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空调机及其蓄热预测方法

文档序号:627778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空调机及其蓄热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夜间的时间段积蓄为了在昼间对居住空间进行空调所供给的一部分或部分热量,在昼间供给其积蓄的冷量或热量的蓄热空调机。
图35是示出了三菱电机技述.V0168。No5.1994所揭示的现有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36是示出该现有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放热图的一个示例图,图37是示出了空调时间段的温度漂移数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中,1是热源机,2是蓄热机,3是控制这些热源机及蓄热机2的运行的运行控制装置,4是冷暖气放出器,5是残冰量或残热水量的检测装置,6是设定蓄热机4的放热图的放热图设定装置。图中,冷量或热量的路经由虚线示出,情报信号由实线示出(以下,由相同的线条来区别这些路经)。
下面,参照


现有的蓄热空调机的动作。首先,在夜间的时间段,由运行控制装置3控制热源机1进行蓄热运行,并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将积蓄的冷量或热量积蓄在蓄热机2内。蓄热机2内预留的水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
在昼间的时间段,由运行控制装置3控制蓄热机2进行放热运行,并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蓄热机2地夜间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4。因由冷暖气放出器4放出冷量或热量,就可对居住空间进行冷却或供暖。相对于空调时的居住空间的热负荷,仅在蓄热机2的放热运行不供给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使热源机进行放热运行,即可满足居住空间的热负荷。
为了对放热运行进行控制,运行控制装置3从残冰量或残热水量的检测装置5得到蓄热机2残冰量或残热水量的情报,把该结果与用放热图设定装置6设定的放热图进行对照,判断为放热图多时,在图36所示的放热图中,从C的放热图移动到A的放热图,即为了减少放热量,蓄热机2进行放热运行。判断为放热量少时,从图36所示的C的放热图移到B的放热图,即为了增多放热量,使蓄热机2进行放热运行。
这里,用于判断放热量大小的用放热图设定装置6设定的放热图,将冷暖放出器4的运行开始时刻和运行结束时刻的时间段分成多个时间段,预先决定各时间段的放热量。放热图具有与居住空间的各种热负荷条件对应的多个图。
如上所述,现有蓄热机存在以下问题即仅由现有时刻的之前的居住空间的热负荷的状态决定夜间积蓄的冷量或热量的放热运行所放出的放热量。而且,该放热量的决定在蓄热机2放出热量多时,换句话说,对居住空间设定较高的温度时,可能会与该要求相反使放热量较少,另外,在要求蓄热机4放热量较少时,即对居住空间设定的温度较低时,可能会要求相反使放热量较多,换句话说,与对居住空间设定的温度无关地进行。因为不能预测系统的使用电力量,所以在对居住空间进行冷却或供暖的时间段,即使对使用电力量的要求进行控制,不可能设定合适的放热图。
本发明的技述课题是通过根据昼间的居住空间的热负荷算出使用电力量,并将过去同样的状态变化图对照,就可预测接近将来的使用电力量,并能实现使用电力量的要求控制,充分地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另外,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预测控制所必要的数据因停止等原因而消失时,能对些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由收集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预测通过解析由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而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根据该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把相当于该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的热量积蓄起来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放出上述蓄热机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检测或算出该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热量识别装置;和将上述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的变换器构成,把由该变换器变换成的电力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由检测或算出与蓄热相当的冷量或热量的蓄热量识别步骤;将在上述蓄热量识别步骤中识别的蓄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变换步骤;
把在上述变换步骤中变换的上述电力量作为电力需要,收集该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时系列数据收集步骤;解析由上述时系列数据收集步骤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并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步骤;和根据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步骤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步骤构成。
采用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不会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蓄热量过剩,因此,能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可合适地使用夜间的电力量。另外,因为能够全面地由积蓄的热量供给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所需的电力量,所以可节约电力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结构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热空调机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热空调机利用其设定数据预测翌日需要电力的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设定数据的电力用量的数值例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实施例1中使用的重复热量曲线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蓄热空调装置处理运行的流程,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装置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说明实施例2的蓄热空调装置利用设定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设定数据时的电力使用量的数值实例图,图15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装置中使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所示出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所示出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
图16是示出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17示出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的示意图,图18示出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重复热量图,图19示出实施例3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包含利用其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代表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代表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例,图21示出了与图2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22示出了与图2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的示意图,图23是示出了实施例4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包含其重复热量图例的示意图,图24是实施例4的蓄热空调机利用其剩余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
图2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5的蓄热空调机上使用的重复热量图例,图26是示出了实施例5的蓄热空调机包含使用该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3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29是说明实施例7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30是说明实施例7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31是说明利用实施例7的蓄热空调机的数据量累积了12天和8小时的阶段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图32示出了实施例7的蓄热空调机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使用量的数值例的图,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34是将用设定数据时的预测精度和从通常运行(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或设定数据根据实际的数据向预测控制过渡时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的示意图,
图35是现有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36是示出该现有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放热图的一个示例图,图37是示出了空调时间段的温度漂移数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9的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39是说明实施例9的蓄热空调机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40示出了本实施例9的蓄热空调机中所用的重复热量图的示意图,图41是示出了说明预测实施例9的蓄热空调机的翌日需要电力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0的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43是说明实施例10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44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45是说明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46是说明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47是示出了本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机中使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所示出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所示出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48是示出与图1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的示意图,图49示出与图1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的示意图,图50示出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机的重复热量图,图51示出了实施例11的蓄热空调机的包含利用其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52是示出了实施例12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代表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代表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例,图53示出了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的示意图,图54示出了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的示意图,图55是示出了实施例12的蓄热空调机的重复热量图例,图56是实施例12的蓄热空调机利用其剩余热量的放热运行图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
图57示出了实施例13的蓄热空调机上使用的重复热量图例,图58是示出了实施例13的蓄热空调机的包含使用该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意图。
图59是实施例14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60是说明实施例14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61是说明实施例14的蓄热空调机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62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3是实施例15的蓄热空调机的包含蓄热预测方法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64是实施15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重复热量图,图65示出说明实施例15的蓄热空调机的预测翌日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时系列数据图。
图66是实施例16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7是实施例16的蓄热空调机的说明包含其蓄热预测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68是实施例17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9是实施例17的蓄热空调机的说明包含蓄热预测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70是示出了实施例17的蓄热空调机所用的蓄热量图和供给热量图的合成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1是示出了与图9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量图,图72示出了与图9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供给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3是实施例17的蓄热空调机的重复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4示出实施例18的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蓄热量图和供给热量图的合成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5示出与图13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的示意图,图76示出了与图13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的示意图,图77是示出了实施例18的蓄热空调机的重复热量图例的示意图。
图78示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9的蓄热空调机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的控制时间段设定方法的重复热量图的示意图,图7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7,18,19实施例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方法的其它例的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
实施例1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结构图,图2及图3是说明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4是说明利用其设定数据预测翌日需要电力的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该设定数据的电力用量的数值例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重复热量曲线图。
在图1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数据未达到规定量(例如60日分)时,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输出设定数据32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此处的设定数据32举例说明的是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的采用电力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的数据,该设定数据32的量不限于60日间分,高于此值或低于此值均可。1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1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是通过低热或高热路经由蓄热器1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18是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
运行控制装置18具有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在夜间的时间段控制蓄热运行装置14,使蓄热器15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热量,同时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依据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在空调时的时间段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供给蓄热器15的蓄热的功能。
19是检测从冷暖气放出器17放出的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由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1和内装的计时器19a检测(或计算)从冷暖气放出器17输入运行信号时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22是将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下面,根据图2及图3并参照图1,图4及图6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运行。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101),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步骤102)。在该装置的动作开始处于装置最初的上升沿的情况下或处于因停电等引起的过去数据消失的恢复时的情况下累积数据处于接近零的状态。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是否有60日分以上(步骤103),若判断为数据累积量没有60日分以上时,装置处于最初的上升沿状态,或处于停电后的恢复状态,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送设定数据32,并将设定数据32作为收集数据(步骤104)。对于该设定数据32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105)。
另外,在步骤103中,若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判断为有60日分以上时,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该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106)。
