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敏电阻为p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的升阻比rmax1/rmin1为第一比值;其中,rmax1表示高于居里温度点的最高电阻,rmin1表示低于居里温度点的最低电阻;所述第一比值的范围为104-10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敏电阻为n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的降阻比rmax2/rmin2为第二比值;其中,rmax2表示低于居里温度点的最高电阻,rmin2表示高于居里温度点的最低电阻;所述第二比值的范围为104-107。

6.一种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控温系统,所述加热垫还包括:表面材料层、加热层、温控层和保温层;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形成所述加热层;所述监控回路用于形成所述温控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敏电阻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敏电阻非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电热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控温系统及包括其的加热垫,所述面控温系统包括:测温探头、热敏电阻和温控器;所述热敏电阻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连接并构成监控回路;当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P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串联设置,当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同为NTC型时,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测温探头并联设置;所述监控回路设置于加热装置上,并用于感知加热装置在所述测温探头和热敏电阻所设置位置的温度;所述温控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接口、信号接口和负载接口,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负载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信号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监控回路。根据本技术的面控温系统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夏骏远,吴祯琪,刘兆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烯材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