对应地,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设定数据32或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107)。接着,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从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的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需要热负荷(步骤108)。
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夜间的时间段进行蓄热运行(步骤109)。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110)。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为了将蓄热器1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蓄热器15的蓄热供给冷暖气放出器17(步骤111)。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17放出热量(步骤112),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作为将蓄热器1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传导给冷暖气放出器17的制冷剂,可使用液体或气体或沸点低的制冷剂。就这一点是与后述的第二到第八实施例相同。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19即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1和内装的计时器19a在冷暖气放出器17运行时时系列地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输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113),将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114)。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与在步骤1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查同的动作。
在图6的重复进行的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b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d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即使在发生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尽量地减少其不足量或过剩量。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运行控制装置18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开始的空调时间段之前结束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步骤109中所进行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而且,在蓄热器15内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不向外部扩散时,就可有效地将蓄热器15的蓄热量用于制冷或供暖的空调运行。因此,能够按照设定的蓄热量开始空调运行,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器15的蓄热量不会不足,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这是与后述的第二到第八实施例的相同。
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把由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这里,根据图4说明用卡奥斯解析进行利用设定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4示出了过去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设定数据和现在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首先,例如,抽取与今日的空调运行接近结束时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设定数据的局部图。在设定数据的10日前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时,将此作为卡奥斯解析用的候补数据。其次,在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时,以10日前的时系列数据为基准,把该翌日的时系列数据即9日前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预测为电力需要曲线。
例如,也可以抽出与空调开始时点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过去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设定数据)的局部图。这是与后述的第二至第八实施例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举例说明了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在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成为60日分以上之前不更新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100%蓄热利用运行系统)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32,而是保持不变地向电恋叵虻
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出的一个实例,但也可以是每次通过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根据空调运行得到实际数据时,把该实际的数据作为设定数据中的最新数据的同时,通过删除相当于该最新数据量的最旧数据,来更新设定数据。此时,经过一定的时间,设定数据的内容置换成实际数据。因此,从根据设定数据的预测控制向根据实际数据的预测控制过渡更为顺利,这是与后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
根据数据累积时判断装置,也可以在通过空调运行得到的实际数据的量成为可预测控制的量(例如1日分)时立即停止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出设定数据。此时,从实际的数据量少的阶段根据该实际数据开始预测控制。因此,作为设定数据,只具有使装置处于可动作的状态的内容,就很容易从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摘取设定数据。这是与后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2图7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8及图9是说明本装置的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7中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7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数据未达到规定量(例如60日分)时,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输出设定数据32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此处的设定数据32,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一样,举例说明的是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的采用电力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的数据,该设定数据32的量不限于60日间分,高于此值或低于此值均可。1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1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由蓄热器1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18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功能的运行控制装置。19A是算出从冷暖气放出器17放出的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具有从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冷量或热量的功能。22是将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算出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电力量变换器。
根据图8及图9并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装置的运行。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201),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步骤202)。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是否有60日分以上(步骤203),若判断为没有数据累积量没有60日分以上时,装置处于最初的上升沿状态,或处于停电后的恢复状态,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送设定数据32,并将设定数据32作为收集数据(步骤204)。对于该设定数据32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205)。
另外,在步骤203中,若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判断为有60日分以上时,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该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206)。
对应地,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设定数据32或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进行预测(步骤207)。接着,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从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的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需要热负荷(步骤208)。
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夜间的时间段进行蓄热运行(步骤209)。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210)。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为了将蓄热器1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蓄热器15的蓄热供给冷暖气放出器17(步骤211)。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放出热量(步骤212),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从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213),将时系列地算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214)。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与在步骤2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动作。
045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装置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由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因为通过解析过去的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来决定夜间的蓄热量图和翌日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所以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通过抑制蓄热量的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在即使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可降低该不足部分或过剩部分。因此,通过充分地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A根据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时系列地计算出冷暖气放出器17从蓄热器15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的冰的冷量或热量的,所以可不需要温度传感器,此外,可降低装置的成本。
实施例3图10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11及图12是说明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说明利用设定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该设定数据时的电力使用量的数值实例图,图15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装置中使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所示出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所示出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16是示出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17示出与图15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的示意图,图18示出其重复的热量图,图19示出包含利用其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10中,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10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数据未达到规定量(例如60日分)时,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输出设定数据32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此处的设定数据32,举例说明的是在机上作成的相似性高的同规模系统的采用电力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的数据,该设定数据32的量不限于60日间分,高于此值或低于此值均可。1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后面详细描述其功能。
19B是根据蓄热器15的残热检测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但为了求出蓄热器1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必须检测出冰积蓄的冷量(潜热)和温热(显热)。这里,用水位传感器检测冷量(潜热),而用温度传感器25检测温热(显热)。即冷量或温热量的检测装置19B是通过把根据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与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进行比较,检测(算出)从蓄热器15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而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以下功能(1)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在夜间的时间段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由蓄热器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温热量。
(2)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和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决定空调时的运行图,在空调的预定时间段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而且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另外,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蓄热器15的蓄热量。
(3)当根据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得知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出现剩余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时间段利用剩余蓄热进行蓄热利用运行。
然后,根据图11及图12并参照图10,图13至图19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装置的运作。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301),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步骤302)。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判断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是否有60日分以上(步骤303),若判断为数据累积量没有60日分以上时,装置处于最初的上升沿状态,或处于停电后的恢复状态,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送设定数据32,并将设定数据32作为收集数据(步骤304)。对于该设定数据32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305)。
另外,在步骤303中,若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判断为有60日分以上时,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该收集到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306)。
对应地,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设定数据32或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307)。接着,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将提供蓄热器蓄热的控制时间段设定为预先指定的时间段(步骤308)。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空调时的运行图(图15)(步骤309)。同时,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步骤310)。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设定成预先指定的时间段的控制时间段是固定或可变的。
在夜间的时间段,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A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A,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311)。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312)。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依照运行控制装置18A决定的运行图中的图B1(图15),首先,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使热源机运行(步骤313),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步骤314),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315),能够使房间冷却或加热。从该热源机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如图15所示在成为空调时间段内的控制时间段之前立即进行,当成为控制时间段时停止一次。
0058成为控制时间段时,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运行图中的图A(图15)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进行放热运行(步骤3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步骤317)。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318),能够使房间变冷或变暖。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根据由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冷量或热量)和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319),时系列地检测的冷量或热量数据输入热量/电力变换器22。因此,这些冷量或热量数据由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数据(步骤32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与在步骤301中说明的那样再次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收集。
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停止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放热运行,根据运行图中的图B2(图15),再次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并使热源机运行,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将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直接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同时,把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再次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使居住空间变冷或变暖。从该热源机再次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在如图15所示的空调时间段结束之前进行,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也就停止。
空调时,居住空间内的居住者可将室内的设定温度设定得低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使用的热负荷比前日通过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小。因此,由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根据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的冷量或热量和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步骤321),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若有剩余(步骤322),由运行控制装置18A知道蓄热器有剩余。当由运行控制装置18A从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知道蓄热器15蓄热量有剩余时,如图19所示,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时间段设定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A1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根据图A1,与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2)同时进行放热运行(步骤323),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剩余冷量或热量(步骤324),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325),就可利用来冷却或加热居住空间。图B2部分的热源机的空调运行时的负荷因与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同时进行,故可减轻。
另外,在步骤322中,若判断从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没有剩余时,处理返回到步骤302,再次通过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31进行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积蓄量的判断处理。
在步骤325中,当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时,处理返回到步骤319,利用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在步骤320时把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作为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前述同样的动作。
在图18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空调时b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D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即使在发生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尽量地减少其不足量或过剩量。而且,在出现蓄热量过剩时,这些过剩的蓄热量不会向外部自然扩散,能够在空调有效地利用。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0064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由在机上制成的相似性高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A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A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这里,作为剩余蓄热产生的放热运行的方式,举例说明的是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剩余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的图A1(图19)的方式,但不限于此方式,例如,可以将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时间段设定成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在该特定时间段内一气地消耗掉过剩蓄热。采用一气地消耗掉这些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方式时,也可以在过剩蓄热放热运行的时间段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举例说明了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在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成为60日分以上之前不更新在机上制成的相似性高的即热源机的运行和蓄热利用运行可并行的运行等的系统作为对象的同规模系统(100%蓄热利用运行系统)的电力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32A,而是保持不变地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出的一个实例,但也可以是每次通过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根据空调运行得到实际数据时,把该实际的数据作为设定数据中的最新数据的同时,通过删除相当于该最新数据量的最旧数据,来更新设定数据。此时,经过一定的时间,设定数据的内容置换成实际数据。因此,从根据设定数据的预测控制向根据实际数据的预测控制过渡更为顺利,这是与后述的第四,第五和第八实施例相同。
根据数据累积时判断装置,也可以在通过空调运行得到的实际数据的量成为可预测控制的量(例如1日分)时立即停止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出设定数据。此时,从实际的数据量少的阶段根据该实际数据开始预测控制。因此,作为设定数据,由于只具有使装置处于可动作的状态的内容,因此容易在机上作成设定数据。这是与后述的第四,五,八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4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代表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代表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例,图21示出了与图2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22示出了与图2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的示意图,图23是示出了包含其重复热量图例,图24是利用其剩余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3实施例的图10相同,相应的说明对照图10。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10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消耗蓄热器15的蓄热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设定为控制时间段,以及当蓄热量有剩余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如图24所示,把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设定为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图A1,在该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在该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时间段内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在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该门槛值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就能形成如图23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23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B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d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因能够降低供给不超过门槛值的范围的热源机的使用电力量,实现了降低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的契约电力量,从而节约用电。此外,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在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够降低其不足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热量。即使出现蓄热过剩,过剩的蓄热不会自由向外部扩散,空调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热。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
0071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由在机上制成的相似性高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A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A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0072这里作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形式,仅举例说明了在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的图A1(图24),但也可以与在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9中说明的相同,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
实施例5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上使用的重复热量图例,图26是示出了包含使用该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3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0的相同,相应的说明对照图10。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三及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10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消耗蓄热器15的蓄热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把控制时间段预先设定为特定时间段的同时,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设定为控制时间段,以及当蓄热量有剩余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如图26所示,把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换言之,把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设定为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图A3,在该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在该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时间段内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中,预先在特定的时间段设定的时间段及在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均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图26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A1是预先在特定时间段内设定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斜线部A2是超过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内设定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斜线部A3是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图,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B1,B2是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就能形成如图25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25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b1,b2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因能够降低供给不超过门槛值范围的除了控制时间段范围的热源机的使用电力量,实现了降低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的契约电力量,从而节约用电。此外,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在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够降低其不足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热量。即使出现蓄热过剩,过剩的蓄热不会自由向外部扩散,空调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热。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
0077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由在机上制成的相似性高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A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A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0078这里作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形式,仅举例说明了在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的图A3,但也可以与在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9中说明的相同,在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
实施例6图27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中,与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0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在该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具有通过利用控制时间段设定变更控制时间段的设定,能够设定成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就此,因为与前述的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的说明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运行图的设定的详细说明。虽然具有通过运行控制装置设定利用过剩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但就此因与前述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的相同,所以也省略该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图的设定。
在图27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A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数据未达到规定量(例如1日分)时,指示输出数据不足信号,同时相对于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停止向预测控制系统停止输出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12是当从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时预测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并具有设定为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
19B是根据蓄热器15的残热检测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是通过将由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现在的蓄热器15的余热与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比较,检测出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设定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即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前述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1)(2)(3)的功能。
33是当从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输出数据信号不足时,在空调时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出此时热源机的电力量的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此处,举例说明了把由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时间段固定为8-17时的例子,除此之外,热源机空调时强制控制运行装置33也可以根据冷暖气放出器17A的送风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信号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
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常时地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监视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当数据的累积量不到1日分以上时,停止向预测控制系统输出,由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因此,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在预测控制有用的旧数据因停电而失去时能够对此进行处理。即,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过去的数据失去时,切换成通常运行,就能够使装置动作。
0086因为把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强制运行时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进行收集,所以在通常运行时能够累积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的同时,能够从该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达到规定量(例如1日分)的阶段顺利地移向预测控制。
实施例7图28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29及图30是说明其处理运行的流程图,图31是说明利用数据量累积了12天和8小时的阶段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图32示出了该时系列数据的电力使用量的数值例的图,图28中,与前述的第六实施例的图27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具有通过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变更控制时间段的设定,能够设定成为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但就此是与前述的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因此这里仅仅举说明前述图15所示的运行图。由于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设定成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就此是与前述宾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此处仅仅是举例说明前述的图19所示的利用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
在图28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A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示菔占爸
停止向预测控制系统停止输出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12是当从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ll输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时预测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并具有设定为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胃,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
19C是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或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算出装置。
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设定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即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前述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1)(2)(3)的功能。
33是当从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输出数据信号不足时,在空调时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出此时热源机的电力量的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此处,举例说明了把由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时间段固定为8-17时的例子,热源机空调时强制控制运行装置33也可以根据冷暖气放出器17A的送风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信号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
下面,参照附图29及图30及图28,图31,图32,图15及图19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运行。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401),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判断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步骤402)。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判断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是否有1日分以上(步骤403),若判断为数据累积量没有1日分以上时,发出指令向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输出数据不足信号的同时相对于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向控制系统输出停止输出而使向控制系统的输出停止(步骤404)。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从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获悉数据不足时,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向冷暖气放出器17A直接供给冷量或热量(步骤405),并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并收其收集。
当空调时向冷暖气放出器17A直接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强制运行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为1日分以上时,在步骤403中,判断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为1日分以上,从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开始向预测控制系统输出,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对该收集到的较少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步骤406)。
这样,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从数据收集量较少的阶段对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407)。而且,随着数据收集的增加,电力需曲线的预测精度提高,从约60日间分的数据收集阶段达到稳定。
当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电力需要曲线进行预测时,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先把由蓄热器15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设定为特定时间段(步骤408)。由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决定空调时的运行图(图15)(步骤409)。同时,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步骤410)。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预先设定的特定的时间段的控制时间段是固定的或可就的。
在夜间的时间段,因为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所以运行控制装置18A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411)。预先留在蓄热器15的水经过一定时间在冷量的作用下变成冰,在热量的情况下变成热水而积蓄着(步骤412)。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依照运行控制装置18A决定的运行图中的图B1(图15),首先,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使热源机运行(步骤413),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步骤414),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415),能够使房间冷却或加热。从该热源机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如图15所示在成为空调时间段内的控制时间段之前立即进行,当成为控制时间段时停止一次。
成为控制时间段时,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运行图中的图A(图15)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进行放热运行(步骤4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步骤417)。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418),能够使房间变冷或变暖。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C根据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时系列地算出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419),时系列地算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42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出,与步骤401中说明的一样再次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收集。由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冷量或热量)和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319),时系列地检测的冷量或热量数据输入热量/电力变换器22。因此,这些冷量或热量数据由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数据(步骤42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蛳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与在步骤401中说明的那样再次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收集。
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停止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放热运行,根据运行图中的图B2(图15),再次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并使热源机运行,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将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直接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同时,把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再次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使居住空间变冷或变暖。从该热源机再次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在如图15所示的空调时间段结束之前进行,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也就停止。
由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根据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算出冷量或热量和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步骤421),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若有剩余(步骤422),由运行控制装置18A知道蓄热器有剩余。当由运行控制装置18A从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知道蓄热器15蓄热量有剩余时,如图19所示,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时间段设定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A1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根据图A1,与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2)同时进行放热运行(步骤423),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剩余冷量或热量(步骤424),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425),就可利用来冷却或加热居住空间。
另外,在步骤422中,若判断从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没有剩余时,处理返回到步骤402,再次通过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31进行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积蓄量的判断处理。
在步骤425中,当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时,处理返回到步骤419,利用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在步骤420时把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作为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前述同样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A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1日分以下时,停止向预测控制系统输出,由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控制装置33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并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因此即使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预测控制所必要的旧数据因停电而失去时,切换成通常运行(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能使装置动作。
因为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输送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强制运行时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并加以收集,所以能够在通常运行时(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时)积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的同时,能够从该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的累积量达到规定量的阶段顺利地向预测控制过渡。
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C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输出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所以可不需要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这样可降低装置的成本。
实施例8图33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34是将用设定数据时的预测精度和从通常运行(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或设定数据根据实际的数据向预测控制过渡时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的示意图,图33中,与前述第七实施例的图28相当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具有通过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变更控制时间段的设定,能够设定成为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但就此是与前述的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运行图的设定的详细说明。由于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设定成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就此是与前述宾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此处省略该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的设定的详细说明。
在图33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31是判断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收集的数据累积量在累积数据未达到规定量(例如60日分)时,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输出设定数据32A的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此处的设定数据32A,采用的是如前述的图13及图14所示的在机上作成的相似性高的电力时系列数据(60日间分)。1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A,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后面详细描述其功能。
19C是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或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算出装置。
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设定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即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前述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1)(2)(3)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由数据累积量判断装置31常时地监视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累积的数据量,当数据的累积量在60日分以下时,由在机上制成的相似性高的电力的时系列数据(例如60日间分)构成的设定数据32A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将设定数据32A作为收集数据,并进行以后的电力需要的预测控制,这样,在装置的上升沿时或停电后的恢复时均不会出现故障,能够开始预测控制动作。
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C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输出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所以可不需要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这样可降低装置的成本。
在图34中,亻曲线示出利用设定数据时的预测精度,口曲线示出了从通常运行(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或设定数据根据实际的数据向预测控制过渡时的预测精度。可从该比较图中得知,利用设定数据的预测控制时,在初期的阶段可维持较高的精度,在充分得到实际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阶段(约60日间分积累的阶段)保持稳定。从通常运行(不是预测控制的运行)或设定数据根据实际的数据向预测控制过渡时,随着数据收集量的增加,预测精度提高,在收集到约60日间分的数据阶段,与利用设定数据的预测控制同样地保持稳定。
在前述的第三至第8实施例的任何一种,作为空调时的运行图,举例说明的是一种在空调开始时,首先从热源机的运行的运行图,但也可以在空调开始时首先进行从蓄热器的放热运行的运行图。这样的运行图在冬季的供暖时特别有效。
在前述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任何一种,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用于采用冰进行蓄热的冷暖系统的实例,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利用水蓄热的冷暖系统(冷量以冷水的形式积蓄的系统)或制冷专用的系统上。
在前述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作为通过解析过去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来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举便说明了利用卡奥斯解析进行预测的实例,但也可采用纽拉尔网络预测这些数据。
实施例9下面,根据

本发明。
图38示出了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39是说明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40示出了本实施例装置中所用的重复热量图的示意图,图41是示出了说明预测翌日需要电力曲线的方法的说明图。
在图38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2是预测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由蓄热器1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18是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
运行控制装置18具有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在夜间的时间段控制蓄热运行装置14,使蓄热器15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热量,同时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在空调时的时间段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供给蓄热器15的蓄热的功能。
19是检测从冷暖气放出器17放出的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由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1和内装的计时器19a检测(或计算)从冷暖气放出器17输入运行信号时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22是将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电力量变换器。
下面,根据图39参照图38,图40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运行。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501),关于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进行解析(步骤502),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503)。然后,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间段所必要的热负荷(步骤504)。
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夜间的时间段进行蓄热运行(步骤505)。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506)。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为了将蓄热器1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方需要曲线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蓄热器15的蓄热供给冷暖气放出器17(步骤507)。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放出热量(步骤508),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作为将蓄热器1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传导给冷暖气放出器17的制冷剂,可使用液体或气体或沸点低的制冷剂。就这一点是与后述的第10到第14实施例同相。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19即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1和内装的计时器19a在冷暖气放出器17运行时时系列地检测冷暖气放出器17输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509),将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51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与在步骤1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查同的动作。
在图40的重复进行的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b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d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即使在发生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尽量地减少其不足量或过剩量。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运行控制装置18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开始的空调时间段之前结束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步骤109中所进行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而且,在蓄热器15内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不向外部扩散时,就可有效地将蓄热器15的蓄热量用于制冷或供暖的空调运行。因此,能够按照设定的蓄热量开始空调运行,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器15的蓄热量不会不足,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这是与后述的第二到第八实施例的相同。
根据图41说明用卡奥斯解析进行利用设定数据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41示出了过去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设定数据(=设定数据)和现在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首先,例如,抽取与今日的空调运行接近结束时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设定数据的局部图。在设定数据的10日前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时,将此作为卡奥斯解析用的候补数据。其次,在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时,以10日前的时系列数据为基准,把该翌日的时系列数据即9日前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预测为电力需要曲线。
例如,也可以抽出与空调开始时点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过去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设定数据)的局部图。这是与后述的第10至第14实施例的相同。
实施例10图42示出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9涉及的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图,图43是说明其处理运行的流程,图42中,相当于前述的第9实施例的图38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42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2是预测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由蓄热器1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18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功能的运行控制装置。19A是算出从冷暖气放出器17放出的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具有从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冷量或热量的功能。22是将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算出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电力量变换器。
然后,根据附图43并参照图42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运行。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601),关于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进行解析(步骤602),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603)。然后,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要的热负荷(步骤604)。
运行控制装置18在夜间的时间段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在夜间的时间段进行蓄热运行(步骤605)。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606)。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运行控制装置18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蓄热器15的蓄热供给冷暖气放出器17(步骤607)。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放出热量(步骤608),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从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冷暖气放出器17的放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609),将时系列地算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61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与在步骤6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动作。
因为通过解析过去的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来决定夜间的蓄热量图和翌日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所以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通过抑制蓄热量的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在即使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可降低该不足部分或过剩部分。因此,通过充分地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A根据冷暖气放出器17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时系列地计算出冷暖气放出器17从蓄热器15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的冰的冷量或热量的,所以可不需要温度传感器,此外,可降低装置的成本。
实施例11图44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装置的基本构成图,图45及图46是说明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47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装置中使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所所示出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所示出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48是示出与图47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49示出与图47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1,B2的示意图,图50示出其重复的热量图,图51示出包含利用其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图44中,与前述的第9实施例的图38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44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2是预测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电力需要时系列收集装置11所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或设定数据32,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后面详细描述其功能。
19B是根据蓄热器15的残热检测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但为了求出蓄热器1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必须检测出冰积蓄的冷量(潜热)和温热(显热)。这里,用水位传感器检测冷量(潜热),而用温度传感器25检测温热(显热)。即冷量或温热量的检测装置19B是通过把根据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与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进行比较,检测(算出)从蓄热器15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而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以下功能(1)根据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在夜间的时间段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由蓄热器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温热量。
(2)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和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决定空调时的运行图,在空调的预定时间段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而且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另外,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蓄热器15的蓄热量。
(3)当根据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得知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出现剩余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时间段利用剩余蓄热进行蓄热利用运行。
然后,根据图45及46并参照图44,图47至图51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装置的运作。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701),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卡奥斯解析(702),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703)。接着,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将提供蓄热器蓄热的控制时间段设定为预先指定的时间段(步骤704)。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空调时和运行图(图47)(步骤705)。同时,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步骤706)。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设定成预先指定的时间段的控制时间段是固定或可变的。
在夜间的时间段,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A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A,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707)。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708)。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依照运行控制装置18A决定的运行图中的图B1(图47),首先,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使热源机运行(步骤709),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步骤710),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811),能够使房间冷却或加热。从该热源机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如图47所示在成为空调时间段内的控制时间段之前立即进行,当成为控制时间段时停止一次。
成为控制时间段时,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运行图中的图A(图47)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进行放热运行(步骤712),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步骤713)。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714),能够使房间变冷或变暖。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根据由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冷量或热量)和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715),时系列地检测的冷量或热量数据输入热量/电力变换器22。因此,这些冷量或热量数据由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数据(步骤716)。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蛳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与在步骤701中说明的那样再次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收集。
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停止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放热运行,根据运行图中的图B2(图47),再次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并使热源机运行,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将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直接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同时,把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再次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使居住空间变冷或变暖。从该热源机再次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在如图10所示的空调时间段结束之前进行,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也就停止。
空调时,居住空间内的居住者可将室内的设定温度设定得低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热负荷比前日通过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小。因此,由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根据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的冷量或热量和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步骤717),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若有剩余(步骤718),由运行控制装置18A知道蓄热器有剩余。当由运行控制装置18A从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知道蓄热器15蓄热量有剩余时,如图51所示,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时间段设定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A1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根据图A1,与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2)同时进行放热运行(步骤719),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剩余冷量或热量(步骤720),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721),就可利用来冷却或加热居住空间。图B2部分的热源机的空调运行时的负荷因与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同时进行,故可减轻。
另外,在步骤718中,若判断从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没有剩余时,处理返回到步骤702,再次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进行卡奥斯解析。
在步骤721中,当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时,处理返回到步骤715,利用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在步骤716时把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作为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前述同样的动作。
在图50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空调时b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D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即使在发生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尽量地减少其不足量或过剩量。而且,在出现蓄热量过剩时,这些过剩的蓄热量不会向外部自然扩散,能够在空调有效地利用。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这里,作为剩余蓄热产生的放热运行的方式,举例说明的是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剩余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的图A1的方式,但不限于此方式,例如,可以将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时间段设定成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在该特定时间段内一气地消耗掉过剩蓄热。采用一气地消耗掉这些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方式时,也可以在过剩蓄热放热运行的时间段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
实施例12图5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代表的热量和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代表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例,图53示出了与图52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54示出了与图52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的示意图,图55是示出了其重复热量图例,图56是利用其剩余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1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例。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11实施例的图44相同,相应的说明对照图44。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1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44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消耗蓄热器15的蓄热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设定为控制时间段,以及当蓄热量有剩余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如图56所示,把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设定为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图A1,在该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在该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时间段内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在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该门槛值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就能形成如图55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55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B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d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因能够在不超过门槛值范围的由蓄热器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内完全停止热源机运行,实现了降低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的契约电力量,从而节约用电。此外,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在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够降低其不足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热量。即使出现蓄热过剩,过剩的蓄热不会自由向外部扩散,空调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热。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
这里作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形式,仅举例说明了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剩余蓄热的图A1的例子,但也可以与在前述的第11实施例的图51中说明的相同,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
实施例13图57示出了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上使用的重复热量图例,图58是示出了包含使用该剩余蓄热量的放热运行图A3的热量的合成热量图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11实施例的图440的相同,相应的说明对照图44。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11及第12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44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消耗蓄热器15的蓄热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把控制时间段预先设定为特定时间段的同时,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设定为控制时间段,以及当蓄热量有剩余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如图58所示,把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换言之,把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的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设定为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图A3,在该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在该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时间段内完全停止热源机的运行。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中,预先在特定的时间段设定的时间段及在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均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图58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A1是预先在特定时间段内设定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斜线部A2是超过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内设定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斜线部A3是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图,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B1,B2是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就能形成如图57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57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b1,b2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过剩的发生,同时例如在出现蓄热量不足或过剩时,能够降低其不足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热量。即使出现蓄热过剩,过剩的蓄热不会自由向外部扩散,空调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热。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由于能够降低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的契约电力量,能够非常节约电力。
这里作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的形式,仅举例说明了在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内的特定时间段一气地消耗掉剩余蓄热的图A3,但也可以与在前述的第11实施例的图51中说明的相同,在超过空调时的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以后的其它时间段均匀地利用过剩蓄热。
实施例14图59是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的基本构成图,图60及图61是说明其处理运行的流程,图59中,与前述的第11实施例的图44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在该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具有通过利用控制时间段设定变更控制时间段的设定,能够设定成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就此,因为与前述的第11,第12及第13实施例的说明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运行图的设定的详细说明。虽然具有通过运行控制装置设定利用过剩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运行图的功能,但就此因与前述第11,第12及第13实施例的相同,所以也省略该过剩蓄热的放热运行图的设定。
在图59中,11是收集需要电力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2是对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进行卡奥斯解析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23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15的蓄热供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并具有设定为各种形式的运行图的功能。13A是根据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4A是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5是接受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供给的冷量或热量并积蓄这些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16是利用蓄热器15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7A是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的热量的冷暖气放出器,18A是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运行控制装置,具有能够设定利用剩余蓄热的各种形式的放热图的功能。即运行控制装置18A具有在前述第11实施例中说明的(1),(2),(3)的功能。
19C是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或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供给的,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算出装置。26是根据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和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并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将判断结果输送给运行控制装置18A的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2是把冷量或温热量检测装置19C检测出的冷量或温热量变换成电力量,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的热量/电力量变换器。
下面,根据图60及图61并参照图59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动作。此处的空调时的运行图和剩余蓄热所进行的放热运行图设定为前述的图47所示的图和前述的图51所示的图。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801),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卡奥斯解析(802),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803)。接着,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将提供蓄热器蓄热的控制时间段设定为预先指定的时间段(步骤804)。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空调时和运行图(图47)(步骤805)。同时,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根据该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和预测出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步骤806)。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设定成预先指定的时间段的控制时间段是固定或可变的。
在夜间的时间段,为了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预测出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积蓄于蓄热器15内,运行控制装置18A控制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14A,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807)。蓄热器1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冷量时变成冰,热量时变成热水(步骤808)。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依照运行控制装置18A决定的运行图中的图B1(图47),首先,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使热源机运行(步骤809),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步骤810),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811),能够使房间冷却或加热。从该热源机直接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如图47所示在成为空调时间段内的控制时间段之前立即进行,当成为控制时间段时停止一次。
成为控制时间段时,运行控制装置18A根据运行图中的图A(图47)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进行放热运行(步骤812),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冷量或热量(步骤813)。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814),能够使房间变冷或变暖。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根据由水位传感器24或温度传感器25检测出的目前的蓄热器15的残热(冷量或热量)和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815),时系列地检测的冷量或热量数据输入热量/电力变换器22。因此,这些冷量或热量数据由热量/电力变换器22变换成电力量数据(步骤816)。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22变换成的电力蛳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与在步骤801中说明的那样再次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收集。
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运行控制装置18A停止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放热运行,根据运行图中的图B2(图47),再次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并使热源机运行,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将热源机的冷量或热量直接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同时,把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因此,从热源机再次供给的冷量或热量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使居住空间变冷或变暖。从该热源机再次向冷暖气放出器17A供给冷量或热量的运行在如图10所示的空调时间段结束之前进行,当控制时间段结束时,也就停止。
由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根据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19B检测的冷量或热量和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1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判断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的蓄热利用状况(步骤817),由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若有剩余(步骤818),由运行控制装置18A知道蓄热器有剩余。当由运行控制装置18A从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知道蓄热器15蓄热量有剩余时,在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设定的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以后的其余时间段设定为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图A1(图51)并控制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根据图A1,与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2)同时进行放热运行(步骤819),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向冷暖气放出器17A输送蓄热器15的剩余冷量或热量(步骤820),因此,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步骤821),就可利用来冷却或加热居住空间。图B2部分的热源机的空调运行时的负荷因与剩余蓄热的放热运行同时进行,故可减轻。
另外,在步骤818中,若判断从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没有剩余时,处理返同到步骤802,再次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12对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收集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进行卡奥斯解析。
在步骤821中,当从蓄热器15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剩余蓄热从冷暖气放出器17A放出时,处理返回到步骤815,利用冷量或热量检测装置时系列地检测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在步骤816时把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剩余蓄热部分的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并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11,再作为收集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面重复前述同样的动作。
这样,根据解析过去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而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提供蓄热的控制时间段,根据电力需要曲线的控制时间段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并蓄热,运行控制装置18A基于电力需要曲线和控制时间段控制热源机的运行装置14A和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从冷暖气的放出装置17A放出蓄热器15的蓄热和/或热源机的热量,因此,可以在夜间适当地进行蓄热,同时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能够抑制蓄热量不足或剩余蓄热的发生,例如,即使发生蓄热量不足时,可充分降低其不足的分部或剩余部分因为在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由蓄热利用状况判断装置26判断蓄热器15消耗后的蓄热量是否有剩余,所以即使发生蓄热量有剩余时,这些剩余蓄热不会向外部扩散,在空调时能充分利用。因此可充分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19C从蓄热利用运行装置1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从蓄热器15输出给冷暖气放出器17A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所以可不需要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这样可降低装置的成本。
在前述的第11至第14实施例的任何一种,作为空调时的运行图,举例说明的是一种在空调开始时,首先从热源机的运行的运行图,但也可以在空调开始时首先进行从蓄热器的放热运行的运行图。这样的运行图在冬季的供暖时特别有效。
在前述的第9至第14实施例的任何一种,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用于采用冰进行蓄热的冷暖系统的实例,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利用水蓄热的冷暖系统(冷量以冷水的形式积蓄的系统)或制冷专用的系统上。
在前述的第9至第14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作为通过解析过去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来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举便说明了利用卡奥斯解析进行预测的实例,但也可采用纽拉尔网络预测这些数据。
实施例15下面,根据图62至65说明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及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图62是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3是包含其蓄热预测方法说明本实施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64是本实施装置上所用的重复热量图,图65示出说明预测翌日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的时系列数据图。
在图62中,51是收集需要电力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5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由蓄热器5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6是放出蓄热器5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57是检测从冷暖气放出器56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是由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检测从冷蝗气放出器56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58是将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的热量/电力变换器,62是信息路经。
然后,根据图63并参照图62及图64说明本实施例的葶的运行及蓄热预测方法。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901),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对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卡奥斯解析(902),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903)。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的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要热负荷(步骤904)。
在夜间时间段,由于经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在蓄热55内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因此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4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905)。蓄热器5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时间受冷后变成冰,受热时变成热水(步骤906)。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将蓄热器5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63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56(步骤907)。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56放出热量(步骤908),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作为将蓄热器5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传导给冷暖气放出器56的制冷剂,可使用液体或气体。就这一点是与后述的第16,17,18,19实施例相同。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57通过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两者均未在图中示出)时系列地检测冷暖气放出器57输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909),将时系列地检测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58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91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再与在步骤9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动作。
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的热量数据可以变换成蓄热55的冰量或热水量,也可以变换成热量。即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的由冷暖气放出器56使用(放热)的冷量或热量的热量数据从变换蓄热器55的残冰量或残水量而得到的残余热通过反算而求出。该列将在后述的第17,18及19实施例中进行具体说明。
在图64的重复进行的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b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d的空调时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量既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剩,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
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开始的空调时间段之前结束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4在步骤905中所进行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而且,在蓄热器55内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不向外部扩散时,就可有效地将蓄热器55的蓄热量用于制冷或供暖的空调运行。因此,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器55的蓄热量不会出现不足的现象,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这是与后述的第16,17,18,19实施例的相同。
作为预测翌日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方法,根据图65说明用解析法进行预测的一个实例。图65示出过去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和现在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
在图65中,例如,抽取与今日空调运行接近结束时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设定数据的局部图。在10日前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时,将此作为卡奥斯解析用的候补数据。其次,在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时,以10日前的时系列数据为基准,把该翌日的时系列数据即9日前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预测为电力需要曲线。
例如,也可以抽出与空调开始时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的局部图最相似的过去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设定数据)的局部图。这是与后述的第16,17,18,19实施例的相同。
实施例16下面,根据图66至67说明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及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图66是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7是包含其蓄热预测方法说明本实施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图66中,与前述第15实施例的图62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66中,51是收集需要电力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53是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路经由蓄热器55积蓄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6是放出蓄热器5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57a是检测从冷暖气放出器56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是根据如冷暖气放出器5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算出从冷蝗气放出器56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装置。58是将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的热量/电力变换器,62是信息路经。
然后,根据图67并参照图66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及蓄热预测方法。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1001),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对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卡奥斯解析(1002),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1003)。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3根据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翌日的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要热负荷(步骤1004)。
在夜间时间段,由于经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在蓄热55内积蓄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预测的需要热负荷,因此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4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1005)。蓄热器5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时间受冷后变成冰,受热时变成热水(步骤1006)。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将蓄热器5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63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56(步骤1007)。由此,从冷暖气放出器56放出热量(步骤1008),就能对居住空间进行制冷或供暖。这里,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57a根据冷暖气放出器5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时系列地算出冷暖气放出器57输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1009),将时系列地算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58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1010)。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再与在步骤901中说明相同地收集作为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中,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量既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剩,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可全部由蓄热量替代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所必需的电力量,所以可非常节约电力。因为由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57a根据冷暖气放出器56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时系列地算出冷暖气放出器57输出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所以不需要温度传感器,就能够降低装置的成本。
实施例17下面,根据图68至73说明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及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图68是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的构成图,图69是包含其蓄热预测方法说明本实施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图70是示出了本实施例装置所用的蓄热量图和供给热量图的合成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1是示出了与图7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分相当的蓄热量图,图72示出了与图70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供给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3是其重复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68中,与前述第15实施例的图62相当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图68中,51是收集需要电力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2是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其中采用解析法中的一种卡奥斯解析法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59是基于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3a是预测需要控制时间段装置59设定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4是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63把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的热量积蓄于蓄热器55内的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6是放出蓄热器55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64是从热变换蓄热器5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得到的残热通过逆算获得从蓄热器55向冷暖气放出器56供给并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58是将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的热量/电力变换器,60是在空调时间段内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从蓄热器以外向冷暖气放出器56供给热量的同时,向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输送此时的电力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2是信息路经。空调时间段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的运行图和蓄热器55供给蓄热量图由图中未示出的运行方法设定装置根据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设定的控制时间段来决定。
然而,为了求出蓄热器5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在冰蓄热时就必须检测冷量(潜热)和热量(显热)。因此,检测冷量(潜热)时要用水位传感器,而检测热量(显热)时要用温度传感器。通过将由这些传感器检测出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的残热与前日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a预测的需要热负荷进行比较,就可求出从蓄热器55供给冷暖气放出器56并放出的冷量或热量。
然后,根据图69并参照图68,70至73说明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的动作及蓄热预测方法。装置开始运行时,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居住空间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步骤1101),由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对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收集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卡奥斯解析(1102),并预测翌日的空调时间段的电力需要曲线(步骤1103)。接着,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基于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将蓄热器55供给蓄热控制时间段预先设定为特定时间段(步骤1104),由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a预测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步骤1105)。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预先设定成的特定时间段的控制时间段是固定或可变的。
在夜间时间段,由于经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将相当于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53预测的需要热负荷积累于蓄热器55内,因此由热源机的蓄热运行装置54进行热源机的蓄热运行(步骤1106)。蓄热器55内预留的水经过一定时间受冷后变成冰,受热时变成热水(步骤1107)。
在翌日的空调时间段,根据图中未示出的运行方法设定装置设定的运行图,首先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进行运行,热源机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63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56,同时将此时的从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输出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步骤1108)。该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的运行在成为空调时间段内的控制时间段之前进行,成为控制时间段时停止。成为控制时间段时,按照图中未示出的运行方法决定装置决定的蓄热量供给图将从蓄热器55积蓄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通过冷量或热量的路经63输送给冷暖气放出器56(步骤1109)。此时,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64就可算出蓄热器5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这样,从冷暖气放出器56供给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的热量和从蓄热器55供给的蓄热以一定时间合成的热量被放出(步骤1110),就能够对居住空间进行冷却或供暖。
当由冷量或热量算出装置64从蓄热器55知道残冰量或残热水量时,通过使其热变换而求出残热,从求出的残热量并通过反算时系列地算出冷暖气放出器输送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1111),的冰的冷量或热水的热量(步骤1009),将时系列地算出的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输入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内。因此,冷量或热量的数据被热量/电力变换器58变换成电力量的数据(步骤1112)。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变换成的电力量的时系列数据被输送给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51。即由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从热源机的运行装置60输出的电力量和由热量/电力量变换器58变换的蓄热器55的电力量的各自的时系列数据。下面,重复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动作。
在图73的重复进行的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b的特定时间段(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的空调时d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根据这样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时间段,蓄热量既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剩,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进行蓄热而可充分地使用电力。此外,因为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于蓄热器55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使热源机的运行停止,所以降低热源机的运行费用节约电力。
实施例18图74至图77说明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及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图74示出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上所用的蓄热量图和供给热量图的合成热量图的一个实例,图75示出与图74的合成热量图中的斜线部相当的蓄热器的放热运行图A的示意图,图76示出了与图74的合成热量图中的白色部分相当的热源机的空调时运行图B的示意图,图77是示出了其重复热量图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17实施例的图68相同,因此参照图68说明。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17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68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蓄热器55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设定为控制时间段。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23在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该门槛值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就能形成如图67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67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b的控制时间段的放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的门槛值的d的控制时间段的热量图。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蓄热量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剩,因此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因为能够降低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的契约电力量,所以可节约用电。
实施例19根据图78说明本发明的蓄热空调机及本发明的蓄热预测方法,图78是说明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的控制时间设定方法的重复热量图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蓄热空调机的构成基本上与前述的第17实施例的图68相同,因此参照图68说明。
本实施例的蓄热空调机与前述第17,18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由图78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52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设定蓄热器55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把控制时间段设定成预定的时间段,同时在电力需要曲线上设置门槛值,把控制时间段设定为超过该门槛值的电力需要曲线的时间段。在由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在设定为预定的时间段的时间段及电力需要曲线设定门槛值时,该门槛值是固定的或可变的。
利用设定这样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59,就能形成如图78所示的重复热量图。图78的重复热量图中,a的蓄热量图相当于超过其翌日空调时b1,b2的的热量图,c的蓄热量图相当于翌日空调时d1,d2的热量图。因此,在空调运行的控制时间段蓄热量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剩,能够维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而且在夜间可合适地使用电力制造蓄热。因为在制冷运行或供暖运行的时间段,在不超过门槛值的范围的蓄热器55供给蓄热的控制时间段(b1和d1的热量图的时间段)停止热源机的运行,所以可降低契约电力量,实现节约用电。
在前述的第17,18,19实施例中的一个例中,仅举例说明了热变换蓄热器55的残冰量或残热水量而得到的残热通过反算求出从蓄热器55供给冷暖气放出器56并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例子,但不限于此种得到冷量或热量的方法,例如如图79所示,根据空调时的控制时间段运行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65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来求出也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热空调机,由收集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预测通过解析由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而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根据该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供给冷量或热量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积蓄运行装置供给的冷量或热量的蓄热器;放出上述蓄热机的蓄热的冷暖气放出器;检测或算出该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热量识别装置;和将上述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的变换器构成,把由该变换器变换成的电力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检测上述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计算上述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计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上述蓄热器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装置;和根据上述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控在夜间的时间段控制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并把相当于上述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热量积蓄地蓄热器内的同时,根据上述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在空调时的时间段控制上述蓄热利用运行装置,将上述蓄热器的蓄热供给冷暖气放出器的运行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由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积蓄量,在积蓄的数据量未达到规定量时,向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送设定数据的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解析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要的时系列数据或上述设定数据,来预测电力需要曲线;上述热源机的上述运行装置使相当于该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的热量积蓄于蓄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的蓄热供给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和在空调时间段内,于预定的时间段从上述蓄热器以外供给热量的同时,将此时的电力量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上述热源机的上述运行装置使相当于该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的热量积蓄于蓄热器内,上述冷暖气放出器放出上述蓄热器的蓄热及由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供给的热量,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从该蓄热器的残热量处算出从上述蓄热器供给的,从上述冷暖气放出器放出的冷量或热量的算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设定由蓄热器的蓄热供给的控制时间段的需要控制时间段设定装置;用于利用上述蓄热器积蓄的热量的蓄热利用运行装置和根据上述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控制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在夜间的时间段把相当于上述需要热负荷的冷量或热量积蓄于蓄热器内,同时根据上述预测的电力需要曲线和上述设定的控制时间段,决定空调时的运行图,基于该运行图,在空调时的预定时间段控制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向上述冷暖气放出器直接供给冷量或热量,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另外,在空调时的上述控制时间段控制上述蓄热利用运行装置,向上述冷暖气放出器供给上述蓄热器的蓄热的运行控制装置;上述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根据上述控制时间段帮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该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上述冷暖气放出器放出上述蓄热器的蓄热及由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供给的热量,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从该蓄热器的残热量处检测出或算出从上述蓄热器供给的,从上述冷暖气放出器放出的冷量或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检测上述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检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量识别装置是计算上述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的计算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由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积蓄量,在积蓄的数据量未达到规定量时,向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输送设定数据的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解析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要的时系列数据或上述设定数据,来预测电力需要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由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积蓄量,在积蓄的数据量未达到规定量时,输出数据不足信号的同时,相对于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发出向控制系统停止输出的指令的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和当从数据积蓄量判断装置输入数据信号不足时,在空调时控制上述热源机的运行装置直接向上述冷暖气放出器供给冷量或热量,并将此时的热源机的电力量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的热源机空调时强制运行装置。
12.一种蓄热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构成检测或算出与蓄热相当的冷量或热量的蓄热量识别步骤;将在上述蓄热量识别步骤中识别的蓄热量变换成电力量的变换步骤;把在上述变换步骤中变换的上述电力量作为电力需要,收集该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的时系列数据收集步骤;解析由上述时系列数据收集步骤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并预测电力需要曲线的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步骤;和根据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步骤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的需要热负荷预测步骤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热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需要热负荷预测步骤还包括基于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步骤中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设定提供蓄热的控制时间段的步骤和预测由上述控制时间段设定步骤设定的上述控制时间段的需要热负荷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步骤蓄热空调机及其蓄热预测方法,该蓄热空调机是收集电力需要的时系列数据,预测通过解析由该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收集的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而得到的电力需要曲线,根据该电力需要曲线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电力需要曲线预测需要热负荷,把相当于该需要热负荷预测装置预测的上述需要热负荷的热量积蓄起来的热源机的运行装置;检测或算出该冷暖器放出器放出的上述蓄热器的冷量或热量,将上述冷量或热量变换成电力,把由该变换器变换成的电力输送给上述电力需要时系列数据收集装置。
文档编号G05D23/19GK1165939SQ9710317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0日
发明者田渊秀幸, 井上雅裕, 小仓润也, 井川博, 大修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